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护理常规

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护理常规


通风良好,室温20~22C,湿度60%~70%
探陪人员管理
带口罩、帽子、鞋套、隔离衣
气囊管理
气囊管理
气囊管理
气囊压力
一般最适宜的压力为2.45~2.91kPa
手捏气囊感觉法不同个体差别较大 一般充气5~10ml,但不能判断出准确压力
气囊的操作常规
4h~6h做短时间的气囊放气1次
谢 谢!
呼吸道感染的管理
护理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
加强口腔护理 内管消毒要严格
各种接触气管的材料,如吸痰管、吸氧管等,要严 格消毒、灭菌
各种技术操作要规范 进行气管内痰液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 选择适宜的抗生素 每日多次更换伤口敷料,防止感染
2
常见并发症
气管切开常见并发症
放气前应先吸净气道上方的分泌物
放气时边放松气囊边及时吸引渗漏的分泌物,以防止窒息或误吸 而致吸入性肺炎
气道的管理
管道的管理 体位 吸痰
心理护理
管道的管理
气管切开处伤口的换药
定期清洗消毒内套管
气道湿化 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某些物品应置床头
体位
气管切开术后应抬高床头30~45度,头部位置不 宜过高或过低,给病人翻身时应使其头、颈、躯 干处于同一轴线,防止套管旋转角度太大,影响 通气而致窒息 手术初期病人一般取侧卧位,以利于气道内分泌, 但要经常更换体位,防止压疮
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常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监护室 范 慧
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常规
术后护理
病室管理 气囊管理
气道的管理
呼吸道感染的管理
病室管理
病室要求 病室消毒
地面、墙面多采用含氯消毒剂,拖地每8小时一次,墙 面一天一次 空气消毒主要采用循环风消毒仪,每天三次,每次2小 时
囊未定时放气减压等原因均可导致
声门下肉芽肿、瘢痕和狭窄
气管切开术的晚期并发症
3
拔管的护理
拔管的指针
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能自 行排痰,解除对气管切开的依赖心理时,才能 进行堵塞试验 堵管24~48小时后无呼吸困难,能入睡、进食、
咳嗽即可拔管
拔管的护理
拔管后的切口用75%酒精消毒后,用蝶形胶布拉 拢2~3天即可愈合,愈合不良时可以缝合2~3针 做好心理护理,尤其对年轻女患者,维护她的自 我形象
吸引负压以6.7kpa(50mmHg)为宜禁忌将痰管上下提插
心理护理
关心体贴病人,给予精神安慰:患者经气管切 开术后不能发音,可采用书面交谈或动作表 示,预防病人因急躁而自己将套管拔出,必要
时可设法固定双手
呼吸道感染的管理
感染的原因
病情危重,呼吸道防御功能受损
湿化气道用药不规范
吸痰不及时或不彻底 各种接触物或空气污染等
吸痰的原则
原则 有痰即吸 以下情况发生时应及时吸痰
呼吸音减弱 呼吸困难 明显的痰鸣音
咳嗽时气管内有大量分泌物
突然发生的血氧饱和度下降
吸痰的注意事项
吸痰动作要轻柔迅速,减少对气管壁的损伤 吸痰前应深呼吸3-5次,使用呼吸机者,需给予全氧吸入 2-3分钟 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操作前洗手,导管严格消毒,一根 导管只用一次 吸痰时坚持由内向外的原则,先吸气管内分泌物,然后再 吸鼻、口腔内分泌物 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 s
为气管切开术比较多见的并发症 气肿部位多发生于颈部,偶可延及胸及头部 当发现皮下气肿时,可在气肿边缘画以标记,以利 观察进展情况
感染
为气管切开常见的并发症
与室内空气消毒情况、吸痰操作的污染及原有病情 均有关系
气管切开常见并发症
气管壁溃疡及穿孔
气管切开后套管选择不合适,或置管时间较长,气
脱管
常因固定不牢所致 脱管是非常紧急而严重的情况,如不能及时处理将 迅速发生窒息,停止呼吸
出血
可由气管切开时止血不彻底,或导管压迫、刺激、
吸痰动作粗暴等损伤气管壁造成
患者感胸骨柄处疼痛或痰中带血 一旦发生大出血时,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压迫止血
气管切开常见并发症
皮下气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