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S231线邓州市刁河店至省界段公路改造工程厚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分项工程开工报告邓州市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二0一三年九月十五日5cm中粒式沥青砼下面层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省道S231线金孟线北起许昌禹州金坡南,至于邓州市与湖北交界,是河南省公路网中重要的一条干线公路。
省道S231线邓州市刁河店至省界段公路改造工程路线主线总体走向为东北-西南方向。
项目起自邓州城南刁河店,桩号(K256+314),沿老路向西南方向经南唐坡、陶营跨刁北干渠后下穿内邓高速(K261+380),继续沿老路向南过林扒跨排子河,终止于豫鄂两省交界的孟楼,桩号(K279+397),和湖北界道路顺接,全长23.083公里。
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防护及安全设施工程。
该工程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结构。
其中K256+314-K262+481 段:⑴起、终点及桥头顺坡段采用新建路面结构:采用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黏层沥青+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圭寸层+18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6cm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
⑵补强路面结构:采用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黏层沥青+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圭寸层+18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8cm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含2cm 调平层)+局部挖补老路23cm水泥稳定砂砾。
⑶老路面加宽部分采用新建路面结构:采用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黏层沥青+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圭寸层+18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6cm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20cm天然砂砾。
K262+481—K279+397 段:⑴桥头顺坡段采用新建路面结构:米用米用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黏层沥青+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圭寸层+18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6cm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
⑵补强路面结构:采用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黏层沥青+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封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含2cm调平层)+局部挖补老路23cm 水泥稳定砂砾。
⑶老路面加宽部分采用新建路面结构:采用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黏层沥青+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圭寸层+18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6cm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20cm天然砂砾。
主要工程数量:5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230000m2该结构层沥青用量4.5% ( ± 0.3 );最大干密度以每天的马歇尔试验密度为主,压实度不小于95%各项指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 2004的要求。
二、主要人员,机械设备材料情况1、主要人员:(1)项目经理:高敬科(2)项目副经理:王道伟(3)项目总工:雷新宇(4)技术负责人:袁朝峰(5)质检负责人:李传清(6)试验室负责人:梅富贵(7)施工负责人:周启青(8)安保负责人:胡显一2、机械情况:(1)沥青混合料拌和楼1座(2)摊铺机1(4)胶轮压路机(5 )自卸车辆20 辆(3)双钢轮压路机2(6)洒水车3(7)除尘机 2 台3、材料供应计划:在材料进场前,我标段质检人员同总监办中心试验室人员一同对所用的沥青、矿料进行了调查试验,经选择确定采用灵山出产的碎石及湍河天然砂,沥青采用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A-70,以上原材料经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施工技术规范规定。
目前所需各种规格的碎石、砂已基本备足,沥青油每天由2辆运输车运输,存入拌和站200T沥青罐,保证沥青供应4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将按下列步骤进行:①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该工程工地试验室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计算出了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配合成符合AC-20的矿料级配,进行了马歇尔试验,确定出各种矿料比例及最佳沥青用量,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②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从拌和机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材料取样进行筛分,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士0. 5%进行马歇尔试验。
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标准配合比作为生产上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
生产过程中,如遇进场材料发生变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
④沥青拌和厂建设情况:该工程沥青混合料拌和厂位于邓州市,目前一套3000型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良好,已准备施工。
拌和厂远离市区,运输条件良好,电力供应可靠,拌和厂内设置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的规定,各种矿料堆放整齐,并有标识牌,细集料设防雨顶棚。
三、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采用以下施工工艺流程进行: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拌和—,运输—,摊铺整型—.碾压——接缝处理——冷却——开放交通1)清理下承层:在铺筑沥青面层前应对下承层进行检查,对某些局部表面高低不平的进行处理,高的进行凿除,低的进行修补,必要时用沥青混合料找补,下承层已松散的重新补铺,铺筑前应保持下面层表面干燥、清洁和无任何松散的石料、灰尘与杂质,并经旁站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铺筑。
2)沥青混合料拌和:沥青混合料拌和采用3000型沥青拌和楼拌和,拌和楼装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温度的装置。
