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物的抗病性类别有哪些?
1)寄主抗病性和非寄主抗病性
2)基因抗病性和生理抗病性
3)避病、耐病、抗病、抗再侵染
4)被动抗病性和主动抗病性
5)主效基因抗病性和微效基因抗病性
6)垂直抗病性和水平抗病性
2,侵染力的指标有哪几个
1)孢子萌发速度
2)定植速度
3)产孢速度
3,病原物侵袭手段有哪些?举例说明
1)机械伤害大麦网斑病、葡萄黑痘病
2)酶解
3)毒素黄曲霉毒素
4,毒素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1)对细胞膜的破坏
2)对线粒体的破坏
3)对叶绿体的破坏
4)影响DNA表达
5,致病毒素可分为哪几种?
1)选择性毒素hv、hs、hmt
2)非选择性毒素黑斑毒素
6,生长调节性物质有哪几种?作用各是什么?
1)生长素低浓度促进植物生根、发芽,高浓度抑制
2)赤霉素保花保果、打破休眠、治疗病害
3)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组织培养,促进器官形成
4)乙烯抑制生长,促进果实成熟。
去雄催熟保花提高作物品质
7,植物病原菌生理小种鉴定的原理及程序是什么?
原理:根据供试菌系在寄主上的感抗反应来鉴别小众的类型
1)病叶采集
2)菌种繁殖
3)接种鉴别寄主
4)发病调查记载
5)小种和新小种的确定
8,柯赫氏法则包括什么容?
1)这种微生物的的发生往往与某种病害有联系,发生这种病害往往就有这种微生物存
在
2)从病组织上可以分离得到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并且可以在各种培养基上研究它的
性状
3)将培养的菌种接种到健全的寄主上能又发出与原来相同的病害
4)从接种后发病的寄主上能再分离培养得到相同的微生物
9,症状的类型?
1)典型症状
2)综合症
3)并发症
4)隐症现象
10,病害发生后光合作用的变化?
1)光合速率,降低
2)叶绿体功能,数量减少、形态和大小改变、片层损伤、体膜跑囊化、叶绿体核糖体
含量下降。
3)光化学反应,活性降低
4)二氧化碳吸收量,降低
5)光合碳同化,速率降低
6)光合产物积累及运输,受阻
11,病害发生后核酸和蛋白质的变化?
核酸:
1)病原真菌:侵染前期,叶肉组织RNA含量增加,侵染中后期,RNA含量下降。
DNA含量变化较小
2)病毒TMV:病毒侵染后,由于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寄主体病毒RNA增多,寄主RNA
合成受到抑制
3)细菌:在冠瘿土壤杆菌侵染引起的肿瘤组织中RNA含量显著增多
蛋白质:
1)病原真菌:受侵染早期,病株总氮量和蛋白质含量增高;侵染中后期,蛋白质水解
酶增多,蛋白质含量下降,总氮量上升,但游离的氨基酸增多
2)病毒:被病毒侵染后常导致寄主蛋白的变相合成,以满足病毒外壳蛋白大量合成的
需要
3)细菌:受侵染后,抗病寄主和感病寄主中蛋白质的合成能力有明显冲突
12,病害发生后水分生理的变化有哪些?
1)病株出现缺水症状
2)病株叶片蒸腾作用的变化:提高或降低
3)病株体水分运输的变化:根系吸水能力降低和导流液上升受阻
13,抗病鉴定的基本要什么?
1)目标明确
2)结果正确
3)全面衡量
4)经济快速
5)实行标准化
6)实行联合鉴定
14,田间抗病鉴定的优点有哪些?
1)能在群体和个体两个层次认识抗病性
2)可揭示植株各发育阶段的抗病性水平变化
3)能较全面的发映出抗病类型和水平
4)鉴定结果能代表品种在实际生产中的实际表现
15,保护植物抗病性的策略有哪些?
1)利用遗传多样性来控制病菌的变异
2)综合利用主效基因抗病性和微效基因抗病性
3)应用栽培措施提高植物抗病性
4)狠抓病菌变异的重要环节
16,提高植物抗病性的主要途径?
1)扩大和丰富植物的抗病种质资源
2)加强选种和抗病良种的繁育,提高品种的种性和抗病性
3)用用栽培措施提高植物抗病性
4)化学措施
5)生物措施
17,抗病种质资源类型有哪些?
1)地方品种
2)改良品种
3)近源植物
4)抗病中间材料
18,抗病种质资源的搜集措施?
1)作物的原产地
2)植物和病原物共同起源的地方
3)栽培作物的野生近源种类
4)植物病害常年流行的地区
19,新小种出现和流行的条件有哪些?
1)变异速度
2)病菌群体大小
3)病菌的发育循环和病害流行规律
4)生产上的品种和布局
5)影响菌类积累的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
6)适合度
20,病菌的变异途径有哪些?
1)有性杂交
a)小种自交
b)小种间自交
c)专化型间杂交
d)属,种间杂交
2)突变
a)自发
b)诱导
c)基因
d)染色体变异
3)异核现象
4)准性生殖
5)适应性变异
21,植物的抗病性机制有哪些?
1)被动抗病性
i.物理被动抗病性
a)表皮、蜡质层、角质层
b)植物表皮层细胞壁发生钙化或硅化作用
c)气孔的结构、数量以及开闭习性。
也可以阻挡从气孔侵入的病原物
d)皮孔、水孔、蜜腺等自然孔口的形态及结构特性也与抗侵入有关
e)木栓组织的细胞壁和细胞间隙充满了木栓质,构成了抵抗病原物入侵的化学和
物理屏障
f)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质,初生壁和次生壁都可积累木质素,从而阻止病原菌的扩
展。
g)植物细胞初生壁中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对一些穿透力弱的病原真菌也可成为
限制其侵染和定植的物理屏障
h)导管组织的结构特点,可能成为植物对维管束病害的抗病因素
ii.化学被动抗病性
a)天然抗菌性物质
b)抑制病原菌的某些酶的物质
c)缺乏病原物寄生和致病所必需的重要成分
2)主动抗病性
A.物理主动抗病性
a)木质化作用
b)木栓化
c)酚类化合物沉积
d)细胞壁类似物沉积
e)形成离层
f)形成愈伤组织
g)阻塞维管束
B.化学的主动抗病性
a)过敏性坏死反应
b)植物保卫素形成
c)植物对毒素的降解作用
d)病程相关蛋白
e)活性氧迸发
22,诱发抗病性特点有哪些?
a)激发的非专化性
b)表达的光谱性和系统性
c)需有一定的激发期
d)具有持效性
e)抗病性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
23,主效基因抗病性特点?
a)显隐性大多数为单基因显性
b)表型效应高抗或免疫
c)复等位性
d)不同位点抗病基因互作上位、互补、抑制、修饰
e)连锁
24,微效基因抗病性特点?
a)连续变异
b)遗传力子亲相似
c)超亲遗传
d)抗病性选择的遗传进度
e)复合杂交和随机杂交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