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护理综述新

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护理综述新

肺癌的临床表现及护理综述摘要:肺癌(Lung Cancer)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数十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势,是目前最常见、发展最快的恶性肿瘤,占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肺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影像学和痰液脱落细胞学的进展,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利条件。

肺癌的治疗效果在近十年中没有显著的提高,总的5年治愈率为30%-40%左右。

其中主要原因是肺癌生物学特性十分复杂,恶性程度高,8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

肺癌的治疗应是手术、放射线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及中医中药等多学科综合治疗。

关键词:早期肺癌临床表现护理肺癌发生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因此也称支气管肺癌(bronchopulmonary carcinoma)。

肺癌一般指肺实质部的癌症,通常不包含其他肋膜起源的中胚层肿瘤(mesothelioma),或者其他恶性肿瘤如类癌(carcinoid)、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或是转移自其他来源的肿瘤。

因此以下我们所说的肺癌,是指来自于支气管(bronchial)或细支气管(bronchiolar)表皮细胞(epithelial cell)的恶性肿瘤,占了肺实质恶性肿瘤的90-95%。

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局限于基底膜内者称为原位癌癌肿,可向支气管腔内或(和)邻近的肺组织生长,并可通过淋巴、血行或经支气管转移扩散。

癌肿的生长速度和转移扩散的情况与癌肿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生物学特性有一定关系。

肺癌的分布情况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从主支气管到细支气管均可发生癌肿。

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的肺癌,位置靠近肺门者,称为中央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位置在肺的周围部分者称为周围型肺癌。

1.病因学肺癌的病因复杂,迄今尚不能确定某一致癌因子,一般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1 吸烟:是公认的肺癌危险因素,烟雾中含有20多种致癌物(苯并芘)。

肺癌与吸烟、特别与吸纸烟的关系比较密切。

约有3/4的肺癌是吸烟引起的。

吸纸烟者肺癌发生率比非吸烟者高10-20倍,死亡率高10倍-13倍(被动吸烟者危险性增加50%)[10]。

1.2 物理化学致癌因子:目前比较公认为可致癌的因子有无机砷、石棉、铬、镍、芥子气、铜、锡、煤焦油、沥青、石油、无机烟草加热产物放射性物质以及二氯甲醚和氯甲甲醚等[9]。

1.3 大气污染煤、石油燃烧废气、公路沥青、厨房油烟气(含苯并芘)。

1.4 电离辐射自然界、医疗、工矿产生的辐射线。

1.5 人体内在因素如免疫因素、代谢活动、遗传因素等。

1.6 肺癌的发生、演变以及恶性程度与某些癌基因的活化及抗癌的基因的丢失有密切关系。

1.7 慢性肺疾患: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

2.临床表现2.1肺癌的早期症状2.1.1咳嗽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常出现刺激性咳嗽,大多有阵发性干咳,无痰或少量泡沫白痰,一般和患者的体位无关,使用抗炎药物无效。

2.1.2 咯血也是肺癌常见的首发症状之一,呈间断性反复少量血痰,偶见大咯血,血色多鲜红。

咯血持续时间不一,一般仅数日,但也有达数月者。

2.1.3 胸痛肿瘤累及胸膜,可产生胸部钝痛;肿瘤侵蚀胸壁肋骨或压迫肋间神经,则胸痛尖锐剧烈,且有定点或局部压痛,并随呼吸、咳嗽、变换体位而加重。

2.1.4 发热有21.2%的肺癌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发热有两种,一是肺癌压迫、阻塞引起的阻塞性肺炎,此为炎症性发热;另一种是因癌组织变性坏死引起癌性发热,不受抗菌素治疗的影响。

2.1.5 胸闷、气促由于肿瘤压迫、阻塞,气管支气管狭窄,支气管阻塞导致肺不张或肺癌广泛播散时,可出现胸闷、气促。

2.1.6 另外随病情发展,肺癌患者还可出现消瘦,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2.2体征早期肺癌一般并不产生症状,所以又叫无症状期,短则数月,长则几年,因人而异,此时患者很少就医,所以临床上很难发现,部分肺癌的早期症状只是干咳、胸痛、低热、咳血等一般呼吸道症状,这些症状与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病相混淆,很难引起患者的注意。

