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篇:古代建筑发展部分:1,为什么说汉代木架建筑渐趋成熟2。
为什么说唐代木构建筑发展已趋成熟?以什么为特征?试述之?3。
唐宋建筑风格之不同4。
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体系是一种成熟体系?体现在哪些方面?5。
明代建筑特点6。
清代建筑特点城市:1。
为什么说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取得较高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2。
试对明清北京城进行分析,并提出在明清北京城基础上进行保护改造,利用的构想说明原因?3。
宋代都城陈是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试加以评述。
于近日思考之,有何意义和借鉴之处?4。
中国近代城市特征事什么?他较中国封建城市有那些变化与发展?5。
隋唐长安及于汉长安城廓关系?6。
明南京城住宅:1。
传统民居如:北京四合院,苏州旧住宅,河南窑洞,徽州明清住宅等今天仍在使用,虽不适应现代生活,但其设计手法仍有可借鉴之处,请以其中一例,指出不适应时代要求和可资减借鉴之处各3点。
2。
请概述徽州民居特点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3。
试举例合院形式四种,并分析一下中国传统四合院优缺点及发展前景4。
干阑木构特点宫殿:1。
宫殿在中国古代都城设计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请通过对明清北京城和宫殿关系简述这种封建帝王城市设计的优缺点和意义?2。
布达拉宫是怎样创造出仙山琼阁意境的,你认为在哪些方面今天可以借鉴3。
北京故宫中路自天安门至乾清门的院落平面建图(注明建筑)并评析其群体空间手法及特点?坛庙,陵墓,寺庙1。
画出天坛总平面并分析概况及其组成特点?2。
请绘出唐乾陵的平面图,并分析和概述其组成特点?3。
以南京中山陵为例分析中国近代建筑在吸收传统和创新方面进行的探索4。
明十三陵特点,并画出其最大陵墓平面图5。
中国古塔是怎样形成的?试从符号学角度论述其形成过程,对今天建筑创作的意义6。
画出应县木塔的平面示意图,并分析她的造型艺术特色和结构特点7。
试简述塔在中国佛寺钟的地点。
作用。
及其发展与变化?8。
佛光寺平立面。
及其结构艺术特点,并说明它体现唐代建筑雄伟,舒朗风格的多种具体体现?(四点)9。
建筑空间序列的引导园林1请分析某一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和设计特点,并以次概述说明那学院林设计手法在今天建筑创造中仍值得借鉴?2。
绘图并简要说明寄畅园的艺术成就3。
园中园在中国大中型古典园林中屡见不鲜,如:预和园中——————北海中——————4。
是一个格式塔原理分析某一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是如何产生的?5。
画出北京北海平面简图,标志出它的主要景点名称,分析起造园要素间的相互关系?6。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试什么?其组织关系在私家园林中有和特点,今天建筑创作中可以运用吗?古代建筑特征与祥部演变1。
斗拱由宋至清发生了那些变化2。
试分析一下古建筑中鸱尾(吻)的结构构造和艺术特点3。
请绘出请是北方建筑屋角老角梁做法和南方建筑嫩戗发戗做法。
你如何看待南北不同建筑风格问题4。
设檐柱径d按清官式建筑举架之法画出一座进深八架,斗拱出一跳(单昂)的大式建筑的屋面折线求法(标出有关数据)近代中国建筑1。
试以近年获奖的中国新建筑为例,简述他们是如何创造性吸收中国古代建筑精华的(92年)2。
试分析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并阐明对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作品的认识和理解(94年)3。
中国近代建筑思潮有哪些内容?并举例说明?(97年)4。
简要说明近代历史上中国建筑复兴的三种历史主义手法,并指出其代表作?5。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它较中国分建设会的建筑技术有那些发展与变化思考题:1。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近代城市规划建设有什么差异?试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成因是什么?2。
中国古代有许多于自然结合的建筑,请举一例分析,从中我们可以得到那些对今天的建筑创作的可借鉴之处3。
乡村居民的建成是沿着全然不同于城市建筑的建成方式的,倘若要你承担我国西南山区居民的更新设计任务,降低木材使用率,请讲述你如何从居民建造方法中获得借鉴。
外国建筑史重点部分希腊:1。
试论述古埃及及金字塔造型艺术,并绘出胡富金字塔的剖面及其发展过程。
2。
绘图并试述古希腊雅典卫城群体布局特色3。
雅典伊瑞克先神庙平面图,设计特点及创作成就4。
雅典帕提农神庙平立面创作特点及其如何突出地位的?5。
视觉校正问题6。
古希腊建筑特点及典型实例罗马:1。
罗马五柱式,分析西方古典柱式的发展,各种柱式特点及对当代的影响。
2。
古罗马建筑特点及代表性实例。
3。
万神庙拜占庭:1。
拜占庭建筑特点2。
圣索非亚教堂3。
圣马可教堂伊斯兰建筑1。
试述伊斯兰建筑的特点及典型实例2。
泰吉。
马哈尔陵及艺术成就(画里面)罗马风时期建筑特点及典型实例哥特建筑:1。
分析法国哥特建筑的特点并举例说明2。
简述哥特式教堂的基本特点并绘出巴黎圣母院3。
威尼斯公爵府立面及其立面特点文艺复兴:1。
试分析文艺复兴建筑的特点及成就,并举例说明2。
帕拉迪奥主题,园厅别墅,坦比哀多3。
圣马可广场建造过程及特点(附图)并说明成就4。
法国卢浮宫,并对法国古典主义做一简要介绍。
试分析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特点及成就 5。
试分析比较巴洛克建筑与洛可可建筑风格特点现代部分:1。
当代西方多元论建筑思潮,对当代国外建筑思潮做一评述2。
试详述当代(80-90)国外建筑思潮特点3。
试分析当代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特点4。
评析当代的后现代建筑与晚期现代建筑思潮5。
什么是后现代与晚期现代建筑思潮,是举例说明之,并给与评价。
6。
试评述当代晚期现代建筑产生原因,发展特点及典型实例7。
人物:四大师阿尔瓦。
阿尔托福斯特8。
试对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做一评述9。
试对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做一评述10。
试分析当代高层,大跨度建筑发展11。
什么叫西方古典主义建筑?是举例说明之。
中外建筑史题目1、介绍一件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最初实行天地合祀,叫做天地坛。