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拌和楼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应均一致,无花白、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
拌和厂设试验员2名,每班检查矿料级配及沥青含量及混合料出厂温度,取有代表性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各项指标检查,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控制在145 C一165 C 之间。
3)沥青混合料运输:热拌沥青混合料米用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车厢应清扫干净,为防止沥青与车厢粘结,车厢侧板和底板可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运输车应用蓬布覆盖,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运输时间短于0.5小时,也可不加覆盖。
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或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在等候卸料。
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4)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采用ABG423摊铺机进行摊铺,采用摊铺层前后保持相同的高差控制摊铺厚度,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不低于130 C,不超过160C,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实际的混合料类型、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等,由试铺试压方法确定。
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及路拱、横坡,并由使用的混合料总量与面积核算平均厚度,不符合要求时应根据铺筑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沥青混合料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
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机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层厚度、宽度确定,烫平板按所需厚度固定后,不得随意调整,摊铺混合料时不应用人工反复修整。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可在现场主管人员指导下进行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①横断面不符合要求②构造物接头部位缺料③摊铺带边缘缺料④表面明显不平整⑤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⑥摊铺机后有明显的拖痕。
5)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碾压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结果,沥青混合料压实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与21T轮胎压路机组合的方式,压路机的数量根据生产率决定,压实应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
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双钢轮压路机的初压速度宜为1. 5―― 2Km/h,复压宜为2. 5—— 3.5Km/h,终压宜为4—— 6Km/h。
初压应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并不得产生推移、发裂,碾压温度为110 ―― 140 C,不低于110C,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
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 轮宽,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压完全幅为一遍。
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复压应紧接在初压后进行,宜采用21T的轮胎压路机,碾压遍数应经试压确定,不宜少于4—6遍,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显著轮迹。
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路面压实成型的终了温度不低于70 C,压路机的碾压长度以与摊铺速度平衡为原则选定,并保持大体稳定。
压路机每次由两端折回时应阶梯形的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
6)接缝处理:在施工缝及构造物两端的连接处必须仔细操作,保证紧密、平顺。
碾压时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10—15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面10—15cm,充分将接缝压实紧密,接缝宜采用垂直的平接缝,应做到紧密粘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
7)开放交通: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 C后,方可开放交通。
四、沥青路面施工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1)沥青混合料的矿料质量及矿料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沥青材料及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每日应做抽提实验及马歇尔稳定度实验。
3)严格控制各种矿料和沥青用量及各种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
4 )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
5)下承层表面干燥、清洁、无浮土、其平整度和路拱应符合要求。
6)摊铺时应严格掌握摊铺厚度和平整度,避免矿料离析,要注意控制摊铺和碾压温度,碾压至要求的密实度。
7)雨季施工要注意气象预报,加强工地现场与沥青拌和厂联系,缩短施工长度,各项工序紧密街接。
8)运料汽车和工地应备有防雨设施,并做好基层及路肩的排水措施。
9)当遇雨或下层潮湿时,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对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应全部清除,更换新料。
10)纵缝或横缝采用冷接缝时必须洒粘层油使之粘结良好。
五、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检查1)沥青下面层施工必须在得到主管部门的开工令后方可开工,在施工过程中由专职的质量检测人员负责施工质量的检查与验收,根据施工技术规范随时对施工质量进行自检,其试验项目和频率按规范和招标文件进行。
2)沥青混合料拌和厂必须对拌和均匀性、拌和温度、出厂温度及各个料仓的用量进行检查,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测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
3)混合料铺筑现场必须对混合料质量及施工温度进行观测,随时检查厚度,压实度和平整度,并逐个断面测定成型尺寸。
4)沥青面层质量检测结果按1Km为单位整理成表,连同原始记录一起及时反馈给主管部门,当发现异常时,停止施工,分析原因,找出影响因素,采取措施,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