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办法

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办法

三、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办法
⒎A类管理办法
7.1列为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按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规定办理。

7.2其它A类计量器具应严格实行周期检定制度,其检定周期不得超出检定规程规定的最长周期。

⒏B类管理办法
8.1对固定安装在连续运输装置上面不易拆卸的计量器具,可随设备检修期相应的安排检定周期,但应加强其维护保养及监督工作。

8.2除8.1款的计量器具外,其它B类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不应超过检定规程规定的最长周期。

8.3通用计量器具作专用计量器具使用和限制使用范围以及按固定点使用的计量器具,可按实际使用需要,经主管领导批准,适当减少检定项目,但在检定证书上应注明限用量值范围和使用地点,并在计量器具明显处标以限用标志。

⒐C类管理办法
9.1对一些准确度无严格要求、性能不易改变的低值易耗计量器具,以及指示类、工具类计量器具,必须具有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和出厂检定证书,使用前可根据需要进行抽检。

9.2固定安装不能拆卸的计量器具以及用于生活方面的户用计量器具,可以实行有效期管理或延长检定周期2~4倍。

其中生活户用三表的检定周期最长不得超过检定规程规定的最长周期的2倍。

9.3用于教学示范方面的计量器具,不准流入生产和管理领域使用。

⒑对暂无检定规程的计量器具,企、事业单位可自行制订校准办法,报主管部门和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备案后实施。

计量ABC分类管理办法
1 总则
1.1 为了加强我公司对计量器具的科学有效管理,做到在统管的基础上分层次、有重点地管好、用好计量器具,确保量值的准确一致,特制定本办法。

1.2 本办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有色金属工业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办法》中对计量器具管理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公司内部生产、科研和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考虑计量器具在生产和管理中的作用,以保证重点、统筹兼顾、区别管理、全面监督的原则出发而制定的。

1.3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室及分公司的计量器具管理。

2 计量器具分类原则
2.1 A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2.1.1 强制检定计量器具
公司用于量值传递的最高标准器具及其配套的计量器具。

2.2 B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2.2.1 用于生产工艺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测中有计量数据要求,非关键参数检测的计量器具。

2.2.3 专用计量器具,限定使用范围的计量器具以及用于辅助生产的计量器具。

2.3 C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2.3.1 对计量数据无严格要求的指示用或自制专用的计量器具.
2.3.2 准确度要求较低,性能稳定,可靠性高,使用不频繁,计量性能不易改变的低值易耗和简易的计量器具(如玻璃器皿、量杯等)。

2.3.3 与设备配套不能拆卸的指示仪表、盘装表等计量器具。

3 计量器具分类管理
3.1 A类计量器具管理
3.1.1 凡列为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一律按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执行强检。

3.1.2 凡A类管理的计量器具,其检定周期应严格执行国家检定规程的周期,各单位可根据公司编制的A类计量器具管理目录中的最长检定周期,制定周检计划,并建立A类计量器具台帐和原始记录。

3.1.3 对使用频繁、量值易变、准确度不高的计量器具,为确保使用的准确度,可酌情缩短检定周期,对在连续运转装置上,运转期间不能拆卸的A类计量器具不能按期周检,可按设备检修的自然周期同步安排随修性检定,但应根据有关检定规程和可靠性数据资料,加强日常维护,严格监督,定期校验。

3.1.4 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检定规程,不得减少检定内容和缺漏项。

各分公司专、兼职计量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保证严格按规程实施周期检定,周检率应达100%。

3.2 B类计量器具管理
3.2.1 对B类计量器具根据国家颁布的检定规程周期检定,检定周期原则上不超过规程规定的最长周期,要建立B类计量器具台帐和检定原始记录。

3.2.2 对计量性能稳定、耐用、使用又不频繁的计量器具,其检定周期可酌情延长。

延长时间的长短要以此期间内保证计量器具提供可靠数据为依据。

延长周期应控制在检定规程规定的最长周期的三倍之内。

3.2.3 对通用计量器具作专用的计量器具和限定使用范围以及按固定点使用的计量器具,可按其实际使用需要和检定规程要求,适当减少检定项目。

但检定证书应注明准用量值范围和使用地点,在计量器具明显位置标贴限用标志。

3.2.4 对B类计量器具的抽检,不应低于B类计量器具在周期内总数的10%,抽检合格率不应低于95%。

3.3 C类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3.3.1 对C类计量器具的检定可根据其类别和使用情况,有的可进行一次性检定,有的可进行修后检定,有的可进行有效期管理。

3.3.2 对准确度无严格要求的一般部位的指示用的计量器具,在连续运转设备上固定安装的表盘计量器具,其检定周期必须控制在检定规程规定的最长检定周期的四倍以内。

3.3.3 对量值不易改变的低值易耗和简易的计量器具,可实行一次性检定,如购进时确认CMC标志和出厂检定证书后,在使用中可不进行检定。

3.3.4 对于一般部位、一般参数,准确度又无严格要求的工具类计量器具,可进行修后检定。

3.3.6 要建立C类计量器具台帐,对低值易耗的计量器具也要建帐,但可进行定位不定器具的统计管理。

3.3.7 对C类计量器具要加强监督和日常维护保养,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验、比对,做到随坏、随修、随换。

4 分类管理目录和标记
4.1 公司各有关分公司应根据本办法的分类原则及办法,编制分公司的计量器具分类管理目录,目录中应注明计量器具的类别、型号(代号)、器具名称、适用范围和最长检定周期。

4.2 各类管理的计量器具应按公司彩条管理制度,分别标贴不同颜色的标志,以示区别。

5 解释权归质量技术部。

计量器具彩条管理办法
1 总则
1.1 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使“计量器具ABC分类管理办法”贯彻实施,特制定本办法。

1.2 实行彩条管理的意义和作用:彩条管理是对计量器具使用和监督管
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使用颜色鲜艳的彩色标志,能够醒目、直观地掌握计量器具所处状态。

计量器具使用者可根据标志来明确对该计量器具使用不使用或在某一范围内限制使用等规定要求,计量管理机构用彩色标志来反映出企业计量器具的分类,以便合理的编排、组织,达到简便、有效管理计量器具的目的。

2 实行彩条管理的要求
2.1 计量器具应按“上级主管部门计量器具ABC分类管理办法”及“上级主管部门计量器具分类管理目录”的要求使用标有A、B、C不同符号的彩条。

2.2 不同的彩条表明对不同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

《计量标准》标志:表示企业内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和工作用计量标准器,应按《计量法》有关条款和企业的管理办法管理。

《合格证》标志:表示A、B、C类计量器具按国家、部门和地方检定系统、检定规程和“计量器具ABC分类管理办法”进行周期检定合格。

《准用证》标志:表示一无检定系统、检定规程;二无量值传递计量标准器的计量器具。

可以依照本单位制定的检定校准方法进行周期检定,校准后使用。

《限用证》标志:表示通用计量器具用于某一范围或某一定点的测量,定期检定和校验某一特定测量范围或测量点时,必须标明限用范围或限用点。

《禁用》标志:对国家规定淘汰和超过检定周期或抽检不合格的计量器具使用《禁用》标志,禁止在生产和管理中使用。

《封存》标志:在生产流转中暂时不投入使用的计量器具,使用《封存》标志,防止流入生产和管理中使用,这类计量器具在封存期内可不按周期检定,但启封使用前必须进行检定,消除封存彩条标志,同时更换相应标志,方能使用。

3 各种彩色标志项目的填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