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古诗词阅读课件语文版
初中语文古诗词阅读课件语文版
【本题分析】“一何”是“多么”的意思,联系具体诗句来看, 第一个“一何”突出风声的“盛”;第二个“一何”突出松枝 的“劲”。 答案: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 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
2.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频次:★★★★★
【解题技巧】体会诗词主旨的情感类试题可用以下四种方法思 考: (1)分析结句:分析诗人抒情、言志、阐理的关键句,一般 是诗词的最后两句或三句。 (2)寻找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凝练、最传神的字或词。理 解诗眼的含义是把握诗词主旨的捷径。 (3)理解形象:通过理解形象特点把握诗人情感。 (4)知人论诗:回顾作者生平及其诗词风格,结合作者生活 经历及诗词的写作背景分析。
2.体会主旨情感 诗词的主旨,主要分情感类和哲理类两种。以某种情感为
主旨的诗词,其情感有的委婉缠绵,有的激昂澎湃;有的沉郁, 有的张扬。情感的抒发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直抒胸臆,有的 借景抒情,含蓄委婉。
常见的诗词内容分类如下:
类别
特点
怀古诗
Hale Waihona Puke 缅怀古人古迹; 借昔盛讽今衰
情 感 写景诗 类
白描衬托; 借景抒情
2.景中有情。古人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情哀则景哀, 情乐则景乐。”诗中所绘之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频次:★★★★★
【解题技巧】赏析诗词语言要具体题型具体对待。 (1)品悟炼字类:
(2)佳句赏析类:①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 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 的生动形象等;②答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或蕴涵怎样 的哲理。
2.鉴赏表达技巧
常用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对偶、比兴、夸张等
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对 比映衬等
表达方式 描写、议论、抒情
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
【典例二】(2012·南充中考)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第一章 古诗词阅读
概念 分类 特点
是指以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典诗歌 诗 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绝句、律诗) 词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曲 分为小令和套数
韵律要求严格、语言凝练、情感充沛、意象丰富
形象意境、主旨情感 1.把握形象、意境 形象主要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即诗词 中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意境,是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包括诗词所绘 之景、诗人所抒之情、诗句营造之境三个方面。
中考频次:★★★
【解题技巧】赏析表达技巧可采用以下格式:
【本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作者的情感。本诗借 松柏来表达情感,是一种象征的手法。结合松柏不畏严寒,高 洁坚贞的本性和诗歌的题目回答第二问。
答案: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 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 不屈的人。(意近即可)
格调昂扬 战争诗 多含“塞”“征”
主旨
悲叹壮志难酬 抨击社会现实 同情人民疾苦 钟情归隐田园 热爱祖国河山 表达高洁品质 渴望建功立业 抒写征战惨烈 痛表山河沦丧
类别
特点
行旅诗 情
触景生情 思乡怀人
感
类
送别诗
设酒折柳 多带“送”“别”
哲 理 咏物诗 类
由物到人 托物言志
主旨
旅人羁旅之愁 游子思乡之情 征人念家之痛 写依恋与不舍 表安慰与祝福 陈担忧与思念 表达高洁志向 展示生活思考 评价世态人情
【典例一】(2012·丽水中考) 过湖 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1.诗中有画。 发挥想象,完成《过湖》由诗句到画面的转换。 初春时节,诗人乘一小舟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和风携 来花香,梅花悄然飘落。抬头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分析】可根据上一题展示的画面体会诗中景物的特点 ——和谐、美好,可谓“乐景”,因此,诗人的情感也是 “乐”的。 答案:表达了诗人愉悦、快乐的感情。
语言特色、写作技巧 1.品析语言特色 诗词语言具有精练、生动、形象的特点。常见的语言风格 有:朴素、绮丽、清新、沉郁、豪放、活泼、直白、含蓄、婉 约、恬淡等。 品析诗词语言主要有两个角度:锤炼字词和佳句赏析。 (1)锤炼字词:关注动词、修饰词、叠词、色彩词。 (2)佳句赏析:着眼于诗句所展现的独特意境、蕴涵的 哲理情感,有时也要求分析其语言技巧。
中考频次:★★★★
【解题技巧】把握诗歌形象的思路如下: 展现诗歌意境的步骤如下:
【本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前 两句诗展现的画面题干已给出,需要先理解后两句诗的字面意 思,然后充分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诗句展现的画面。 答案:远处群山若隐若现,像画轴般横在天地间;忽有白鸥翩 翩飞来,给人带来吟诗的雅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