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设计第一章:绪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大力发展,高等院校基本都已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
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校园网建设数字化校园是当前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介绍了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建设目的、以及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方案。
1.1 数字化校园定义及数字化校园建设目的。
什么是数字化校园?通常是这样定义的: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案、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
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目的主要目的是:(1>实现校园内教案、科研、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和科研水平;(2>实现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的合理规划、合理分配、合理利用;(3>提高学院管理过程中和管理系统上的质量、效益、效率;(4>保证资源和服务的可靠性、安全性、科学性。
1.2数字化建设的现状1.2.1国内现状在我国,校园网的建设经历了校园网硬件建设阶段,综合信息系统建设阶段,网络教案<含远程教案)实验阶段,现正向着更高层次的数字化校园发展。
目前,很多重点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已经被列入国家211工程,其他学校也多方筹集资金准备开始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有些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已初具规模。
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尚存在着以下一些观念和建设上的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呈现以下状况。
a.重视技术应用,忽视教育理念转变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从物质层面上看是网络及设施的建设,但实际上应是信息化教育的具体体现。
而在目前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只重视技术应用,忽视教育理念转变的现象。
这主要表现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技术层面的因素,而较少从如何通过数字化校园来转变教育理念、教案观念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造成的结果是所建成的数字化校园不能完全满足信息化教育的要求。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不单纯是技术上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信息化教育所带来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转变。
只有用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教育、教案中的作用。
b.重视硬件设施建设,忽视软件建设及应用在目前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存在着重建设、轻软件建设及应用的倾向。
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投入大,收效小。
很多部门配备的计算机档次很高,但利用效率不高,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使用者信息素质的相对缺乏。
所谓信息素质,就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懂得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它是人的素质的一部分,它基于人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方法,是经过培养训练而获得的。
根据美国教育技术协会(ISTE,InternationalSocietyforTechnologyinEducation>的建议,所有教师应具备下列三大领域的信息素质:一是计算机科技的基本操作和概念;二是能够运用工具,例如文字处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表格系统、网络通讯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促进专业发展;三是运用计算机和相关技术来支持未来任教的年级和学科领域。
从以上三点来看,大多教师能达到第一层要求,少数教师能达到第二层的要求,但在第三个领域中发挥作用的教师尚为数不多。
其次,各种硬件设施完善,但与之配套的软件和资源则显得相对贫乏,存在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情况。
在软件的建设方面,许多教案软件相对缺乏,在资源建设方面,数字化校园需要大量数字化教育资源内容的支撑,学校对教育资源库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大。
但有些所谓的“资源库”只是一些从互联网上随便下载的内容,缺乏科学性和权威性。
而且存在着信息资源陈旧,信息更新维护工作缓慢,甚至网上无信息可流通的现象。
c.重视校内的信息化建设,忽视校外的资源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实现资源共享。
特别是现在各种网络的发展都十分迅速,可供利用的资源也层出不穷,如何利用好各种网络的资源,应该是数字化校园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所关注的。
但有很多学校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校内的信息化建设,缺乏对校外的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
这就使得教师或学生在资源的查找中,要多花很多气力,多走许多弯路。
