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底栖生物

底栖生物

底栖生物
一、填空题
1.底栖动物是指栖息生活在水体底部淤泥内或石块、砾石的表面或其间隙中,以及附着在的、肉眼可见的。

2.底栖动物包括水生昆虫、软体动物、水栖寡毛类、、和等大类。

3.在进行颤蚓类种的鉴别时,需要观察成熟的,故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

4.底栖动物标本一般用或固定,或采用混合固定液,可以长期保存。

5.在采集底栖动物样品时,定性采样常用的工具是,定量采样常用的工具是和。

二、判断题
1.生物监测采集底栖动物时,人工基质篮式采样器广泛适用于采集较坚硬的底质和淤泥底质,多用于湖泊、水库及底质非砾石且较松软、水流较缓的河流。

( ) 2.一般正常情况下,比较清洁的水体中分布的底栖动物种类多、个体数量相对少,污染水体(严重污染除外)中分布的底栖动物种类少、个体数量相对多。

( ) 3.底栖动物监测是河流和湖泊、水库水体生物监测的必测项目。

( )
4.在水体受到污染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变化,底栖动物与浮游生物都能敏感地反映这些变化,因此其群落结构的变化对侦察和评价污染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

( )
5.底栖动物包括大型无脊椎动物的众多门类,在环境监测时,所有物种均需鉴定到种。

( )
6.底栖动物种群和数量的变化可以稳定地反映水体环境质量状况,在计数底栖动物时,除个体较大的软体动物外,皆应在显微镜下按属或种计数,并按大类统计数量。

( )
三、选择题
1.一般认为底栖动物是体长超过2mm、不能通过目分样筛的水生生物。

( )
A.40 B.20 C. 100 D.200
2.具有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本身移动能力差,在未受到干扰的情况下,种群和群落结构是比较稳定的水生生物,是指。

( )
A.浮游植物 B.底栖动物 C.浮游动物 D。

原生动物
3.对底栖动物摇蚊幼虫的鉴定,需依据。

( )
A.成熟的生殖器官 B.口器的结构差异
C.幼虫的长度 D.幼虫的羽化时间
4.在监测底栖动物封胶制片时,需用到卑瑞斯胶,它搁置的时间是——。

( ) A.不能久放 B.没有关系 C。

越久越好 D.有确定的时间
5,底栖动物定量采样一般使用彼得逊采泥器,适用于采集淤泥底质和沙泥底质,采样面积通常为 m2。

( )
A. 1/4 B.1/8 C.1/16 D. 1/32
四、问答题
1.通过对水体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优势种类及有毒物质含量的监测,可反映水体污染状况,为什么?
2.摇蚊科幼虫应如何鉴定、制片和保存?
3.何为底栖动物?它们包括哪些门类?
4.从水底取得样品后,还需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得到每个样品中的大型无脊椎动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