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教材梳理

最新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教材梳理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升华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1.兴起的原因(1)阶级矛盾的激化:鸦片战争以后,毒品走私更加猖獗,白银外流和银贵钱贱的问题继续恶化。

农民“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赋税负担增加一倍以上,以致“民怨沸腾,激成事变”。

(2)民族矛盾的激化: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加紧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2.组织酝酿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决心借助上帝权威,宣传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

(1)目的:宣传拜上帝教,推翻清朝统治。

(2)特点: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

(3)著作及内容:《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中指出,“皇上帝”是唯一“真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天”,人们都是“上帝”即“天”的“赤子”,人人平等,都是兄弟姐妹。

清朝最高统治者是“阎罗妖”,号召人们起来“共击灭之”。

(4)意义:洪秀全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宗教的理论表述出来,对广大劳动人民产生了很大的号召力。

3.兴起(1)金田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军队称“太平军”,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

不久,洪秀全称“天王”,率军北上。

(2)永安建制:1851年9月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建立政权。

永安建制既是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又为太平天国战争的迅猛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发展(1)北上进军:1852年,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冯云山、萧朝贵先后捐躯。

太平军连战连捷,队伍不断扩大。

(2)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政权对峙。

5.全盛1853年太平军进驻天京后,采取了三大军事行动:北伐、西征、东征,到1856年进入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1)北伐①目的:为推翻清政府。

②经过:1853年,林凤祥、李开芳率军北上,攻到天津郊区,京师震动,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兵围攻太平军。

③结果:由于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北伐军浴血奋战两年,全部壮烈牺牲。

④意义:北伐虽然失败了,但它深入清朝统治中心地区,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太平天国军事上全盛时期的到来,也有北伐军壮士的一份功劳。

(2)西征:巩固了天京大本营。

因为天京居于长江下游,“自古平江南之策,必据上游之势,建瓴而下,乃能成功”。

当初太平军之所以能攻占天京,正是由于先攻取了长江中游的武昌、安庆、九江等重要城市,然后顺江而下,占领天京。

因此,太平天国领导人深知天京上游地区的重要性。

(3)东征:为了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

早在南宋时期就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谚语,因此对江浙一带的争夺和经营直接影响着太平天国能否继续发展。

要点提示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国颁布了它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1)主要内容:“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在生产资料上主张平分土地;在分配制度上主张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在社会关系上主张人人平等。

(2)目标: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评价①革命性:首先,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的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了系统的革命纲领,成为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其次,它冲击了封建礼教,如“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实质上就是提倡男女平等。

②空想性:首先,平分土地在当时的社会无法实现,只是小生产者的一种迫切愿望。

1854年,太平天国规定“照旧交粮纳税”,事实上承认了地主土地私有。

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调动其积极性,所以无法实现。

再次,社会关系上的人人平等,随着太平天国政权逐步封建化和等级制度的建立,也化为泡影。

③落后性:此纲领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4)产生的根源①社会根源:鸦片战争后,人民深受双重压迫,广大农民无地少地,负担沉重。

②历史根源:“等贵贱,均贫富”一直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奋斗目标。

③阶级根源:农民不代表先进生产力,其纲领只能反映其迫切的现实愿望,追求平等、平均和小私有制基础上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2.《资政新篇》1856年,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的天京变乱,严重削弱了太平军的自身力量,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为富国强兵和扭转形势,1859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作为改革内政的新方案。

(1)主要内容:政治上主张法治、民主;经济上提倡发展工商业,重视科技;文教上提倡新式学校和西方科技;外交上主张开放和独立自主。

因此,总体上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2)社会根源①天国政权当时全面衰退,急需改革内政,扭转形势。

②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潮流。

③洪仁玕在香港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资本主义有了具体的了解和接触,为其思想提供了基础。

(3)评价①革命性:集中体现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太平天国政权,进行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②进步性: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

③空想性:一方面没有涉及农民最迫切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任何作用,缺乏实行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另一方面迫于军事斗争紧张的形势,也无法实施。

难点剖析太平天国提出的革命纲领主张,不仅否定了现存的统治秩序,不仅打乱了清朝的政治经济秩序,而且从理论上彻底否定了几千年的封建君臣等级道德理论,对封建统治而言,可谓“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

从这个意义上说,太平天国达到数千年反封建的高峰。

它借用西方宗教组织群众,彻底否定传统思想道德;它借满汉矛盾反清。

这些说明它没有先进科学理论组织反封建活动,必然会限制和削弱反封建的功绩。

要点提示《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1.天京变乱和重建领导核心(1)天京变乱(1856年秋)①原因: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进取心减退,腐化作风增长;封建等级制代替了平等平均思想;领导人争权夺势。

②概况:因洪杨矛盾而引发,继而韦昌辉杀杨秀清,接着韦昌辉被处决,最后以石达开出走告终。

③影响:造成“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革命力量严重削弱。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军事上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深化升华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来认识是理解天京变乱原因的关键。

天京变乱的结果是导致太平天国的“政治危机”“军事危机”“信仰危机”和“人才危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此后,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转入后期的防御战。

(2)重建领导核心:1858年,洪秀全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为英王、忠王;册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全国朝政。

2.后期防御战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联合攻破江北大营,随后取得三河镇大捷。

1860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攻破江南大营。

1861年安庆保卫战失败,安庆失陷。

1862年开始了天京保卫战。

3.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要点提示天京保卫战面对的中外反动势力力量强大,尽管太平天国将士顽强抵抗,但天京陷落,它标志着太平天国的最终失败。

深化升华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显示了农民革命的伟大力量。

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以及运动后期遇到了以往农民起义从没遇到过的新情况——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这场持续14年之久的革命运动终于失败了。

它的失败说明,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问题·思路·探究问题《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作为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两者有何主要区别?思路:本题主要是考查两个文件的对比,可以从背景、主张、群众基础、时代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

探究:(1)产生的背景不同:前者颁布于太平天国强盛时期;后者提出于太平天国衰落时期。

(2)社会主张不同:前者企图在小生产者的自然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后者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即一个主张消灭私有制,一个主张发展私有制。

(3)群众基础不同:前者满足了农民的利益要求,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后者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不可能得到农民的拥护。

(4)作用不同:前者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后者没能付诸实施,对太平天国的斗争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

(5)反映了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后者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堪称第一个近代化纲领。

典题·热题·新题例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广西等地连年灾荒 B.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C.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 D.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发生时,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仍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答案:C误区警示除太平天国运动之外,近现代史上的其他农民运动都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激化造成的。

例2.《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产品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解析:A、C、D三项都是进步性的表现,题干所要求的绝对平均主义是局限性的表现,故B项符合要求。

答案:B例3.太平天国运动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A.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与崩溃B.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C.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解析:本题的四个选项都是历史功绩的表现,题干所要求的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反封建。

答案: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