小学美术第6册第4课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
本套教材中,各册都贯穿了线条系列的内容,“会动的线条”是这册中线条系列的一个内容。
首先,从题目上力图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
教材中既有古代敦煌壁画,又有现代雕塑、摄影作品,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使这一课教材内容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教材版面分析
教材中编入了敦煌壁画的作品,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画中的人物形象为什么给人以飞动的感觉,体验曲线的作用,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教材第8页左下角编入了罗马市的雕塑,它向空中的彩带一样,给人以强烈的动感。
右下角城市公路上的夜景图片,条条曲线,使人联想到公路上飞速奔驰的汽车,动感强烈。
教材第9页中还有一些内容不同、有一定动感的学生作业,可以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便于学生作画过程中参考。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会用会动的线条表现事物。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造型活动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难点: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五)材料准备
教师:课件、白纸、水彩笔等。
学生:图画纸、水彩笔、铅笔等。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