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指导委员会申报但每门课程只能从一个途径申把`9_

教学指导委员会申报但每门课程只能从一个途径申把`9_

附件8: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指南一、申报条件1.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本科课程要求(1)课程原则上要求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量大面广的专业课;且在本校连续开设了3年以上。

(2)课程负责人为本校专职教师,具有教授职称,且近3年主讲此门课程不少于2轮。

课程负责人只能是1名,已经是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的不能再申报同类课程。

(3)课程内容应充分体现“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的要求(附件3)。

(4)课程网站至少提供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以及至少3位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在内)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鼓励将课件或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参评),且必须按照“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制作,加强课程网站的辅助教学。

2.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条件详见《2010年度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附件4);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详见《2010年度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附件12)。

3.课程申报负责人要承诺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引用的课程资源要注明来源,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4.国家精品课程视为职务作品。

凡申请国家精品课程评审的高等学校和主讲教师将被视为同意该课程在享受“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期间,将其上网内容的非商业性使用权自然授予全国各高等学校。

5.课程申报高校要为申报课程提供建设经费,申报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后,要保证课程网站畅通,免费开放课程资源,并不断更新上网内容。

6.我司将对国家精品课程进行复核,根据复核情况决定是否保留或取消其国家精品课程称号。

对于2003至2010年的国家精品课程,我司将按年度单独进行复核(复核办法另行通知)。

二、申报限额今年计划评审产生690门国家精品课程,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和高职课程630门,网络教育课程60门。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含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的推荐限额见《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推荐限额分配表(本科)》(附件1)与《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推荐限额分配表(高职)》(附件5),超额推荐不予受理。

鼓励不同种类课程和入选门数较少专业的课程申报。

对于入选国家精品课程门数已经超过4门(含4门)的同种课程(见附件2),今年原则上不再接受申报(大学英语和“两课”部分课程除外)。

医药类课程因专业主要课程设置的特殊要求,对于入选国家精品课程门数已经超过6门(含6门)的同种课程(见附件2),今年原则上不再接受申报。

对与限报课程内容相似的课程严格控制。

三、申报办法1.各高校可以通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相关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申报,但每门课程只能从一个途径申报。

2.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指委以及申报学校分别确定1名“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联系人”,负责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联系、组织及材料报送等工作。

联系人信息如与上年有变化,请于3月5日前告知教育部高教司(发送邮件至,格式见附件9)。

3.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申报国家精品课程具体步骤如下:(1)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从省级精品课程中确定拟推荐申报的国家精品课程,将推荐公文(1份)分类报送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

(2)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申报平台上(登录“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工作网站”点击网页左边“国家精品课程评审”中“课程申报”进入后,点击“教育厅/教委申报登录”进入)录入本年度推荐的国家精品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学校名称等信息。

(3)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设置有关推荐课程所在学校的申报密码,并告知各相关高校。

以上工作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于3月30日前完成。

(4)各相关高校精品课程负责人设置有关推荐课程申报密码,并通知课程负责人填报。

(5)课程负责人依据所在学校提供的申报密码登录申报平台(点击“课程负责人申报登录”进入)进行填报。

以上工作请课程负责人于4月9日前完成。

4.教指委推荐申报国家精品课程请参考《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管理办法》(见附件8)。

各高校可根据情况向有关教指委申报(教指委联系人信息已在“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公布),具体步骤如下:(1)各教指委在申报平台(登录“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工作网站”点击网页左边“国家精品课程评审”中“课程申报”进入后,点击“教指委申报登录”进入)上录入本年度推荐的国家精品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学校名称等信息。

(2)各教指委设置推荐课程的申报密码,并告知相关课程负责人。

以上工作请各教指委于4月10日前完成。

(3)4月15日前相关课程负责人依据教指委提供的申报密码登录申报平台(点击“课程负责人申报登录”进入)进行填报。

5.军队院校的国家精品课程主要由解放军总参谋部负责组织评审,报教育部批准后统一发布。

不涉及保密的通用课程可通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教指委统一申报,但1门课程只能从1个途径申报。

