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一、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①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②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光荣的义务。
)2、公民积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①公民积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②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④不断改善公共管理,创建文明祥和的新社区;⑤有力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
第二单元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一、民主选举直接选举——使每一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最信赖的当家人。
缺点:成本较高,组织技术难度大。
间接选举——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缺点:使选民与侯选人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的阻隔。
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缺点: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到影响。
差额选举——提供选择的余地,被选举人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助选民了解候选人。
缺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公民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二、民主决策三、民主管理1、农村的村民委员会(1)含义: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2)村民自治的内容:①村民直接投票选举自己满意的人担任村委会干部。
这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②村民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凡是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会议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
③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
这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管理村里日常事务的有效途径。
④运用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监督村干部和村委会的工作,使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城市的居民委员会(1)含义: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2)作用: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3)城市居民自治的内容: ①居委会干部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②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③居委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回报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和质询。
3、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有助于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4、青年学生应积极参与民主管理青年学生应着眼于未来发展,积极参与民主管理。
在基层民主自治这种最广泛的民主实践中,获得更多民主管理机会,以不同方式尝试参与参与民主管理活动。
在参与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四、民主监督(1)民主监督的方式:通过信访举报制度;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通过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明会、(2)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意义 ①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正确行使监督权①公民要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②公民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A 、遵守法律,依照规则和程序办事;B 、公民行使监督权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C 、公民不得以举报为名制造事端,干扰检察机关的正常工作,不能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
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我国的政党制度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简称多党合作制。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多党合作关系不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政,而是民主党派参与讨论协商,最终由中国共产党作出决策。
①多党合作的前提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多党合作的根本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④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人民政协性质——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也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4、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1)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2)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3)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而不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
2、民族自治机关及其自治权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洲、自治县。
民族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
民族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行使自治权,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是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民族团结是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共同繁荣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4、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历史特点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现实情况是“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6、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一、走进国际社会1、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2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3、我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中国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改革,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积极参加全球性问题的解决。
4、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国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存在着共同利益,又存在着利益的差别和对立。
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基础,是对外活动的目的。
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国家力量。
它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5、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我国外交遵循的是国家利益与国际责任的统一。
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要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因为二战后,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当今世界影响和平的主要不安宁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宗教矛盾;边界、领土争端。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关注经济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南北发展不平衡。
2、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表现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大国关系经历重大而深刻的调整,美国极力维护其惟一超级大国地位,日本、德国努力踊身政治大国行列,中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力军。
3、当代国际竞争的特点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
45、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
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二、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深远持久的影响:①无论表现在交往的方式、思维的方式上,还是生活方式的其他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
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启发:我们应主动向上的学习优秀文化,参加健康的文化活动,远离避免错误的思想和错误的知识对我们的影响。
3、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1)丰富精神世界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有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