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加强自我保护,促进健康成长【时政热点】1.教育部向全国的中小学校发文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收看于2008年9月1日央视经济频道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节目。
《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大型公益活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举办的一次大型公益活动,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倡议全国的中小学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这一特殊的一堂课由“潜能”、“团队”、“坚持”、“生命”四节课完美结构,奥运冠军和来自灾区的孩子们一起,通过互动、讲述等寓教于乐的形式,将奥运精神和抗灾精神紧密结合,让应急避险教育深入人心。
2.2008年10月4日,山西朔州第二中学学生李明,怀揣三把利刃,在课堂上众目睽睽之下,连捅老师四刀,致其不治身亡。
2008年10月21日,浙江省缙云县舒洪镇盘溪中学初三学生丁于真,因逃课害怕班主任潘伟仙老师家访,遂骗老师说父母在山上干活,将老师带到山上,于无人处将老师推下悬崖,当发觉老师仍未咽气,进而用绳索把自己老师活活勒死……2008年10月28日晚6点40分左右,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端升楼201室内,该校法学院教授程春明在上课前,被手持菜刀冲入教室的学生砍倒,随后不治身亡。
3.2008年11月2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杭州圆满结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关爱孩子、关心成长、关注未来,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努力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4.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10分许,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学生宿舍楼602女生寝室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下逃生,当场死亡,酿成近年来最为惨烈的校园事故。
“从小到大的教育中,虽有火灾应急教育,但是流于形式较多,真正实用的信息并没有传达给学生,例如身处类似险情,该如何处置。
”5.《人民日报》11月17日报道:吉林省长春市中小学日前举行《生命教育读本》进课堂启动仪式,这标志着长春市中小学生命教育课正式开课。
据悉,全市中小学一到九年级将全部开设这门课程,每两周一课时。
6.2008年11月1日至2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浙江杭州市举行;2008年12月5日至6日,第八届网络媒体论坛在重庆举行;2009年2月20日,全国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知识考点】一、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原因:①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权利,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
②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我国法律的主要任务之一。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生命权不受非法侵犯。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生命对我们来说只有一次。
我们在尊重、肯定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珍爱他人的生命。
生命只有一次,当我们遭遇不幸时,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时,要尽可能伸出援助之手。
④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国家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未成年人正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还不够成熟,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更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
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无限关怀,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⑤未成年人应具有健康的道德、心理品质。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道德和心理品质。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平等待人、乐于助人、善于交往、诚实守信等,都是未成年人必备的道德、心理品质。
只有具备了这些道德、心理品质,才能挫而不折,积极进取,磨砺坚强意志,使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
二、国家、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于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①家庭保护:要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这能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危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②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对整个未成年人的保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③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方面。
④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旅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为司法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三、我们青少年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做到:①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素养,慎交朋友,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不为假象所迷惑,防止上当受骗;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提高自控能力,在自己心中建筑起一道抵制不良诱惑的坚固长城;要运用法律手段勇于同不良诱惑作坚决的斗争,以保护自己,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
②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要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未成年人一定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以使自己健康成长。