嘉靖九年(1530年)实行四郊分祀制度后,在北郊觅地另建地坛,原天地坛则专事祭天、祈谷和祈雨,并改名为天坛。
清代基本沿袭明制,在乾隆年间曾进行过大规模的改扩建。
目前的主体建筑除祈年门和皇干殿是明代建筑外,其余都是清代建造的。
北京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
在中国,祭天仪式起源于周朝,自汉代以来,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对此极为重视。
明永乐以后,每年冬至、正月上辛日和孟夏(夏季的首月),帝王们都要来天坛举行祭天和祈谷的仪式。
如果遇上少雨的年份,还会在圜丘坛进行祈雨。
在祭祀前,通常需要斋戒。
祭祀时,除了献上供品,皇帝也要率领文武百官朝拜祷告,以祈求上苍的垂怜施恩。
天坛建筑的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以表现“天”的至高无上。
在布局方面,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线以东,而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这些都是为了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阔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
就单体建筑来说,祈年殿和皇穹宇都使用了圆形攒尖顶,它们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层层收缩上举,也体现出一种与天接近的感觉。
天坛还处处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
北圆南方的坛墙和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的设计,都寓意着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而主要建筑上广泛地使用蓝色琉璃瓦,以及圜丘坛重视“阳数”、祈年殿按天象列柱等设计,也是这种表现手法的具体体现。
2、以具体作品为例,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项,论述建筑特点和成就。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
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哥特式教堂平面是拉丁十字形,但横翼突出很少。
西面是正门入口,东头殿内有环廊,许多小礼拜室成放射状排列。
教堂内部特别是中厅高耸,有大片彩色玻璃宙。
其外观上的显著特点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顶,西边高大的钟楼上有的也砌尖顶。
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屋顶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墙垛上也都有玲珑的尖顶,窗户细高,整个教堂向上的动势很强,雕刻极其丰富。
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
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
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
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德国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之一科隆主教堂于1248年兴工,由建造过亚眠主教堂的法国人设计,有法国盛期的哥特式教堂的风格,歌坛和圣殿同亚眠教堂的相似。
它的中厅内部高达46米,仅次于法国博韦主教堂。
西面双塔高152米,极为壮观。
德国教堂很早就形成自己的形制和特点,它的中厅和侧厅高度相同,既无高侧窗,也无飞扶壁,完全靠侧厅外墙瘦高的窗户采光。
拱顶上面再加一层整体的陡坡屋面,内部是一个多柱大厅。
马尔堡的圣伊丽莎白教堂西边有两座高塔,外观比较素雅,是这种教堂的代表。
3、谈谈建筑的民族性,对中国建筑的看法?建筑是由很多因素组成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等都是建筑中的重要因素,建筑的民族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文和心理,和审美观点。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国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
历代帝王庙的祭祀文化体系,反映出中华民族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延续性。
中国。
走过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民族土壤作用十分突出,民族感情也非常强烈。
牢固,封闭,稳定的建筑审美,独特久远(e.g.对中国木构建筑这一久远的建筑体系的采用)。
丰厚的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土壤,产生民族意识及惰性,在被动开放看到大千世界后,一种民族自悲感在生长,甚至重洋媚外,自组织消失,审美观念改变。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从氏族公社时期到当代,中国历经了5000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中,封建社会对中国建筑的影响是最主要的和最明显的,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中国由百家争艳,到独树儒家,思想上就是一个飞跃。
在中国建筑中,层次分明,类型多样,不同身份,不同民族等都影响着建筑的形态和发展。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而形成了中国当时繁荣,多样的建筑形态。
有奢华、金碧辉煌的宫殿建筑,有形神兼备、诗情画意的园林建筑,也有朴素、小家碧玉的民间居住建筑,这些在很大方面都是由建筑的民族性决定的。
外国建筑史试题03一.画图(每题4分,共8分)1.古希腊多立克柱头、爱奥尼柱头的正立面简图(参见图说p41)2.罗比住宅立面图(参见作业指示书)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巴西利卡一种综合用作法庭、交易所、会场的大厅,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 纵向的几排柱子将其分为中厅和侧廊两大部分,中厅比侧廊高,两侧可开高侧窗;多为木屋架,支柱较细;其容量大,结构简单,传统上是群众聚会的场所,古罗马晚期基督教公开后,被教会选中做教堂的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