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

《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

《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
ACCA1602 林逸涵201650080407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


读了之后,深深被毛主席的文笔所折服,全文层次分明,论点论据清晰,从中可以看出毛主席的思想先进性以及发展的前瞻性,这对我们国家形势走向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发表的这一年,中国正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状况当中,毛泽东结合当时国际与国内的环境提出要建立新经济、政治和文化相结合的新中国口号。

他利用篇幅不大的十五小节来论述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文化:在政治上,一方面强调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而当前中国正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

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二步,使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毫无疑义,我们这个新民民主主义制度是在无产阶级的导下,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来的,但是中国在整个新民民主主义制度期间不是一个阶级专政和一党独占政府机构的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中央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下,将这种新民民主主义的政治特色发挥的日臻至善,科学发展观中写道,现在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看了《新民主主义论》之后明白了在真正建立起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之前,是要根据国情、生产力的发展分成多个步骤时期的,所以在我们实现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之前,我们还有很长的艰苦的一段路要走,这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的努力才可以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
“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缘故。


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

我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国有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尤其在金融海啸频发的21世纪,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必要的措施,这也是令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未产生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样严重的后果的重要原因。

(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科学化,民主化和民族化的。

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

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

但是这种尊
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

对于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主要地不是要引导他们向后看,而是要引导他们向前看。

时代不同了,文化也会变,但是要有民族的根和魂,“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政治文化经济相辅相成,从这三个方面讨论新民主主义是全面的。

毛泽东,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骄傲,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在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中,毛泽东同志表现出了一个伟大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和接触高超的领导才能。

《新民主主义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壮丽历史画卷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毛泽东缜密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指出了与当前国情相吻合的具体预见性号召: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结合,就产生了新中国,即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为当时的发展作了一个很好的指引,并为今天的辉煌作了铺垫。

我到一个伟人的卓越成就不单凭其才能与知识,还应懂得联系实际,这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