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地理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初二地理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初二地理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生物提纲:中考初中生物复习提纲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内容标准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10个一级主题:1.科学探究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3.生物与环境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5.生物圈中的人6.动物的运动和行为7.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8.生物的多样性9.生物技术10.健康地生活一、科学探究1、理解科学探究(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2)意识到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础,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3)意识到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4)意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5)体会到科学探究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使用显微镜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

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功能单位。

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2.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3.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层次。

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的结构层次。

(1)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和。

(2)动植物细胞结构上有哪些主要的区别?三、生物与环境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分析和讨论生物圈中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及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情况。

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

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2.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生产中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有关措施。

4.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五、生物圈中的人1.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关注食品安全。

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2.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概述血液循环。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3.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描述其他排泄途径4.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

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5.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概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的影响。

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1。

动物的运动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观察某种脊椎动物的肌肉、骨骼、关节的基本结构。

2。

动物的行为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1.人的生殖和发育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描述受精过程。

描述胚胎发育过程。

2.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植物的生殖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认同优生优育。

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

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八、生物的多样性1.生物的多样性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概述植物(如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概述无脊椎动物类群(如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概述脊椎动物类群(如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九、生物技术1.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说明食品的腐败原因。

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2.现代生物技术举例说出克隆技术的应用。

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先响。

十、健康地生活1.健康地度过青春期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养成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习惯。

2.传染病和免疫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

描述人体的兔疫功能。

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兔疫和非特异性兔疫。

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3.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关注癌症的危害。

4.酗酒。

吸烟和吸毒的危害说明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拒绝毒品5.医药常识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生物复习资料:一、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二、生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2)生活环境的多样性;(3)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6、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7、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协调的作用。

10、鳃不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鱼离开水后,鳃丝相互覆盖,减小了与空气接触面积,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因此缺氧而死。

18、甲壳动物用鳃呼吸。

19、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

20、水中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21、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

(1)比较干燥;(2)昼夜温差大;(3)缺少水中的浮力;(4)有气态的氧;(5)陆地环境复杂多变。

23、环节动物不是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24、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

230、恒温动物比不恒温动物较高等,更能适应环境,有利于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33、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裂食物臼齿——磨碎食物36、盲肠主要用于消化纤维,草食性动物盲肠发达。

39、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动物,是脊椎动物,种类很多,地球上大约有4000多种,除极个别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征(其他特征: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属恒温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40、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41、鸟的外形呈流线形,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42、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有保暖作用),正羽有羽轴,翼呈扇形,可增大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51、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已知的种类超过100万种(占动物种类的4/5),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53、翅对昆虫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取食,逃避敌害,扩大活动和分布范围,有利于寻偶交配,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

55、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有蜘蛛、蜈蚣、虾、蟹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56、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57、动物的行为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60、人有206块骨颅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动)躯干骨(半活动)四肢骨(能活动)能活动的骨连结(关节)61、人有26块脊椎骨(半活动骨连结)62、关节结构: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有滑液,使关节活动灵活)、关节窝、关节软骨(缓冲作用)。

关节囊。

关节头。

关节腔。

关节软骨。

关节窝63、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是骨绕着转动的点。

65、所有脊椎动物都有关节。

69、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70、为什么骨骼肌能牵动骨: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71、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72、人全身有六百多块骨骼肌,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74、当然,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76、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79、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

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

80、先天性行为有很大局限性,如果一种生物只有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就会被自然淘汰。

81、对一个人来说,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是与大脑的发育阶段相适应的,一旦错过学习的关键时期就很难弥补。

82、社会行为的特征: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3、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83、群体中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制度。

85、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86、社会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的侵袭,能有效保证物种的繁衍,使群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活。

87、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