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长会主题
生活是学生成长的大课堂,迎接生活考 验,培养全面素质,才能练就做人的基本 能力与坚强的意志品格。热爱生活,让自 己的生活过得幸福而快乐,而不是悲伤和 凄凉,快乐地投入学习和生活。热爱生 活,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理想生活。
坚持锻炼,打造健康 体魄 四年级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与 同情心
正确引导孩子释放抵 触情绪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根基,是一个技能提升 的操练场。学校制订明确的安全教育计 划,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后,及时与家长 沟通,家校合力,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培 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教育孩子,诚实守信
1.家长会前学校国旗下讲话加强诚信教育,班级内召开主题班队会:让 孩子讲讲、写写身边的诚信小故事。 2.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孩子的“诚信”意识。 3.学校和家庭共同设置多样的活动,渗透诚信教育。
教师和家长都要学习教育理念,改进教育 方法,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为了孩子的明天,请 常来学校看看
1.学校提供本学期学生习惯养成的记录资料,以供家长了解。对孩子习 惯养成尚需改进之处给出合理建议,进行家校共研。 2.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中家长优秀经验介绍,以供互相品学借鉴。
家校合作是培养好孩子的重要前提,鼓励 家长多与老师联系,多关注孩子的成长情 况。尊重、沟通、共勉
生活中孩子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老 师和家长对学习的高要求,同学间的竞 争,加强心理疏导,教会孩子释放不良情 绪的方法和途径,正视压力,以积极的心 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年级
家长会主题
具体内容
设置意义
好习惯,让人受益终 身
1.学校指导家长了解五年级学习中需掌握的学习方法和形成的学习能力 。 2.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快乐迎接新学期,在习惯养成上需加强哪些 方面: ①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卫生习惯。 ②增加语文、数学、英语相关书籍阅读,推荐阅读书目。 ③良好的坐姿、写字和握笔姿势,规范的书写。 ④增强人际交往能力、讲求文明礼仪。 3.由学校制定详细的指导方案和成长记录表,家校共促好习惯养成,学 期内持续跟踪学生的习惯养成情况。
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高于一切,因 材施教,不要以家长和教师过高的期望给 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安全教育是家庭教育 的重要课题
1.与家长探讨需提高孩子哪些方面的安全意识,重新审视孩子身边可能 发生的安全隐患,促使家长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 2.交流学会安全教育活动:上下楼梯靠右行,防踩踏,防震、防火逃生 演练。 3.指导家长列出家庭安全教育项目:饮食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 旅游安全等。
引领家长探讨如何指导孩子学习,制定详 细的需要完成的学习方法,家校合力促孩 子学习
青春的脉动
1.与家长共同探讨“青春期”教育的意义。 2.交流学校开展的“青春期”教育主题活动及主要内容:青春期生理变 化、青春期生理保健、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与异性交往 3.指导家长展开家庭“青春期”教育.
关注孩子青春期,引导孩子积极面对身体 变化,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引导孩子 学会以正确地方式与异性同学交往。
与家长沟通孩子的站路队、接送的上下学 安全问题,提高学生的校内和校外的多方 面安全意识,帮助孩子快速适应学校及周 边环境。
良好习惯养成从现在 开始
一年级
1.与家长探讨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指导从生活细节入手,寻找教育 契机,尤其要注重孩子的“第一次”教育。 2.家校达成要培养学生如下良好习惯的共识: ①良好的作息习惯。 ②阅读习惯的培养,推荐阅读书目。 ③良好的坐姿、写字和握笔姿势。 ④与同学们友好相处,与老师大方交流。 ⑤坚持锻炼身体。 3.由学校制定详细的指导方案和成长记录表,家校共促好习惯养成,学 期内持续跟踪学生的习惯养成情况。
年级
家长会主题
具体内容
设置意义
良好习惯伴随孩子一 生
1.与家长探讨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指导从生活细节入手,寻找教育 契机,尤其要注重孩子的“第一次”教育。 2.家校达成要培养学生如下良好习惯的共识: ①良好的作息习惯。 ②良好的卫生习惯。 ③阅读习惯的培养,推荐阅读书目。 ④良好的坐姿、写字和握笔姿势。 ⑤与同学们友好相处,礼貌待人。 ⑥坚持锻炼身体。 3.由学校制定详细的指导方案和成长记录表,家校共促好习惯养成,学 期内持续跟踪学生的习惯养成情况。
1.学校指导家长了解孩子抵触情绪的起因,及如何减少孩子抵触情绪的 形成,如何帮孩子释放抵触情绪。 2.教师寻找教育契机, 3.家长在生活中寻找教育契机,指导孩子如何释放抵触情绪。 4.教孩子勇于面对挫折,积累心理正能量。
青少年需要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才 能完成学业;需要运动的乐曲和跳跃的节 拍,才能感受学校的集体生活;需要迸发 的激情和蓬勃的生机,才能无愧于青春年 华。只有坚强的体魄,才能够迎接前进道 路上的各种困难。强国需强志,强志需强 身。
