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1.2 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与痛风症

9.1.2 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与痛风症

9.1.2 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与痛风症Catabolism of Purine Nucleotides and Gout
目录
目录
目录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终产物是尿酸
1.核苷酸核苷
核苷酸酶
Pi 2.核苷1-磷酸核糖+ 碱基
3.嘌呤碱氧化成尿酸核苷磷酸化酶目录
嘌呤碱的最终
代谢产物(尿
酸的水溶性差)
AMP GMP H (次黄嘌呤)
G X
(黄嘌呤)黄嘌呤
氧化酶
目录尿酸是人体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水溶性较差,而肾是尿酸及其盐的排泄器官。

当某些因素导致血中尿酸升高,出现高尿酸血症。

若高尿酸血症持续存在,尿酸就会以单尿酸盐结晶沉积下来,当血尿酸浓度超过8mg/100ml 时,尿酸盐晶体即可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软骨及肾等处,形成痛风石,从而导致关节炎(称为痛风性关节炎),也可导致尿路结石及肾疾病。

尿酸沉积引起疼痛称为痛风症(gout )。

目录
Gout with tophus (痛风石)formation in the index and little fingers
痛风是一种由嘌呤代谢异常导致的炎性疾病。

临床上根据病因不同,将其分为继发性痛风和原发性痛风。

继发性痛风是指患者存在某些基础疾病,导致高尿酸血症,进而导致痛风。

如果找不到这些基础疾病,患者出现痛风,我们就称为是原发性痛风。

原发性痛风可能与嘌呤核苷酸代谢酶的缺陷有关。

目录
痛风症可能是一种多基因病
该病发病有家族遗传倾向,可能涉及HGPRT、PRPP激酶、谷氨酰胺PRPP酰胺
基转移酶(GPAT)、葡萄糖-6-磷酸酶(G6PC)、
黄嘌呤脱氢酶(XDH)。

目录
HGPRT有部分缺陷时,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障碍,产生的IMP、GMP、GDP减少,
对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中关键酶的反馈
抑制减弱,导致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增多。

葡糖-6-磷酸酶缺陷时,G-6-P转化成葡萄糖
过程受阻,G-6-P转向磷酸戊糖途径生成过
多的5-磷酸核糖,它是生成PRPP的原料。

大部分病人的高尿酸血症是肾尿酸排泄减少
所至,只有10%的患者是尿酸生成过多。

目录
痛风的治疗原则:
控制急性发作、预防后期慢性发作、预防并发症。

等急性期过渡到慢性期时,
患者的尿酸水平较高,此时
要进行降尿酸治疗。

常用药
物有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
如别嘌呤醇和非布司他(显
示图5),或促进尿酸排泄
的药物,如苯溴马隆或者丙
磺酸这类的药物。

目录
目录 鸟嘌呤
次黄嘌呤黄嘌呤尿酸
黄嘌呤氧化酶别嘌呤醇
临床上用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症有一定疗效
目录
别嘌呤醇+ PRPP
别嘌呤核苷酸(similar to IMP)
嘌呤核苷酸合成下降
药物的副作用:
别嘌呤醇:肝、肾毒性,急性的过敏反应(坏死性皮炎,死亡)。

别嘌呤醇的这种严重副作用和HLA-B*5801的一个位点有关系
非布司他:有一定的肝毒性,对肾脏较安全
药物的剂量使用非常重要,要慎用,遵医嘱。

目录
痛风的一般治疗:
健康宣教:控制饮食(以低嘌呤为主),戒酒,建议患者用点小苏打片或苏打水,帮助
尿酸盐能够从碱化尿液中大量地排泄出去;
同时要多喝水,促进尿酸的排泄,另外要保
护关节,防止关节损伤。

目录
对于慢性的痛风,持续反复发作会形成痛风石,如痛风石非常大、范围非常广,有时还
会破溃,此时内科治疗已难以解决,要采用
手术切除的办法进行治疗。

目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