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解读众所周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两亿多名在校学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社会群体。
近年来,在校学生伤亡事故屡屡发生,由此而引发的纠纷案及其索赔数额也与日俱增。
学生伤害事故不仅给学生本人及家长带来终身的不幸和痛苦,而且给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造成管理上的困惑和不安。
如果用“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来形容着泪事故的发生,用“焦头烂额、疲于应付”来形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用“痛不欲生、悲愤难容”来形容那些受害学生家长,用“提心吊胆、杯弓蛇影”来形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恰如其分。
面对“防不胜防”的这类事故,不少学校感到“管不胜管、赔不胜赔”,迫于无奈,采取一些诸如取消有危险性的活动内容,对学生在校活动范围严格限制等被动、消极的措施。
为了切实保护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明确学校、学生应履行的责任,达到既保护在校学生不受伤害,又维护好学校的合法权益、促进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目的,近年来,教育部已经相继颁布了10多项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政策、规定。
教育部最近发布的第12号教育部令,颁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做出了具体规范。
该《办法》自2002年9月1日起实施。
《办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界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办法》具体规定了学校不必承担责任的六种情况下的学生伤害事故;《办法》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该承担责任的十二种情况下的学生伤害事故。
今天,我们就《办法》中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责任的12种情况”、“学校不承担责任的4种情况”、“学校无法律责任的6种情况”以及“学生或监护人应承担的责任”四方面与各位家长进行探讨。
一、学校应当依法承担责任的12种情形(一)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二)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的;(三)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的;(四)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末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且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五)学校知道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患有不适宜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疾病,但未采取必要措施的;(六)学校违反有关规定,组织或者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参加的劳动、体育运动或者其他活动的;(七)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八)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九)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十)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十一)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学校发现或者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而发生伤害的;)学校有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情形的。
(十二二、学校无法律责任的6种情况《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一)地震、雷击、台风、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二)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发性侵害造成的;(三)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者难于知道的;(四)学生自杀、自伤的;我国现有2亿多大中小在校学生,据统计,每年非正常死亡的大中小学生近20000人平均第天死亡40—50人,数目相当惊人。
我省1---10月份死亡24人。
其中7人自杀。
我这里有这样一个案例:1990年4月20日,某中学举行期中考试,在下午的语文考试中,初二学生王某违反考试纪律,在试卷中夹带纸条,被监考的李老师发现。
李老师当场把该生的试卷撕碎,并送他去校长室处理,学校通过广播对王某进行了通报批评。
该生回家后,一时想不开,喝农药自杀身亡。
第二天一早,王某家长把尸体抬到学校,要求学校赔他孩子的性命,并把李老师毒打一顿。
后由派出所出面,让家长把尸体抬走,学校才得以正常上课。
学校对于学生王某的死亡不负任何责任。
王某家长把尸体抬到学校,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造成了极坏影响,受到记过处分并赔偿李老师的全部医药费。
本案属于学生自尊心极强,心理承受能力太低,不堪忍受学校处分而导致的一起意外死亡事故。
在整个事故过程中,学校和李老师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呢,根据我国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承担民事责任一般需要具备四个条件:1、行为的违法性2、损害事实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必存在的因果关系4、行为人有过错。