是学生学习的“分水岭”,由于三年级从 字词向段落过渡,而且开始学作文,很多 同学都觉得很难。特别是字词基础不好的 同学,马上就会出现“只会说,不会写” 的情况,家长要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难关 ”。
适度呵护,告别依 赖,教会孩子生活自 三年级 理、自立
1.与家长探讨孩子生活自理、自立的重要意义。指导家长如何适度呵护 孩子,降低依赖。 2.与家长达成培养孩子多种生活能力的共识:学习用品整理能力、气温 变化的添减衣物能力、系鞋带、过马路…… 3.学校建立《学生生活能力抽测记录》。
人的本质是爱的相互存在,人的生活是与 他人的相互交往构成的。乐于助人,就是 要求人们善于理解他人的处境、他人的情 感和需要,随时去支持别人,关心帮助别 人。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与同情心,通 过优秀故事影响、创造温馨的家庭氛围熏 陶、鼓励孩子帮助同学、助人为乐等多种 形式的教育,对孩子今后具有高尚的情操 、健全的人格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诚信是做人之根本,是立业之基石。"小 成在智,大成在德"。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 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 学,学做真人。”从小培养诚信品质,夯 实人生基础。
年级
家长会主题
具体内容
设置意义
做好低中衔接使孩子 平稳过渡
1.学校指导家长了解:三年级“过渡期”学生需应对哪些学习中的改变 和怎样改进学习方法。建立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记录表,记录学生的适 应情况。 2.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快乐迎接新学期,在习惯养成上需加强哪些 方面: ①合理调整作息时间、提高卫生习惯。 ②加强好书阅读、英语阅读,推荐阅读书目。 ③良好的坐姿、写字和握笔姿势。 ④提高文明礼仪水平。 3.由学校制定详细的指导方案和成长记录表,家校共促好习惯养成,学 期内持续跟踪学生的习惯养成情况。
播种生活,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 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从细节入手, 扎实推进。
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心 理成长环境
1.与家长探讨“构建孩子和谐心境”的重要性,达成“家校携手,润育 花朵”的共识。 2.学校交流为学生搭建哪些快乐成长的平台,建立《学生快乐指数提升 记录》和《教师教育方法改进记录》,留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真 实记录。 3.家长为了孩子,改变自己。建立《孩子成长记录》和每学期至少一次 的《家庭教育记录表》。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社会实践经 验,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责任意识和爱国意识。搭建活动平台, 促使学生获取参与社会的必备知识和能力 、增长才干,提高各项综合能力,同时树 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得到公 民意识的培养。
当今社会,生活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家长的消费观念也不尽相同,周围同 学的相互影响,都在无形中影响了孩子的 消费观念。“成由勤俭破由奢”,从小树 立勤俭意识,为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年级
家长会主题
具体内容
设置意义
学会生活,热爱生 活,创造生活
1.列出孩子需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与家长达成培养共识。与家长探讨 常用生活技能中蕴藏了哪些意义与乐趣。 2.家长在生活细节中寻找教育契机,提高生活技能,培养孩子“学生活 、爱生活和创新生活”的意识。 3.在技能运用中学会创新,建立更加美好的生活。
走进社会,树立“公 民”意识
1.与家长共同探讨“公民”教育的意义。 2.交流学校开展的“公民”教育主题活动。 3.指导家长搭建家庭中的教育环境:鼓励孩子“确立积极人生”、“树 立远大志向形成健康心态”;重大节日,进行感恩和励志教育;开展“ 共建健康家庭”主题教育,围绕家庭生活中公民意识和职责承担的培 养,开展做一天“家长”活动;多看新闻,关心时事,了解公民责任, 做“贡献社会”的现代“社会人”。创造机会带领孩子走进社区、公共 场所,体会社会人文,加强环保教育、助人为乐和尊老爱幼等教育。
福山区小学家长会主题设计
年级
帮助孩子渡过入学关
1.与家长探讨孩子上学后会有哪些方面的不适应和解决方法。 2.达成目标: ①新生一个月内熟悉所站路队位置、认识路队长和路队中的一些同学, 中途不离队,直接回家。 ②父母接送的新生熟悉接送位置,不随便离队。 ③熟悉家和学校周边环境,做生活的有心人。
1.学校制订学生体育锻炼计划,与家长达成体育锻炼共识。 2.教师交流学校开展的体育锻炼项目与体育测试要求。 3.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每天的锻炼计划,并坚持锻炼。 3.学期末,家长了解孩子的体测情况。
1.与家长共同探讨生活中哪些方面能够体现出孩子的责任心与同情心, 孩子的责任心与同情心应如何培养。 2.班主任指家长日常中记录孩子在责任心和同情心上的优秀表现。 3.学期末,通过学长交流孩子的进步或学生写写自己的成长经历等方 式,促家长和学生的思想沉淀。
除了学校教育,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长的陪 伴、理解和鼓励。有了松软的土壤、充足 的阳光和雨露,小树才会茁壮地成长。在 孩子长长的求学路上,家长的关注、欣赏 与鼓励才是最重要的。
勤劳俭朴,适度消费
1.与家长共同探讨“勤劳俭朴,适度消费”的重要意义。 2.学校推出多个主题活动:“发现节俭中的美丽”、“畅谈劳动中的收 获”、“感悟付出的快乐”,鼓励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 3.学期末,家长交流孩子在此方面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