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促进电子票据业务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促进电子票据业务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促进电子票据业务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制度建设,推动我国电子票据市场和谐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在电子票据法律体系方面的立法和理论研究都显得相对滞后,尤其在明确当事人权利与义务、损失责任的承担、法律适用等方面更是语焉不详,这不利于我国电子商业汇票市场的健康发展。

因此,在我国现有法律体系框架内,一方面应合理借鉴国际上的成熟做法,另一方面应大胆引进其他法律部门的理论,完善电子化票据的立法建设。

我国目前施行的《票据法》是建立在纸质票据基础上的法律规范。

随着电子商业汇票的出现和发展,当时的制度设计已显得较为滞后,如传统票据结算的当事人分为基本当事人和非基本当事人。

具体而言,汇票与支票的基本当事人是发票人、付款人与收款人。

非基本当事人则包括受让人、背书人、保证人、参加付款人及预备付款人等。

更多最新资讯请浏览:合时代
而电子票据的当事人则是转让人、受让人、发送银行、接受银行、电子票据交易中心,法律应对这些行为主体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和规范。

传统票据的流通是通过背书转让的形式进行实体交付的,而电子票据是通过电子数据的传输来实现流通功能的,与传统票据的流通手段已有根本的区别,《票据法》也应对电子票据的业务流程制定统一的规则。

此外,《票据法》第33 条规定:“……将汇票金额的一部分转让的背书或者将汇票金额分别转让给二人以上的背书无效”。

而电子票据的背书转让是通过电子数据传输来完成的,它突破了传统的纸质形式,完全可以进行数据包的拆分来实现票据的部分转让和向二人以上的后手背书转让,而现行的法律限制是有违电子票据的高效性的。

综上所述,如何规范、调整和制订电子票据运作的统一规范是当前修改《票据法》的当务之急。

(二)加快纸质票据电子化进程,提高电子票据业务进程
电票与纸票如何共存与转换。

虽然电子票据已经推广,但要在短期内全部取代纸质票据还需要相当长的过程。

就目前的法律框架而言,要满足《票据法》和人民银行相关制度,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妥善加快纸质票据电子化和电子票据业务发展。

一是推动持票企业和商业银行协作开展纸质票据置换电子票据业务。

即企业可以将收到的纸质票据向银行质押,申请开出相应额度的电子票据,以实现纸质票据向电子票据的转化。

借鉴台湾地区票券市场的做法,通过交易环节实现电子化,即规定票据承兑可以是纸质票据也可以是电子票据,但是贴现和转贴现必须是
无实体的电子数据形式。

这样纸票一旦进入银行,就必须在电子票据交易中心系统上登记,以电子形式交易,纸质票据即不存在交易的可能,从而在机制上解决了电子票据和纸质票据的共存问题。

从以上两个角度,监管层应加大政策引导,促进经济和票据市场发达区域的企业主动选择纸质票据置换业务,并通过市场宣传向全国票据市场推广;同时,积极引导全国性大中型商业银行积极推进纸质票据置换业务,重点开展系统内纸质票据置换业务,从而大幅提升以电子票据代替纸质票据进行流通交易,加快电子票据市场发展。

二是将金融机构作为推动电票交易的主体,人民银行应通过加大政策引导,积极推动金融机构电子票据业务开展。

电子票据具有办理效率快捷、杜绝伪假票据存在等纸质票据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纵观ECDS 上线以来,电子票据交易的笔数和金额跟传统纸质票据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习惯通过网上银行签发电子商业汇票。

建议人民银行考虑采取实施电子票据再贴现政策优惠给予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的再贴现资金支持;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的中小企业申请电子票据承兑的,给予银行在开户方面的政策便利条件等措施来推动银行电子票据业务发展。

人民银行可先向所有适格的金融机构推广使用电子商业汇票,力推银行间票据交易的电子化。

ECDS是银行集中批量交易的需要,它更适用于转贴现交易,争取尽快将所有商业银行,包括具有贴现、转贴现资格的金融机构都纳入ECDS,以便实现票据转贴现的电子化交易。

(三)总结电子票据推广应用经验,促进电子票据业务均衡发展
一是由人民银行牵头组织总结自ECDS投产运行一年以来,金融机构在创新发展电子票据业务方面积累的经验和研讨电子票据在流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也暴露出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针对网上银行电子票据办理的基本模式、转贴现流通性问题以及电子票据安全方面等诸多问题统一认识并提出完善改进意见,推动电子票据转贴现市场加快发展;二是加强电子票据应用引导,由人民银行制定相关政策扶持或鼓励各金融机构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开展电子票据业务的积极性;三是加强电子票据在相关行业企业中的宣传介绍,推动相关行业企业对采用电子票据作为支付结算工具的认同性,鼓励中小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开展网上银行业务,扩大电子票据应用群体。

(四)完善电子票据安全制度,维护交易双方合法权益
确立电子票据信息的安全性,首先要有一个法律认可的权威的认证机构,对银行网上业务的准入从技术上、制度上、管理上进行安全鉴定和认证,对客户自身的信誉度进行评价,防止恶意侵占银行资金的行为,把好入市关;其次,要建立健全网上银行安全防范体制,严厉打击利用电子票据进行的金融犯罪行为;再者,要加强对网上银行日常业务的监督,督促网上银行切实遵守有关法律制度,确保网上银行业务安全运行;
最后,要明确银行与客户在维护电子票据业务安全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以及在出现风险时银行与客户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五)上海创设电子票据交易所推进全国统一票据加快发展
当前,我国票据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以纸质票据为主体的区域票据市场分散发展的状态,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其中关键是缺少了一个有形票据交易所承担类似证券交易所的做市交易和信息发布功能。

从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现状来看,可以考虑在上海创设电子票据交易所,以促进全国统一有形票据市场加快建设。

上海创设全国性票据交易所已具备了市场和技术条件。

我国票据市场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货币子市场,货币市场电子化交易系统网络功能持续增强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持,国债登记结算管理方式提供了票据电子化管理的有益借鉴,电子商业汇票系统顺畅运行为全国性票据市场提供了交易平台。

从推进建设全国统一有形票据市场的目标出发,效仿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票据市场实行交易所管理模式,组织设立票据交易所,主要承担维护票据市场稳健运行的职责;同时,由相关金融机构成立票据同业公会,实行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发展。

以上海票据交易所作为市场组织者,以票据登记清算系统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为电子化平台,发展票据做市商和票据专营机构为代表的多元化交易所会员,实施市场化票据交易机制,从而形成有序的全国统一的有形票据交易市场。

上海票据交易所的主要职责为:一是加强交易所会员管理,维护票据市场稳健运行;二是强化与同业拆借中心、银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做好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传导。

票据交易所需要健全市场组织运行功能:一是组织场内票据大额批发业务的集合竞价交易;二是四定交易所制度制定,如票据交易规则、融资票据发行规则、票据信息交换规则、票据做市商规则、票据违规惩治规则等;三是交易监督和维护交易所正常运行,对违反交易规则的行为和机构给予处罚;四是票据交易所政策宣示和信息发布,如票据转贴现和回购票据交易价格指数编制发布;五是交易所会员机构的教育培训、业务指导等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