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_规章制度
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予以赔偿后,可以向有关责任人员追偿。
第二十八条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学生的行为侵害学校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组织、个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成年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第二十九条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经调解形成的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应当由学校负担的赔偿金,学校应当负责筹措;学校无力完全筹措的,由学校的主管部门或者举办者协助筹措。
第三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举办者有条件的,可以通过设立学生伤害赔偿准备金等多种形式,依法筹措伤害赔偿金。
第三十一条学校有条件的,应当依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参加学校责任保险。
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鼓励中小学参加学校责任保险。
提倡学生自愿参加意外伤害保险。
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学校可以为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创造便利条件,但不得从中收取任何费用。
第五章事故责任者的处理
第三十二条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负有责任且情节严重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对学校的直接负责的
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有关责任人的行为触犯刑律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学校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整顿;对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第三十四条教育行政部门未履行相应职责,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负有责任的,由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有关责任人的行为触犯刑律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违反学校纪律,对造成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学生,学校可以给予相应的处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受伤害学生的监护人、亲属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者侵犯学校、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的,学校应当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造成损失的,可以依法要求赔偿。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七条本办法所称学校,是指国家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的中小学(含特殊教育学校)、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
本办法所称学生是指在上述学校中全日制就读的受教育者。
第三十八条幼儿园发生的幼儿伤害事故,应当根据幼儿为完全无行为能力人的特点,参照本办法处理。
第三十九条其他教育机构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参照
本办法处理。
在学校注册的其他受教育者在学校管理范围内发生的伤害事故,参照本办法处理。
第四十条本办法自2002年9月1日起实施,原国家教委、教育部颁布的与学生人身安全事故处理有关的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
在本办法实施之前已处理完毕的学生伤害事故不再重新处理。
学生上下楼梯安全管理制度【2015-2016】4 潞城市黄牛蹄中学校
2015-2016学年学生上下楼梯安全管理
制度
为切实加强学生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在校上下楼梯安全,严防因拥挤而发生挤压、踩踏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培养学生文明上下楼梯的行为习惯,进一步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现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非集中上下楼梯的基本规范
(1)遵守公共秩序,上下楼道应文明、谦让、有序,要安静、慢行、靠右走,注意礼让,不得起哄拥挤,高声喧哗或突然性地发出尖叫,不准追逐打闹或跑着上下楼梯,不得相互推拉等不安全行为。
(2)在楼梯和楼道内走动时最多准许2人并排同行,坚决禁止3人及以上并排在楼梯和楼道内通行。
(3)遇到紧急情况,冷静对待,按照正确的逃生方式走规定的路线迅速下楼。
2.集中上下楼梯时的基本规范
(1)参加室外集体活动(课间操、集会等)或放学等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出教室排好队伍,向就近楼道安静整齐下楼。
(2)下楼队伍必须有教师带领下楼,队伍的前
中后必须有班内的具体干部维持秩序,确保队伍始终两列,安静有序下楼。
(3)列队下楼梯必须走规定的楼梯,在遇到前方有列队下楼的学生时应主动等候。
学生在集体上下楼梯时,个人不得擅自停下来做其他的事(如弯腰捡拾地上的东西和系鞋带等),不准推挤同学,以便防止造成楼道交通阻塞。
(4)上楼的学生应让下楼的队伍或学生先行,个人下楼的学生应让集体下楼的队伍先行。
集会、做操等活动结束时,各班应按顺序,依次退场,有秩序进入教学楼,做到队列不交叉,不拥挤,不打闹,不起哄。
在短时间内若再次下楼时,要等全部班
级都已经到班才可以按要求下楼,绝对禁止一部分班级的学生上楼,一部分班级的学生集体下楼的情况发生(一年级课间操结束后,学生去厕所时要等全本楼道学生都进去之后再出来去厕所)。
(5)集中上下楼梯时段,全体同学必须服从年级组长、班主任或楼层护理教师的具体指挥。
(6)值周行政干部和值周老师在学校集会、做操等时段,必须在学生上操或集会时提前在教学楼的楼梯口值勤,在学生上、下操或集会时对学生的上、下楼的队伍进行疏导,及时处理或规范学生的不安全
行为。
(7)所有任课老师一经发现楼道拥挤现象,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疏导,并第一时间内打电话报告学校领导,紧急情况下启动安全应急预案,按学校制定的紧急疏散方案路线撤离,有组织有秩序地撤出教室,到校园安全地带,不准擅自一窝蜂冲出教室。
(8)班主任要定期对学生进行上下楼梯的安全教育,组织学习学校相关规定。
(9)值周行政干部要做好日常的巡查工作,认真履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