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职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一卷一、单项选择Ⅰ(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点缀.(zhuì)尸骸.(hái)奖券.(juàn)聆.(líng)听B.愤懑.(mèn)伫.(zhù)立蹒.(pán)跚短暂.(zhàn)C.徘徊.(huái)宽宥.(yòu)嗥.(háo)叫皱褶.(zhě)D.遒.(qíu)劲栖.(qī)息婀娜.(nuó)颔.(hán)首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不可思议涌往直前投机取巧惹事生非B.名副其实众口烁金矫揉造作名列前矛C.好高鹜远通霄达旦人才辈出跌宕起伏D.莫名其妙咬文嚼字奋发图强委曲求全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①为了搞清事故的原因,公安部决定立案_______。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综合利用写出高________的作品来的。
③煤炭和石油都是现代工业所__________的燃料和原料。
A.侦察品味必需B.侦查品位必需C.侦查品位必须D.侦察品味必须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洛阳一场大火,309个生灵涂炭....,这一灾难震惊四方。
B.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C.你在外地工作二十多年,直到今年才回到家乡,享受到天伦之乐....。
D.蚯蚓断成两截,就成了两个生命,从此南辕北辙....,各奔东西。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难道能否认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吗?B.今年收的西瓜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C.战士们冒着滂沱大雨和泥泞的道路快速前进。
D.冬季贮存大白菜切忌不要放在露天,因为气温低,白菜容易受冻。
6.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荒草地不远,一条欢腾的小溪自上而下,汩汩流淌,溪水那边是一大片开阔地,_________,房顶上的烟囱正飘着轻烟。
①一片树林在开阔地上静静地站立②开阔地上有一片树林③十数棵树掩映着一座白色庭院④一座白色庭院掩映在十数棵树中⑤几间白房子坐落在庭院中间⑥院中有几间白房子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⑥D.①④⑤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高考之痛”,并非新症状。
上海、北京“痛”过,后来在单独命题中治好了伤疤。
现在南京又“痛”了,可是我们的教育部门难道没有智慧寻找到“去痛片”?B.鲁迅说他同瞿秋白的友情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C.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D.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已经无法弄清了。
8.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A.我年轻、旺盛的精力像风在吼,我热情、澎湃的生命似水在流。
(比拟)B.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呀!(反复)C.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比喻)D.孩子们的祝福是美好的,为什么我们不能以美好的心态来对待孩子们呢?(反问)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你走好,我留步..了。
”王大妈对客人说。
B.大家一致认为林亮同学的发言的确是抛砖引玉....,对我们启发很大。
C.先生过奖,在下..实不敢当。
D.张老师说:“同学们,谁有不懂得问题,欢迎垂问..。
”10.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左右欲刃.相如 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C.相如廷.叱之 D.乃使其从者衣.褐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
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夜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来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二、单项选择Ⅱ(每小题2分,共8分)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3一16题。
大量研究表明,人体健康状况或疾病状态作为“表型”,直接或间接地与基因相关。
疾病发生是基因作用和基因外作用的综合过程,致病因素通过一定途径作用于基因,而后产生基因后代谢过程改变、组织细胞的病理改变甚而行为的改变。
因此,疾病的基因机理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本质一环。
这就是近年来“基因病”概念被广泛接受的原因所在。
根据“基因病”概念,可将人类疾病分为三大类:即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和获得性基因病。
单基因病目前已发现五、六千种,其主要病因是在一个基因位点上存在缺陷的等位基因。
换言之,单基因病是由一个致病基因所引起。
这样的致病基因可以表现为显性遗传致病,也可以表现为隐性遗传致病。
如果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患病与否与性别有关。
多基因病的发生涉及众多基因的改变,这些基因改变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可能近乎等同,即所谓“多因微效”,也可能有主有次,为主者即所谓“主效基因”或“疾病易感基因”。
不论何种情况,上述各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相互作用(调节、补偿等),同时也受多种环境因素(如生活方式、习惯、饮食、饮食结构、年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等)的影响,因此这类疾病发生的基因机理是很复杂的,它已成为当前国际医学研究的前沿热点领域。
人类的许多常见病和危害严重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风湿病、关节炎、哮喘病、精神及神经性疾病等等皆属多基因病。
获得性基因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不会遗传,大多是病原微生物基因与人体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艾滋病、病毒根据“基因病”概念,可以有目的去寻找常见的重大疾病的致病基因或易感基因,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标靶,开发新的技术手段和药物。
为了进行这些工作,必须充分利用疾病家系、隔离群和染色体改变材料等“基因资源”,建立科学的分析方法。
13、关于“基因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基因病”概念的出现是因为人类的疾病都与基因直接有关。
B 根据“基因病”的概念,人类所得的病可以分为三种。
C 为了医治常见大病寻找其致病基因或易感基因,符合“基因病”的概念。
D 现在人们已经广泛接受了“基因病”的概念。
14、下面关于“单基因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引起单基因病的基因不一定都是显性遗传致病。
B 主要由在一个基因位点上存在缺陷的等位基因引起的疾病是单基因病。
C 人类患各种单基因病与否总是与性别有关。
D 单基因病不能等同于基因病,而仅仅是基因病的一种。
15、对划线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多因微效”是指致病基因的改变都是近乎等同的。
B、“上述各种基因”指的是“主效基因”或“疾病易感基因”。
C、“这类疾病”指的是多基因病。
D、“它”指的是多种环境因素。
16、下面对本文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基因病都是可以遗传的。
B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本质环节就是研究疾病的基因机理。
C 单基因病已经发现了五六千种,所以人类最容易患单基因病。
D 多基因病比别的基因病对人类的危害更严重。
三、单项选择Ⅲ(每小题2分,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7、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鼓瑟希B、莫春者C、异乎三子者之撰D、唯求则非邦也与18、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端.章甫B、鼓.瑟希C、风.乎舞雩D、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9、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舍.瑟而作。
放下B、何伤.乎伤害C、夫子哂.之微笑D、吾与.点也赞同20、与“异乎三子者之撰”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浴乎沂,风乎舞雩。
B、以吾一日长乎尔C、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D、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第二卷四、填空(每空1分,共6分)21.《项链》塑造了一个贪图虚荣、追求享乐主人公是:22.《我愿意是急流》作者是19世纪(国籍)伟大的革命诗人。
23.《卖白菜》的作者是。
24. ,。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诗经》五、应用文(4分)25.班级体育训练,老师请你去体育室领三个铅球,十根跳绳,体育室保管员要你写个领条,你是这样写的:六、现代文阅读(每题2分,共10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26——30题。
燕子席慕蓉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有一天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
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从头再来好好地唱了起来:“长亭外,古道边……”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
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这么多年竟然听错了,好可惜!”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间,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