如果能把各种与教案相关的信息,由专人进行分类、整理,会使相关的检索工作变得轻松,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师、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d.重视管理系统的建设,忽视教案系统的建设学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教案来培养人才,因此对教案过程提供直接支持应是数字化校园的基本功能。
教案过程包括多个方面,有教案计划制定、教师备课写教案、课堂授课、练习、实验、学生课后自修、成绩考核及评估等,此外,还应有学生个体发展情况的跟踪。
在现在许多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例如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这无疑对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而对于教案系统的建设,则显得相对薄弱。
特别是与教案密切相关的一些网络教案系统,例如课件库、辅助资源库、电子图书馆、网上备课系统、网上教案系统、网上考试系统等的建设,尚未进入到实质性的应用阶段。
很多学校的远程教育,也还处在单向信息传播的阶段,缺乏真正的师生互动。
1.2.2国外现状国外数字化校园建设起步比较早,随着无线技术的进步,教育需求和资源的变化、发展,无线系统正逐渐成为不少发达国家教育机构、院校或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无线校园已经成为提升教案环境品质,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增加教育灵活性和交流性的重要方式。
一些研究显示,国外的无线校园在改善校园的教育质量、扩大教育影响力、促进学术研究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正面作用,甚至在部分院校中已经成为某些学科主要的教案平台。
而另一些研究则显示,国外教育院校对无线校园网的依赖程度正逐渐提高。
1.3本文主要内容本文一共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数字化校园定义、目的及数字化校园建设国内外现状。
第二章以**职业学校为例主要讲述校园数字化建设总体方案。
第三章方案实施第四章总结第二章总体方案2.1 数字化校园建设主要内容本文以**职业学校为例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其主要内容包含网络硬件、软件应用、数据管理、信息交流四个方面。
网络硬件是指网络和数字化设施以及具备这些设施的实体,是构成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平台,是数字化校的硬件基础。
软件应用是指运行在网络硬件之上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和以教案、管理为核心的应用系统。
是保障数字化校园软环境运行的前提和保障,包括如下子系统:A 财务管理子系统管理全校教师工资收入,学生每学期的缴费提供全校教师工资查询服务、学生查看自己每学期缴费服务以及教务处和学院领导及时了解学生已缴和欠缴情况。
B教案辅助管理子系统管理和提供与教案相关的所有服务,包括:为教务处提供:招生计划制定、学生注册、学籍管理、课程及教案计划管理、排课管理、选课管理、教案评价管理、成绩管理、考试管理和毕业管理的服务。
为校领导提供:每年招生情况、学生到校情况(注册、缴费>、学生毕业去向,及时掌握教师教案情况。
为教师提供:课表、上课学生、课室使用情况和学生对自己教案的评价等服务。
为学生提供:选课、课表、上课教师情况、评价教师、成绩查询、注册缴费查询等服务。
C办公自动化子系统为人事部门提供对教师的招聘、考核、评价、任免、薪酬等方面的管理。
为所有行政部门提供与本部门业务相关的事务管理,实现办公自动化。
D后勤管理子系统提供校园出入管理、宿舍出入管理、食堂货币电子化以及校园一卡通等业务。
信息交流是数字化校园的“软环境”。
主要包括数据获取、数据检索、数据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处理等方面。
如何从所提供的网络和信息服务中有效学习是数字化校园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其本质就是信息管理方式、沟通传播方式、存储处理等方式的数字化。
2.2 数字化校园的规划设计方案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系统而繁杂的工作,必须有个严密的规划设计。
设计方案分网络架设、构建平台、充实资源、提供服务四个步骤。
步骤一、网络架设校园骨干网使用千兆以太网,二级网络采用快速以太网技术,其中包括:①建设与完善覆盖整个校园的高速主干网。
⑦建设与完善办公室、实验室、教室、图书馆等办公场所的网络连接状况,形成一个结构合理、高速通畅的教案办公网络。
③建设与完善学生宿舍、教工宿舍的宽带接入网络,使所有教工、学生可以方便上网。
步骤二、构建平台建设一个支持全校教师、学生使用校园网及网上各种资源的应用环境。
校园网除了提供网页浏览外,包括对校内外的网站服务,如电子邮件、代理上网、BBS等服务。
通过校园网,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实现了校务公开,使得校务公开更为透明,校务管理更为便捷。
同时,我们根据需要对现有的系统进行扩充如下:①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鼓励学生自己购置计算机使用学校的网络及各种资源。
⑦配备供教师、学生使用的硬软件资源,包括多种服务器、系统软件等。
④建立足够数量的多媒体网络课室,配备网络接口、投影仪、扩音机等设备,以适应教师教案方式的变化。
④建立超级汁算机系统,为科研中的大规模计算创造条件。
⑤建立网络海量存储系统,为校园网用户提供存储服务。
⑥配备具有良好多媒体制作条件、支持课件开发使用的课件开发中心。
建立网络教案平台和远程教案系统。
建立网上教务管理系统、网上考试系统、网上智能答疑系统、网上备课系统、网.卜讨论系统。
开发、引进各种多媒体课件。
建立各种教育资源库、素材库、案例库、题库。
建立、发展网上实验室、虚拟实验窒,大力推动虚拟实验课件的开发与应用。
步骤三:充实资源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 TION>就是采用Internet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使校园内部工作人员方便陕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学校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个学校实现办公自动化的程度也是衡量其实现数字化管理的标准。
①办公自动化工程:统筹规划、开发以校园网、主服务器为支持环境的全校综合性的管理信息系统。
在各职能部门、院系建立管理信息分系统,支持内部事物处理和信息管理。
在学校主服务器建立综合信息服务系统,面对校内外、国内外提供信息服务。
⑦数字档案馆建设:主要包括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数据源定义标准化、技术规范标准化、信息化技术应用平台标准化和业务标准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