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及专项练习,推荐文档.doc

(完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及专项练习,推荐文档.doc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1、因数、倍数:①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②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③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

如15 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15。

2、数的整除特征整除数特征2 末尾是 0,2,4,6,83 各数位上数的和是 3 的倍数5 末尾是 0 或 52 和 5 个位上的数是 0例题: 1、从 0、4、5、8、9 中取出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①在能被 2 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②在能被 3 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③在能被 5 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2、在四位数 21□0 的方框中填入一个数,使它能同时被2、3、5 整除,最多能()种填法。

分别是。

3、质数和合数(1)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一个数,如果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③在 1,2,3⋯⋯自然数中,除了数以外都是合数。

()如④两个数的和是偶数。

()如(2)数× 数 =合数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数相乘得到,数相乘一定得合数。

(3)20 以内的数:有8 个( 2、3、5、7、11、13、17、19)100 以内的数有 25 个: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100 以内找数、合数的技巧:看是否是2、3、5、7、11、13⋯的倍数,是就是合数,不是的就是数。

4、最大、最小A 的最小因数是: 1;A 的最大因数是: A;A 的最小倍数是: A;最小的奇数是: 1;最小的偶数是: 0;最小的数是: 2;最小的合数是: 4最小的自然数是: 0;的两个数是2、3。

例:猜号0592-A B C D E F G提示: A—— 5 的最小倍数 B ——最小的自然数 C —— 5 的最大因数 D ——它既是 4 的倍数,又是 4 的因数 E ——它的所有因数是1,2,3,6F——它的所有因数是 1, 3G——它只有一个因数,个号就是附:判断(1)因 7×8=56,所以 56 是倍数, 7 和 8 是因数()因(2)1 是 1,2, 3,4, 5⋯的因数()(3)14 比 12 大,所以 14 的因数比 12 的因数多()(4)因 1.2 ÷0.6=2 ,所以 1.2 是 0.6 的倍数。

()因第二元需要背的:(1)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地按序找。

如: 18 的因数有 1,18,2, 9,3,6。

30的因数有1,30,2,15,3,10,5,6。

36的因数有 1,36,2,18,3,12,4,9,6。

(2)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如: 2 的倍数有 2,4,6,8⋯3的倍数有3,6,9,12⋯5的倍数有 5,10,15,20⋯(3)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

如15 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15。

(4)20 以内的数:有8 个( 2、3、5、7、11、13、17、19)(5)最大、最小。

a 的最小因数是 1;a 的最大因数是 a;a 的最小倍数是 a;最小的奇数是 1;最小的偶数是 0;最小的数是 2;最小的合数是 4 最小的自然数是 0;的两个数是 2、 3。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认识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例题:长方体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一个长方体(不含正方体)最多有 6 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 4 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 2 个面是正方形。

最多有 4 个面完全相同。

例题:用 6 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可以围成一个长方体(× )。

2、长方体、正方体有关棱长计算公式: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长 +宽+高)× 4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棱长× 12L=a×12正方体的棱长 =棱长总和÷ 12a=L÷12例题 1、如图,有一个长 5 分米、宽和高都是 3 分米的长方体硬纸箱,如果用绳子将箱子横着捆两道,长着捆一道,打结处共用 2 分米。

一共要用绳子多长?2、一盒饼干长20 厘米,宽 15 厘米,高 30 厘米,现在要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 +长×高 +宽×高)× 2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 (长×宽 +长×高 +宽×高)× 2-长×宽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高+宽×高)× 2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棱长× 6生活实际:油箱、罐头盒等都是 6 个面,游泳池、鱼缸等都只有 5 个面,水管、烟囱等都只有 4 个面。

注意 1:用刀分开物体时,每分一次增加两个面。

(表面积相应增加)例题:一根长方体木料,长 1.5 米,宽和厚都是 2 分米,把它锯成 4 段,表面积最少增加()平方分米.① 8②16③24④32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体积的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用字母表示为m3,dm3,cm3。

体积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1m3=1000dm31dm3=1000cm3 (3)长方体的体积 = 长×宽×高V=abh正方体的体积 = 棱长×棱长×棱长V=a ×a×a = a3长(正)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 h例题: 1、某纸盒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40 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合多少立方分米?2、长方体的长为12厘米,高为8厘米,阴影部分的两个面的面积和是200 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长方体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厘米,六个面中最大的面积是()平方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4、将一个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长方体,正方体和长方体(体积相等,表面积不相等).(4)底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横截面积相当于底面积,长相当于高)。

所以,长(正)方体的体积= 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 h例题: 1、表面积是 54 平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2、把一块棱长是 20 厘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底面积是 16 平方厘米的长方体钢材,长方体钢材长多少厘米?注意: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但体积不一定相等。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表面积扩大倍数的平方倍,体积就会扩大倍数的立方倍。

如长、宽、高各扩大 2 倍,表面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 4 倍,体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8 倍。

例题:正方体的棱长扩大 2 倍,则表面积扩大()倍,体积扩大()倍.①2②4③6④8(5)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m3=1000dm3 1dm3=1000cm3(6)容积和容积单位:例题 1、长方体的体积就是长方体的容积.()2、一个菜窖能容纳 6 立方米白菜,这个菜窖的()是6立方米.①体积②容积③表面积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用排水法求体积,形状规则的物体可以用公式直接求体积。

排水法的公式: V 物体 =V 现在- V 原来也可以V 物体 =S×(h 现在 - h 原来 )V 物体 = S×h 升高×进率(7)、【体积单位换算】大单位小单位÷进率小单位大单位注意:长方体与正方体关系把长方体或正方体截成若干个小长方体(或正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体积不变。

长度单位: 1 米=10 分米 =100 厘米 =1000 毫米(长度相邻单位进率10)面积单位: 1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0000 平方厘米(面积相邻单位进率100)体积单位: 1 立方米= 1000 立方分米= 1000000 立方厘米(体积相邻单位进率1000)容积单位: 1 升=1 立方分米 1 毫升 =1 立方厘米 1 升=1000 毫升(1 L = 1 dm3 1 ml = 1 cm3 1 L = 1000 ml )质量单位: 1 吨=1000 千克 1 千克 =1000 克人民币: 1 元=10 角 1 角=10 分 1 元=100 分第三单元需要背的:1、长方体、正方体有关棱长计算公式: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长 +宽+高)× 4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棱长× 12正方体的棱长 =棱长总和÷ 122、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 +长×高 +宽×高)× 2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 (长×高 +宽×高)× 2 + 长×宽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高+宽×高)× 2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棱长× 6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体积 = 长×宽×高V=abh正方体的体积 = 棱长×棱长×棱长V=a ×a×a = a3长(正)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 h4、排水法的公式: V 物体 =V 现在- V原来也可以V物体=S×(h现在- h原来)V物体 = S ×h 升高5、长度单位: 1 米 =10 分米 =100 厘米 =1000 毫米(长度相邻单位进率10)面积单位: 1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0000 平方厘米(面积相邻单位进率100)体积单位: 1 立方米= 1000 立方分米= 1000000 立方厘米(体积相邻单位进率1000)容积单位: 1 升=1 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1 L = 1 dm3 1 ml = 1 cm3 1 L = 1000 ml)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一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单位“ 1”: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 1 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也就是把什么平均分什么就是单位“1”。

)3、分数单位:把单位“ 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