除了那些症状外,由于肺癌对其他神经之类的压迫,多数外在体征上也会有所表现,患者及家属应多加留意,并及时就诊。

2.2.1 局限性哮鸣音局限性哮鸣音多在吸气阶段出现,咳嗽后并不消失。

哮鸣音是由于肿瘤阻塞了支气管,使得气流不通畅。

2.2.2 声音嘶哑也是肺癌早期较为多见的症状之一,这是由于肿瘤侵犯到喉返神经,喉返神经是通过肺部支气管绕过心脏供血至声带,如果喉返神经受到侵犯,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

2.2.3 上腔静脉综合症由于肿瘤不断生长,压迫或侵犯上腔静脉,静脉回流受阻,产生头面、颈、上肢水肿,上胸部静脉怒张并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头痛、头晕、胸闷、气急等症状。

2.2.4 Horner’s综合征肺尖癌压迫或侵犯颈交感神经节时,出现患侧眼球凹陷,上睑下垂、瞳孔缩小、眼裂狭窄、患侧上半胸部皮肤温度升高、无汗等[7]。

2.2.5 肩臂疼痛肺尖癌压迫或侵犯臂丛神经时,出现该侧肩部及上肢放射状灼热疼痛。

2.2.6 膈神经麻痹膈神经受侵时出现气急胸闷。

2.2.7 吞咽困难癌肿侵入纵隔隔,压迫食管,压迫气管可致呼吸困难。

2.2.8 心包受侵心包受侵时出现心包积液,气急,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

2.2.9 胸膜转移可见胸痛,癌性胸水等。

2.2.10 肺癌转移肺癌的血行转移常见部位依次是骨、肝、脑、肾、肾上腺、皮下组织等,另外肺癌内转移也较常见。

临床随转移部位不同而有相应的症状、体征。

2.2.11 肺外体征大多为内分泌症状,常见有四肢关节疼痛或肥大、杵状指,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库欣病、男性乳房增生肥大、高钙血症、精神异常等[8]。

支气管肺癌在早期一般没有特殊的体征,应及时就诊,科学诊断与鉴别,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癌肿长大引起支气管阻塞后可呈现相应的征象,也尽力避免癌病侵及胸部肺外组织者,出现的胸膜腔积液、心包腔积液、膈肌升高、胸壁压痛点、上腔静脉受压迫、声带麻痹等体征。

胸外远处转移可涉及身体各个部位,呈现的体征也多种多样。

因此对肺癌病人进行体格检查时要全面细致,特别应注意颈部有无肿大淋巴结,肝是否肿大等常见的转移病灶。

肺癌早期,应多加注意,科学的饮食护理与调理,听从医师的安排治疗,减少肺癌转移的威胁程度,健康快乐生活。

2.3辅助检查2.3.1 X线表现:阻塞性粘液堵塞,阻塞性肺炎;肺不张或肺不张合并阻塞性肺炎;单侧肺门阴影增大[2]。

2.3.2 CT表现:腔内息肉或乳头状突起,管壁增厚或狭窄,管壁不规则,阻塞性炎症与不张,支气管铸型阴影[1]。

2.3.3 纤维支气管镜表现:直接窥镜、活检、刷检;阳性率可达80%-90%,表现为官腔阻塞、隆突增宽等。

3.护理3.1控制疼痛:一般不提倡西医止痛,其作用大多是通过麻醉神经实现,治标不治本,有些西药如杜冷丁容易上瘾及产生耐药性.建议采取中药治疗,通过切断癌细胞的复制功能达到止痛的目的。