结合《教育法》第二十八条第四款之规定“学校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何处份”和《教师法》第八条第五款之规定“教师有义务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我们可分析得出,在整个事件的处理中,学校和李老师都是在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
学生王某考试作弊,李老师予以制止,正是在履行《教育法》中的义务,二学校对其进行的通报批评的处分也是依法行使自己的管理权利,因此不属于违法行为。
学校和李老师对王某的死不承担民事责任。
王某家长把其子的死归咎于学校的处分和李老师的行为上,抬着尸体到学校,并且毒打李老师,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伤害了李老师的身心健康。
根据《教育法》第72条规定“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王某家长的行为已构成违法,并且造成的损害事实客观、详实。
但考虑到其情节不太严重,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给与记过处分,并令其承担李老师的全部医药费。
不过,也有必要指出,虽然学校和教师实施的行为不无违法,在法律上也不应该承担民事责任,但他们却忽视了对该生的耐心教育,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一个值得关注的教育问题。
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学校和教师在这种情况采取较合适的方法,如把学生个别叫出教室个别批评,而不再课堂上当场撕卷,以适当照顾学生的情面,这样也许可避免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的学生走向极端。
(五)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某学校体育课上举行的一场足球比赛,守门员王某扑到地上救球,被疾驰而来的李某一脚踢在眼上,造成眼角膜受伤,造成经济损失2000多元,在此案件中,王某的受伤是不可预见的,医药费应由李某的监护人承担,学校没有法律责任,)(六)其他意外因素造成的。
三、学校不承担责任的4种情况《办法》第十三条规定: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
(一)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二)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学生明知不请假不能离开学校,而自己擅自外出,发生一切事故,学校不承担法律责任。
)(三)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每一次放长假之前,学校都要举行安全知识讲座,签订安全公约,保证每一位学生高高兴兴放假,平平安安返校。
我们希望家长能配合我们的工作,做好学生节假日的安全教育工作)(四)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
四、学生或监护人应承担的责任首先我们来明确什么是监护,监护是民法中一种重要的民事法律关系,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的人身、财产权益依法实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关系。
法定的监护关系是以亲权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法律关系。
监护人一般由(1)父母(2)祖父母、外祖父母(3)兄、姐(4)其他亲属、朋友愿意做监护人的,必须经未成年人父母单位或者驻地居委会、村委在近亲属中指定。
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法院裁决。
监护人的职责有以下五条:1、保护被监护人的生命健康不受侵犯2、抚养、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3、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4、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5、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教育;在被监护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
学校对学生负有教育、管理、保护责任,而不是监护人。
由于生活监护人过错而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应依法承担责任:1、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纪律,实施按期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原告巫正声是西城小学五年级学生。
1988年9月14日,课间休息时,巫正声与同学张文斌(11岁)进行追逐游戏,巫正声在前奔跑,张文斌在后追赶,巫见张将要追上,就向阅览室跑去,巫猛推阅览室门时,将门上的玻璃推破,巫的右手和手臂被玻璃划破,经医院治疗后,右手食指部位的筋划断,右手食指丧失功能。
原告的父亲以孩子在校读书期间,学校管理、监护不周,门窗设备简陋,而致学生受伤为由,要求学校赔偿部分经济损失。
学校辩称:课间休息时间,学生自由活动,学生间进行追逐是正常情况;学校阅览室门上的玻璃完好无损,也不存在设备简陋问题。
拒绝巫正声因伤造成的经济损失。
双方协商不成,原告诉致人民法院,法院在审理过程中,经调查核实,不能认定门窗设备简陋而致学生受伤的事实,判决学校对巫正声因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没有赔偿责任。
本案例中,原告巫正声追逐游戏时,猛推阅览室门上玻璃受伤,经法院调查核实,不能认定门窗设备简陋而致学生受伤的事实,可见其受损害的原因是自身的疏忽大意造成的,学校教师在学生课间休息时,确应注意学生的安全,但这种注意是一种宏观监管,教师不可能看管每一个自由活动的学生。
学生之间追逐游戏是一种活动形式,而巫正声在游戏时不注意猛推玻璃,属偶发事件,教师不可能预见,因此原告的“学校管理、监护不周而致学生受伤”理由不能成立。
学校的行为无过错,就不能承担民事法律责任,法院的判决是合理的。
张文斌作为本案第三人,虽有追逐巫的行为,但这不构成巫受伤的原因,虽然也不应负法律责任,巫的损失应由起监护人承担。
当然,学校也应教育学生在活动时注意自身安全。
2、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3、学生或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某中学1989年10月的一天,体育教师穆×组织高一一班的学生进行400米跑测验,准备活动昨做完以后,测验开始,该班学生张×在临近终点时忽然倒地,昏迷不醒,穆×马上组织学生张×去医院抢救,但到医院后,经医学检查,张×已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