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屏蔽泵检修规程

屏蔽泵检修规程

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
目次
1 总则 (194)
2 检修周期与内容 (194)
3 检修与质量标准 (195)
4 试车与验收 (199)
5 故障处理 (200)
1、总则
1.1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
1.1.1主题内容
本规程规定了化工屏蔽泵的检修周期、检修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及故障处理。

1.1.2适应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河南丰利石化有限公司装置内输送各种化工介质的屏蔽泵。

1.1.3编写修订依据
本规程编写修订依据设备说明书,并参照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的《石油化工厂设备检修手册》。

SHS 03047-2004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
2检修周期与内容
2.1检修周期表 (见表1)
表1 检修周期表月
检修类别小修大修
检修周期6-12 24 根据状态监测结果、设备运行状况以及是否有备机可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2.2检修内容
2.2.1小修
2.2.1.1检查各部位连接螺栓紧固情况,并消除泄漏点;
2.2.1.2检查与清扫冷却水系统,保证畅通;
2.2.1.3检查轴承监测器是否完好;
2.2.1.4检查、清理系统过滤网;
2.2.1.5检查循环系统中针型阀的密封状态和调节是否灵活;
2.2.1.6检查记录叶轮的轴向窜动量;
2.2.1.7清洁和疏通叶轮和蜗壳流道。

2.2.2大修
2.2.2.1包括小修内容
2.2.2.2清洗叶轮和泵壳内腔,检查叶轮、辅助叶轮的磨损和腐蚀情况,测量口环间隙;
2.2.2.3检查轴套、轴承和推力盘的磨损情况;
2.2.2.4检查定子、转子、壳体和轴的磨损和腐蚀情况,必要时对转子和定子进行无损检测;
2.2.2.5全面检查电气接点和泵的绝缘情况,检查定子与转子的电气性能;
2.2.2.6测量转子的径向圆跳动值,必要时对转子部件做动平衡校验;
2.2.2.7清洗、检查冷却器及夹套,涂防锈漆和更换密封圈;
2.2.2.8若带机械密封的屏蔽泵,应检查或者更换进行密封;
2.2.29检查其他各零部件的磨损和腐蚀情况。

3、检修与质量标准
3.1拆卸前的准备工作
3.1.1根据检修前设备运行技术状态和监测记录,分析故障的原因和部位,制定详细的检修计划;
3.1.2熟悉设备技术资料;
3.1.3备齐检修所需的工、量、卡具;
3.1.4检修所需更换的部件符合设计要求;
3.1.5按规定具备安全检修条件;
3.1.6各项准备工作应符合安全、环保、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并对检修过程进行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办理相关票证;
3.2拆卸与检查
3.2.1卸下辅助配管和冷却器等附属部分,检查有无堵塞和腐蚀;
3.2.2卸下中间连接体,检查连接螺栓的损坏情况及连接体磨损情况;
3.2.3测量间隙g值,g值就是叶轮与下部端盖的距离,g值含义见图1
图1 测量间隙示意图
3.2.4卸下叶轮与辅助叶轮,检查其磨损腐蚀情况,并测量记录口环间隙 ;
3.2.5卸下轴承检测器,检查完后情况 ;
3.2.6检测轴的轴向窜动量 ;
3.2.7卸下前后石墨轴承与轴承座,检查石墨轴承表面有无磨印和损伤,并测量其内径和
长度值,做好记录。

3.2.8若带机械密封的泵,机械密封和拆卸与检查参照。

SHS03059---2004《化工设备
通用部件检修及质量标准》的有关规定。

3.2.9卸下转子,不许擦伤屏蔽套表面,检查定子和转子屏蔽套表面的磨印和腐蚀情况,校核转子部件的跳动值,必要时对定子和转子做无损检测。

3.2.10卸下轴套和推力盘,检查它们的表面磨损和腐蚀情况,测量轴套外径值。

3.2.11检查叶轮与轴、键与轴、轴套与轴的配合尺寸。

3.3质量标准
3.3.1屏蔽泵各部螺栓紧固力矩(见表2)
表2 螺栓紧固力矩 N●m
螺栓规格碳钢不锈钢
M6 M8 M10 M12 M16
15 35 65 75 150 10 25 40 50 150
3.3.2石墨轴承
3.3.2.1石墨轴承装入轴承座应保证轴向能位移10°左右 。