所有公安类课程(公安技术和公安学)由公安部组织评审,只能通过公安技术教指委组织申报。

四、联系方式高等教育司理工处联系人:龚艳冰电话:0邮箱: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处联系人:张月林宇电话:0邮箱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申报平台技术本科课程联系人:张源电话:申报平台技术高职高专课程联系人:栾君电话:附件1: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推荐限额分配表(本科)附件2:2010年暂停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课程名单(本科)附件3: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2010)附件4:2010年度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附件5: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推荐限额分配表(高职)附件6:2006-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分专业配额表(高职)附件7: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2010)附件8: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管理办法(试行)附件9: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联系人信息表附件10: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推荐汇总表附件11:2010年度省级精品课程汇总表附件12:2010年度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附件13: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网络教育,2010)附件14: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联系人信息表(网络教育)附件15: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汇总表(网络教育)附件1: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推荐限额分配表(本科)1.省、自治区、直辖市名额分配表单位: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名额省(自治区、直辖市)名额北京66 湖北64天津30 湖南50河北18 广东47山西17 广西16内蒙古11 海南 4辽宁35 重庆20吉林25 四川46黑龙江33 贵州10上海52 云南13江苏70 西藏 4浙江37 陕西43安徽30 甘肃12福建22 青海 4江西16 宁夏 4山东57 新疆9河南2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42.教学指导委员会名额分配表序号教学指导委员会配额1 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52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43 历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34 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35 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46 政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37 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38 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39 档案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310 经济学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41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412 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413 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414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315 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316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417 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 218 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519 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520 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621 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322 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623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324 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325 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626 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32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528 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329 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630 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831 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1032 轻工与食品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333 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534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335 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336 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337 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338 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1239 图书馆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340 艺术教学指导委员会841 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742 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643 水利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544 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645 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546 武器学科、航空航天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447 安全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448 交通运输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649 公安技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55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751 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45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 353 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 354 农林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 655 植物生产与草业科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656 森林资源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357 环境生态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658 动物生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359 动物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360 水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661 农林业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662 农林经济与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363 食品与营养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664 医药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365 基础医学专业与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466 公共卫生与全科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367 临床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568 医学技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369 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570 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571 法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372 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373 药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474 信息安全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375 印刷包装教学指导委员会 376 纺织服装教学指导委员会 32010年暂停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课程名单(本科)序号课程已入选数序号课程已入选数1 财政学 5 44 传热学 42 货币银行学 4 45 大学计算机基础 43 计量经济学4 46 电工学 44 西方经济学 4 47 电机学 45 政治经济学9 48 电子技术基础 56 法理学 5 49 工程流体力学 47 刑法学 5 50 工程热力学 48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9 51 工程制图89 大学体育 6 52 化工原理 510 排球 4 53 机械设计711 古代汉语 5 54 机械原理712 文学概论 4 55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413 现代汉语 4 56 计算机组成原理 414 中国古代文学 4 57 理论力学1215 中国古代文学史 4 58 路基路面工程 416 中国现当代文学 4 59 数据结构 517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5 60 数字图像处理 418 大学物理8 61 数字信号处理 419 大学物理实验10 62 水力学 620 动物生物学 4 63 通信原理 421 分析化学 5 64 信号与系统 42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5 65 自动控制原理723 高等数学10 66 生态学 524 光学 4 67 植物生理学 425 结构化学 4 68 植物学 426 量子力学 4 69 作物育种学 427 生命科学导论 4 70 作物栽培学 428 数学分析 6 71 病理学 629 数学建模 4 72 妇产科学730 数学实验 4 73 内科学 631 统计学 4 74 人体解剖学 632 微生物学 5 75 生理学733 物理化学9 76 生物化学734 细胞生物学 5 77 药理学 635 线性代数 4 78 财务管理 536 仪器分析 4 79 电子商务概论 437 遗传学 4 80 管理信息系统 438 有机化学 6 81 管理学839 运筹学 4 82 计算机网络 440 自然地理学 5 83 审计学 441 编译原理 4 84 市场营销学 442 材料科学基础 5 85 行政管理学 443 材料力学8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2010)1.评审指标说明(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