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超越人类智能的探讨

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超越人类智能的探讨

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超越人类智能的探讨夏天荣 J10220222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2班杭州下沙 310018摘要:从1956年“人工智能”的提出到如今的迅速发展,社会各界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对弈从未停止过,反而愈演愈烈。

虽然“人工智能”延长了人的大脑,扩大了人的智能,部分解放了人类的脑力劳动,但由于两者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人工智能”是不可能代替“人类智能”,更不可能超越“人类智能”的。

“人工智能”本质是对“人类智能”的模拟,而且两者智能的存在物质载体也相差甚大,思维程序和复杂程度更是有天壤之别。

因此,这是支配与被支配,设计与被设计的关系,人工智能的模拟永远在人类智能之后。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类智能模拟Abstract:From 1956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ntioned to today's rapiddevelopment and the social circles abou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nd "human intelligence," Chinese chess playing never stopped, butintensified. Althoug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xtended theperson's brain, expanded of human intelligence, partly freed humansmental labor, but because both are essentially difference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impossible instead of "humanintelligence," the more impossible to surpass "humanintelligen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ssence of "humanintelligence," simulation, and both intelligence existing materialcarrier also differs greatly, thought process and complexity ismake a big difference. Thus, this is dominant and be dominated bydesign, design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simulation in human intelligence forever after.Key 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uman intelligence simulation为了使“人工智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辨证关系,既不为此恐慌,也不毫无忧患意识。

“人工智能”是包含了多学科的交叉课题,必须从多角度来剖析与探讨。

从能动与被动的关系看,机器超过人、统治人是不可能,而且“人工智能”不具有人类智能的本质特征。

接着就从以下几点进行论述。

1首先,我们要深入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什么是人类智能。

1.1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英文缩写为AI,这一词最初是在1956 年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

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涉及学科广泛,包括:信息论、控制论、自动化、仿生学、生物学、心理学、数理逻辑、语言学、医学和哲学等[1]。

1.2人类智能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才智和本领。

它包括“智”和“能”两种成分。

“智”主要是指人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能”主要是指人的行动能力。

人类的“智”和“能”是结合在一起而不可分离的。

人类的劳动、学习和语言交往等活动都是“智”和“能”的统一,是人类独有的智能活动。

意向是人类智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一刻也离不开自己意向的主导。

注意、需要、意图、情绪、意志、理想等都是人的意向活动形式。

保持积极的意向、恰当的情绪和顽强的斗志等等,对人类智能的发展和发挥是十分重要的。

思维是人类智能的核心。

人类智能的特点主要是思想,而思想的核心又地思维。

“人是一种思维的动物”,没有思维就没有人类的智能。

有了思维,人类才能形成各种较复杂的意向,从而主导着人的活动,表现出人类所特有的自觉能动性。

有了思维,人类才能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发现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

有了思维,人类才能发明各种技术,突破自己认识器官和行动器官的限制,大大提高改造世界的能力。

2了解了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人工智能与人类思维的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不仅在起源,形成存在差异,更在思维,认识,语言方面有着天差地别。

所以说,人工智能与人脑在功能上是局部超过,整体上不及。

前者只是后者的必要补充。

下面分点论述两者的差别。

2.1人工智能是机械的物理过程,不是生物过程。

它不具备世界观、人生观、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心理活动所构成的主观世界。

而人类智能则是在人脑生理活动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使人形成一个主观世界。

因此,电脑与人脑虽然在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行为和功能上有共同之处,但在这方面两者的差别是十分明显的。

从信息的输入看,同一件事,对于两个智能机具有相同的信息量,而对于两个不同的人从中获取的信息量却大不相同。

“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就是这个道理。

从信息的输出方面看,两台机器输出的同一信息,其信息量相等。

而同一句话,对于饱于风霜的老人和天真幼稚的儿童,所说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图1-1一直沿用至今的冯.诺依曼体系2.2电脑必须接受人脑的指令,按预定的程序进行工作它不能输出未经输入的任何东西。

所谓结论,只不过是输入程序和输入数据的逻辑结果。

它不能自主地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遇到没有列入程序的“意外”情况时,就束手无策或中断工作。

人工智能没有创造性。

而人脑功能则能在反映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做出新判断,创造新表象,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2.3人工机器没有社会性。

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其脑功能是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人们的社会需要远远超出了直接生理需要的有限目的,是由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序所决定的。

因此,作为人脑功能的思维能力,是通过社会的教育和训练,通过对历史上积累下来的文化的吸收逐渐形成的。

人的内心世界所以丰富多彩,是由于人的社会联系是丰富的和多方面的,人类智能具有社会性。

所以要把人脑功能全面模拟下来,就需要再现人的思想发展的整个历史逻辑。

这是无论多么“聪明”的电脑都做不到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思维模拟范围的不断扩大,电脑在功能上会不断向人脑接近。

但从本质上看,它们之间只能是一条渐近线,它们之间的界限是不会清除的。

模拟是近似而不能是等同。

从以上几点不难看出人工智能在一定阶段内是无法超越人类智能的。

3辨证地看待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博弈3.1历史上的人机博弈1996年2月10~17日, Garry Kasparov①以4:2战胜“深蓝”(Deep Blue)[2]。

1997年5月3~11日, Garry Kasparov以3.5:2.5输于改进后的“深蓝”。

2003年2月,Garry Kasparov 3:3战平“小深”(Deep Junior)。

2003年11月,Garry Kasparov 2:2战平“X3D德国人” (X3D-Fritz )。

在“深蓝”战胜里卡斯帕罗夫以后,一时间,人与计算机的智能较量的话喧然而起,很多人忧心忡忡,认为计算机会有了人类的智慧,会不会带来危机?其实“深蓝”不会学习,智慧推理,我们都知道:人的潜在创造性和自学的智慧以及模糊的非公式经验积累,是当代计算机所无法比拟的。

3.2人类智能始终在人工智能之前人工智能是人以机器为主体,模拟人的智能而人工地制作出来的。

作为模拟,它就不是机器作为主体的智能,而是人的智能向机器的传导和转移。

机器本身没有智能,它不能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不能作为智能活动的主体。

人与机器智能效应是互补互促的关系,彼此相互作用、取长补短,互相推动、携手并进。

因而既要发挥人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机器的高效处理信息的特长。

这样,人类将会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

注①Garry Kasparov卡斯帕罗夫,俄罗斯,国际象棋大师参考文献[1] 林尧瑞马少平[M] 人工智能导论哈尔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 韩建平庄红钟晴江 [M] 计算机概论九讲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 [美]Thomas Dean[M] 人工智能——理论与实践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