3.3.2.2石墨轴承磨损极限和其他主要参数如图2和表4∮A-石墨轴承内
径 ∮B--轴套外径)
图2 石墨轴承
表4 石墨轴承磨损极限和其他主要参数 mm
电机座号
A 标准值 标准长度 长度磨损极限
∮A-∮B 110 ∮240+0.021 45 0.8 0.3 210 ∮280+0.021 50 0.8 0.4 220 310 ∮320+0.025 60 0.8 0.4 410 320 ∮380+0.025 70 0.8 0.4 510 420 ∮460+0.025 79 0.8 0.5 610 520 ∮580+0.025 114 1.0 0.5 710 620 ∮800+0.10
120 1.0 0.5 720 730 -
140
1.5
0.6
3.3.3泵轴的轴向窜动量见表5 mm
表5 泵轴的轴向窜动量
3.3.4关于g值的标准,具体数值查阅对应设备资料。

3.3.5叶轮口环与蜗壳的配合间隙见表8
表8 叶轮口环与蜗壳的配合间隙 mm
3.3.6轴套、推力盘的表面磨损伤痕深度若超过0.20mm时应更换
3.3.7叶轮与轴的配合采用H7/js6
3.3.8轴套与轴的配合,一般选用H7/k6
3.3.9键与轴的配合尺寸见表9
表9 过盈值 mm
3.310叶轮、转子的动平衡试验,精度必须达到G6.3,叶轮的平衡重允许值见表10
表10 叶轮的平衡重允许值
叶轮外径≤200 201-300 301-400 401-500 不平衡重 2 3 6 8
3.3.11叶轮口环与轴套的径向跳动值允许范围见表 11
表11 叶轮口环与轴套的径向跳动值允许范围 mm
叶轮直径叶轮口环跳动轴套跳动值
≤50 50-120 120-260 260-500 500-800
≤0.05
0.05-0.07
0.06-0.08
0.07-0.09
0.09-0.13
≤0.04
0.04-0.05
0.05-0.06
0.06-0.07
-
3.3.12振动及表面温度
3.3.12.1泵体振动值应小于30μm
3.3.12.2普通型泵的轴承部位表面温度不得大于80°C
4 试车与验收
4.1 试车前准备工作
4.1.1确认各项检修工作已经完成检修记录齐全检修质量符合本规程第3条规定4.1.2仪表及连锁装置齐全、准确、灵敏、可靠
4.1.3打开循环冷却水系统
4.1.4关闭排出阀,打开吸入阀,然后打开排气阀充分排气。

4.1.5非自身润滑的泵,润滑系统加好润滑液
4.1.6点动泵确认转子的转向
4.1.7各项工艺准备完成,具备试车条件
4.2试车
4.2.1空负载试车
预防轴承烧损,本类型泵不允许空载运行
4.2.2负载试车
4.2.2.1检查泵的流量、扬程应达到额定值的90%以上
4.2.2.2检查电流值,不超过电流的设定值,设定值一般为工作电流的1.1-1.25倍
4.2.2.3检查有无异音和异常振动,振动值符合3.3的规定,噪音不得大于80dB
4.2.2.4检查轴承检测器是否处在安全区域内
4.2.2.5出、入口压力是否稳定正常
4.3验收
检修质量符合本规定标准,检修资料齐全准确,经试车合格后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交付生产使用
5 故障处理
5.1常见故障与处理见表12
表12 常见故障及处理
序号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处理方法
1 泵无法起动电源缺相
绝缘不良
转子卡住检查接线
检查绝缘电阻值并干燥电机检查轴承和转子组件
2 达不到规定流量值叶轮腐蚀磨损
异物混入
旋转方向不正确
产生气蚀
叶轮堵塞
排出管道阻力损失过大
吸入侧有空气混入检查更换叶轮
清除异物
变更电源线确认转向
排气,消除起因
清除堵塞物
检查排除侧管道系统是否正常
消除起因
3 扬程达不到规定值叶轮损坏
流量过大
异物混入
旋转方向不正确
管道阻力大
气蚀检查更换叶轮调整排除阀门清除堵塞物变更电源线消除起因
消除气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