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活动设计2
首 页 重放本节 上一页
下一 页 返 回
结束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内容有哪些?
1、感知集合: 分类、排序、对应比较 2、10以内数概念: 基数、序数、数组成 3、10 以内加减运算:解答应用题、列式 4、认识几何形体: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5、量的认识及自然测量:大小、轻重、长度 6、空间与时间概念
首 页 重放本节 上一页
第五章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 的设计与指导
第一节 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逻辑准备及特点 第二节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概述 第三节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首 页 重放本节 上一页
下一 页 返 回
结束
首 页 重放本节 上一页
下一 页 返 回
结束
数学是研究现实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 间关系的科学,是各种逻辑关系的集中体现。 儿童要掌握数,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关系。
❖ 从具体到抽象 ❖ 从个别到一般 ❖ 从外部动作到内部动作 ❖ 从同化到顺应 ❖ 从不自觉到自觉 ❖ 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
首 页 重放本节 上一页
下一 页 返 回
结束
幼儿数学概念的发展特点
❖ 幼儿集合概念的发展 ❖ 10以内初步数概念的发展 ❖ 10以内加减运算概念的发展 ❖ 量的概念的发展 ❖ 时间和空间概念的发展 ❖ 几何形体概念的发展
❖ 观看要求 1、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有什么要求? 2、教师怎样发挥主导作用?
(按操作开始、操作中、操作结束分析)
首 页 重放本节 上一页
下一 页 返 回
结束
首 页 重放本节 上一页
下一 页 返 回
结束
首 页 重放本节 上一页
下一 页 返 回
结束
首 页 重放本节 上一页
下一 页 返 回
结束
具体应用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2、比较法 4、寻找法
首 页 重放本节 上一页
下一 页 返 回
结束
1、操作法
定义:提供给幼儿材料、
教具与环境,让幼儿在 自己活动的实践过程中 进行探索,并获得数学 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的 一种方法。 如:数十个手指头 学习二等分
首 页 重放本节 上一页
下一 页 返 回
结束
特点
让幼儿从对物体的操作开始,通过操作中积极 的探索促进思维活动的发展——由直接感知转 为表象,进而构建起初步的数学概念。 讨论: ❖ 哪个年龄班可以用到操作法? ❖ 哪些数学内容的学习要用到操作法?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途径 1、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进行数学教育 2、在各种游戏(或区域)活动中进行数学教育 3、组织正规性数学教育活动 4、组织各种非正规性数学教育活动 5、在其他各领域的教育活动中
首 页 重放本节 上一页
下一 页 返 回
结束
(一)、复习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 的内容和组织途径
❖ 1、“幼儿思维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 2、“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内容有哪些?” ❖ 3、“幼儿园数学教育途径有哪些?”
首 页 重放本节 上一页
下一 页 返 回
结束
首 页 重放本节 上一页
下一 页 返 回
结束
一、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分为相 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四个层次。 1、课程(领域)目标 2、年龄目标 3、单元目标 4、教育活动(行为)目标
首 页 重放本节 上一页
(1)创设操作的环境和材料:蕴含所学的数学知识、人手一 分、照顾个别差异
(2)活动前让幼儿明确操作的顺序和要求,传授有关操作
的技能和方法 (3)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注意个别教育 (4)引导幼儿表达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首 页 重放本节 上一页
下一 页 返 回
结束
2、比较法
定义:是通过对两个(组)或两(组)以上物体的 比较,让幼儿找出它们在数、量、形等方面的相同 或不同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特殊的操作方法 如:比较两根小棒的长短
首 页 重放本节 上一页
下一 页 返 回
结束
3、讲解演示法
定义:指教师通过语言和 运用直观教具把抽象的数、 量、形等知识加以说明和 解释,以帮助幼儿理解有 关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 的一种方法。 如:数手指头 学习10以内加法算式等
首 页 重放本节 上一页
下一 页 返 回
结束
特点:
当幼儿在学习一些不易理解的新内容、数学技 能或某个难点时,适当的讲解演示可以帮助幼儿克 服困难,启发思路,使幼儿获得科学的系统的知识 和分析、推理能力。但容易以教师为中心。
下一 页 返 回
结束
幼儿园数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育途径有哪些?
1、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进行数学教育 2、在各种游戏(或区域)活动中进行数学教育 3、组织正规性数学教育活动 4、组织各种非正规性数学教育活动
首 页 重放本节 上一页
下一 页 返 回
结束
(二)、学习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 常用方法
1、操作法 3、讲解演示法 5、类推法
首 页 重放本节 上一页
下一 页 返 回
结束
比较的形式
教师演示: (1)对应比较
重叠比较 并放比较
(2)不对应比较 单排比较 双排比较
首 页 重放本节 上一页
下一 页 返 回
结束
思考题:
❖ 1、“为什么把操作法放在第一个讲?” ❖ 2、 “仅用教师的语言就可以指导幼儿顺利的操作吗?”
❖ 3、怎么理解“传授有关操作的技能和方法”中的“传 授”?
首 页 重放本节 上一页
下一 页 返 回
结束
小结
与分类、排序、分合、计数、计量等内容有机 结合,让幼儿获得分类排序、计数、辨数、辨形、 数的守恒等数学知识和能力。所以应将操作法运用 到幼儿数学教育的一切活动中去。
首 页 重放本节 上一页
下一 页 返 回
结束
具体应用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看录像分析)
❖ 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逻辑准备 ❖ 一一对应观念 ❖ 序列观念 ❖ 类包含观念
首 页 重放本节 上一页
下一 页 返 回
结束
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
根据幼儿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幼儿学习数学必须借助于具 体的事物和形象在头脑中逐步建构一个抽象的逻辑体系;必须 不断努力摆脱具体事物的影响,使那些和具体事物相联系的知 识能够内化于头脑,成为具有一定概括意义的数学知识。幼儿 学习数学知识的心理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下一 页 返 回
结束
二、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
数量关系 数学教育内容 空间关系
数关系
数前活动(感知集合等) 10以内数概念
10以内的加减运算
量关系
量的认识 自然测量
空间方位和运动方向
平面图形 空间形式 立体图形
时间关系
时间名称及顺序 认识时钟
首 页 重放本节 上一页
下一 页 返 回
结束
三、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