疼痛是晚期肺癌患者的主要症状,对病人的影响很大。

对于癌性疼痛的控制应该正确理解和应用三阶梯止痛方案:3.1.1 体表止痛法:可通过刺激疼痛部位周围的皮肤或相对应的健侧达到止痛目的。

刺激方法可采用按摩、涂清凉止痛药等,也可采用各种温度的刺激,或用65℃热水袋放在湿毛巾上作局部热敷,每次20分钟,可取得一定的止痛效果。

3.1.2 注意力转移止痛法:可根据病人的爱好,放一些快声调的音乐,让病人边欣赏边随节奏作拍手动作;或可让病人看一些笑话、幽默小说,说一段相声取乐。

还可以让病人坐在舒适的椅子上,闭上双眼,回想自己童年有趣的乐事,或者想自己愿意想的任何事,每次15分钟,一般在进食后2小时进行,事后闭目静坐2分钟,这些都可以达到转移止痛的目的。

3.1.3 放松止痛法:全身放松可有轻快感,肌肉松弛可阻断疼痛反应。

让病人闭上双眼,作叹气、打呵气等动作,随后屈髋屈膝平卧、放松腹肌、背肌、缓慢作腹式呼吸[5]。

或让病人在幽静的环境里闭目进行慢而深的吸气与呼气,使清新空气进入肺部,达到止痛目的。

3.1.4肺癌胸痛治疗应与癌肿治疗同时进行,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及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用于肺癌胸痛治疗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癌性疼痛治疗药物进行。

肺癌胸痛治疗首先应该从根本入手,所以首先应该治疗原发癌肿肺癌,并同时采用对症药物惊醒疼痛治疗。

肺癌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分期和患者综合素质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综合治疗效果为佳。

如早期肺癌可考虑手术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综合治疗,中晚期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可单独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或体质好的患者采用放化疗配合中医中药治疗等。

肺癌胸痛治疗需要在肺癌治疗的同时,进行疼痛治疗。

临床常用的方法是中药外用贴剂,优势在于安全快捷,通过经络透皮治疗,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快速缓解疼痛,并从根本上杜绝疼痛的再发。

3.2缓解症状3.3.1 肺癌病人营养状况一般较差,有时合并全身水肿,极易产生褥疮,且迅速扩展,难以治愈,预防褥疮发生尤为重要。

减轻局部压力,按时更换体位,身体易受压部位用气圈、软枕等垫起,避免长期受压。

保持皮肤清洁,尤其对于大小便失禁的病人,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对已破溃皮肤应用烤灯照射,保持局部干燥。

3.3.2发热为肺癌的主要症状之一,应嘱病人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以免发生肺炎;对于刺激性咳嗽,可给予镇咳剂;夜间病人持续性咳嗽时,可饮热水,以减轻咽喉部的刺激;如有咳血应给止血药,大量咳血时,立即通知医生,同时使病人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积血防止窒息,并协助医生抢救。

3.3饮食护理3.3.1 加强营养:肺癌的患者无吞咽困难时,应自由择食,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要多吃一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品,如瘦肉、鸡、鸭、兔、鱼、虾、豆制品以及各种谷类,一般不限制食量,保证良好的营养,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如果营养状况较差,很难耐受手术的创伤,术后愈合慢,易感染,对手术康复极为不利。

这就需要术前提高膳食质量。

3.3.2 供给要素饮食:肺癌病人在手术前半个月,除一日三餐外,还要辅加要素饮食。

要素饮食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素,由于营养素齐全可满足机体的需要,不需消化即可在小肠上端吸收,可口服或管饲用之。

要素膳可以补充蛋白质营养外,在足够热量供应时,可促进肌肉蛋白的合成,在热量供应不足时,支链氨基酸也能提供更多的热能。

要素膳的种类很多,经口服或管饲。

应用时,要从低浓度开始,一般为5%的浓度逐渐递增,若无腹泻、呕吐时,可逐渐到10%到20%,如果口服应注意慢饮,饮用速度过快时,由于要素膳为高渗液,易产生腹泻和呕吐[3]。

要注意适宜的温度,防止过凉而引起腹泻。

若每天服用100克要素膳,就能增加热量400千卡,蛋白质16克。

同时增加机体的免疫力,能够耐受手术。

3.3.3 术后的饮食调配:手术后根据病情来确定饮食,有的病人在手术第二天就可以进食,但要从流食开始,食物要清淡、细软、易消化吸收为主,因为手术创伤会引起消化系统的功能障碍,所以在食物选择与进补时,不要急于求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