③加强自我保护,维护合法权益。
当面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歹徒行凶时,我们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准确地作出判断,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直击中考】【08恩施】有资料显示,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61.6%是通过吸毒感染。
而吸毒者大多又是因有不良嗜好、经受不住不良诱惑才误入“雷区”的。
因此,我们中学生要防止误入更多的“雷区”,正确的做法是()【C】①坚决管住自己、克服不良嗜好②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③不沉迷于网吧游戏④经常吸烟、喝酒⑤坚决拒绝“黄、赌、毒”的引诱⑥主动选择学会拒绝的艺术A.①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⑥【跟踪练习】(一)、选择题部分1.据2008年10月22日的《重庆晚报》报道:10月4日晚7时30分左右,朔州二中一名入学不足一个月的高中学生,连捅四刀,杀死了一个任教不足一个月的班主任老师郝旭东。
发生夺命惨案的双方,没有任何仇怨,老师只是轻轻走到学生面前,拿走了学生手里的烟蒂,再把学生桌上的烟盒交给班长保管,什么都没说,接着,就是致命的四刀……上述案例警示我们()【D】①要克服猎奇心理,抵制不良诱惑②要提高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③要远离网络,避免受其侵害④要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教育部2008年8月2日向全国的中小学校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收看2008年9月1日央视经济频道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大型公益节目节目。
这一节目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倡议全国的中小学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
据此回答2——3题。
2.组织这一活动可以()【B】①有力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②使广大中小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③唤起全社会对学生生命健康的重视④使广大中小学生的生命健康权从此免受侵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3.对以生命意识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的主题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D】A.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B.部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C.全社会对青少年的生命健康都负有责任D.扩大央视经济频道的影响力4.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10分许,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学生宿舍楼602女生寝室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下逃生,当场死亡,酿成近年来最为惨烈的校园事故。
这一事件给我们的警示有()【D】①要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的规定,努力消除安全隐患②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避险教育③女生不宜住这样高的宿舍楼④生命是宝贵的,关爱生命健康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吉林省长春市中小学日前举行《生命教育读本》进课堂启动仪式,这标志着长春市中小学生命教育课正式开课。
全市中小学一到九年级将全部开设这门课程,每两周一课时。
对此,有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开设生命教育课,有的同学认为很有必要。
你的看法是()【B】A.有必要,可以炫耀自己的知识和智慧B.有必要,可以使我们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C.没有必要,学校的安全教育已经做得很好了D.没有必要,目前的任务是升学,这样会影响学习的6.“灾难离我们很远,根本没有必要花时间、花精力去学习防灾知识”,这种说法是()【A】A.错误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救知识守护生命B.是正确的,青少年主要任务是学习C.是正确的,全社会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编织安全防护网,可以高枕无忧了D.是正确的,未成年人是弱势群体,根本没有任何能力去保护自己7.生命教育应包含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内容应该包括()【D】①树立生命意识。
尊重生命。
②培养生存能力勇敢面对逆境和挑战。
③训练应急避险技能。
学会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④学会自我保护和寻求帮助,用知识、智慧法律保护自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8.教育专家范守纲指出:中国是个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频发的国家,可是以独生子女为主的中国孩子们在家长的精心看护下,大多没有遭遇灾难的经历和应对的能力。
在教育中为他们补上生命意识这一课,不仅完善了他们的基本生存技能,也有人格塑造和培养的意义。
”以下教育内容不能体现材料主题的是()【D】A.“为生命喝彩”B.“人贵有精神”C.“面对逆境”D.“法律守护生命”9.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加入了“保护学生安全”这一条。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保护学生安全是全社会的责任B.保护学生安全仅仅是老师的责任C.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会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能力D.保护学生安全是教师职业道德全部内容10.2300多名师生,仅用1分36秒,在汶川地震中成功逃生,被称为“史上最牛校长”---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和他们学校的师生创造了生命奇迹。
这个奇迹得益于从2005年开始的学校进行的“紧急撤离演习”。
这个材料说明()【A】①生命安全教育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抓②叶校长是一个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校长,生命奇迹的创造来自他高度的责任感③生命奇迹的创造是每个参与者的共同责任④面对灾难,有时一则小小的知识,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1.在钢琴家郎朗眼中,“生命是一段优美的乐章,不断学习,精心呵护,才能演奏出最真最美的旋律”,接着他讲述了一场火灾当中两个孩子利用知识成功逃生的故事;文学教授于丹则从雷和电的“说文解字”说开去,告诉孩子们雷电天气发生时,应该注意什么;航天英雄杨利伟通过讲述航天员训练时的坚持,引出洪水来临时,我们应该坚持哪些做法才能正确逃生……这是一堂特殊的生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