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复习主要内容:1. 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明确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的物质生成。
2. 认识到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3. 学会药品的取用,对物质加热,收集气体,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知识要点:一. 奇妙的化学2. 元素:每一类原子二. 化学之旅:1.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2. 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这样几个基本环节。
3.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它必须保证实验的公正性。
4. 科学探究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只有积极参与才能享受到探究的乐趣。
三. 走进化学实验室:1. 药品的取用(1)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A. 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B. 取用药品注意节约;C. 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
(2)固体药品的取用:A. 块状镊子B. 粉末状、药匙(或纸槽)C. 使用后的镊子或药匙要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3)液体药品的取用A. 胶头滴管B. 细口瓶里取用试液2. 量筒的使用(1)“放平稳”,“凹液面最低处”(2)注意:量筒是一种量器,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用来长期存放药品,也不能用来作为反应的容器,不能用来量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宜加热。
(3)精确度:0.1ml(4)量筒没有0刻度。
3. 酒精灯的使用(1)外焰、内焰、焰心。
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
可以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烧杯、烧瓶等。
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集气瓶、漏斗、水槽等。
(3)先均匀受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给固体加热时,一般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给液体加热时,应使试管倾斜,跟桌面大约成45°角,且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1/3,试管口不准对着有人的地方。
(4)使用试管夹(或铁夹)夹持试管。
(5)加热玻璃仪器前应把仪器外壁擦干,否则易使仪器炸裂。
4. 物质的称量——托盘天平的使用。
(1)称量前应把游码放在标尺的0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2)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左物右码)。
(3)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0处。
(4)干燥的药品放在洁净的纸上称量,易潮解的和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小烧杯等玻璃器皿里称量。
(5)砝码用镊子夹取。
(6)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称量,能称准到0.1g。
第二单元水和溶液复习[主要内容]1. 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及水的天然循环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性,理解状态变化这类物理变化的本质;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对生命体的重要意义。
2. 通过对“水的电解”和“氢气燃烧”实验的微观分析,初步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
3. 了解原子的结构,知道原子内部电子的特性和作用。
4. 通过对食盐等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微观分析,认识溶解的本质并了解溶液的基本特点——均一性和稳定性。
5. 学习实验室和工业上提纯水的常用方法:学会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练习在实验室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学会科学表示原子质量大小的方法——相对原子质量[知识要点](一)水分子的运动1. 水的三态变化62.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3.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溶液溶质溶质溶剂1100%100%==+mmmm m()(2)应用:①溶液稀释:“溶质质量相等”m a m m b浓浓加水··%()%=+②溶液配制:a. 计算;b. 称量;c. 溶解。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主要内容]1.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主要用途;认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2. 理解元素的概念;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学会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根据化学式进行各元素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培养定量处理事物的能力。
3.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知识要点](一)地球周围的空气1. 空气的成分(体积比)氮气N278% 氧气O221% 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N2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稀有气体2. 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解于水;有三态变化。
(2)化学性质:①碳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2C + O22CO为什么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程度明显不同,分子之间欲发生化学反应,其首要条件是分子之间接触碰撞。
对于木炭来说,当它在空气中燃烧时,由于空气中含量较多的是氮气分子,氧气分子的含量相对较少,木炭与氧气分子碰撞的机会就较少,而在纯氧中则大大增加了这样的碰撞机会。
②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3Fe + 2O2Fe 3O4铁丝为什么弯为螺旋状?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集气瓶底为什么先要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生成物温度过高溅落到瓶底炸裂集气瓶③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有水珠生成,生成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点燃+−→−−+④氧化反应: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3. 氧气的制取:(1)实验室制法(2)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3)自然界的氧气:植物光合作用(化学变化)4. 氧气的用途:①;②;③;④等。
(二)化学物质的多样性1. 物质的分类物质混合物纯净物单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空气→加压降温氧气蒸发-183℃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实验原理:2H2O2===2H2O+O2↑发生装置与收集方法(以及收集装置的选择)操作步骤:组、查、装、定、收、拆。
验满方法: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方法: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内注意事项: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法收集的注意事项以及其优缺点其他制取方法:如:NH4NO3如:NaCl如:NaOH注意综合应用2.(1(2)(3)化合物按组成和性质分为氧化物、酸、碱、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三)认识化学元素1. 元素:(1)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目前发现的化学元素有一百余种,由原子结构中的质子数决定。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其次是Si,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示(3)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 元素符号物质的组成:意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
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3. 元素周期表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其次是C和H。
(四)物质组成的表示1. 化学式意义:(1)表示物质及组成元素;(2)表示一个分子及分子中原子的个数2. 化合价法则: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3. 化合价与化学式(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a. 气态非金属单质大都是双原子分子,通常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2”表示。
如H2、O2、N2、Cl2。
b. 稀有气体由原子构成:金属和一些固态非金属单质,结构复杂通常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
如He、Ne、C、S、Fe、Zn等。
(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a. 正价元素写左边,负价元素写右边b. 标上化合价c. 化合价绝对值约简交叉即为原子个数。
如P O+-5225(3)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求出元素的化合价。
如:H2SO4中,H是+1价,O -2价,求硫元素的化合价()()+++-==+122406××x x4. 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有关化学式计算)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宏观微观元素物质分子原子离子−→−←−−↓↑↓↑⎧⎨⎪⎪⎪⎩⎪⎪⎪(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14+1×4)×2+32+16×4=132(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N:H:S:O=(14×2):(1×4×2):(32×1):(16×4)=7:2:8:16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NNNH SO%()=2100%424×=+++=14214142321164100%212%××××××().<补>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归纳ⅰ、符号(化学式、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只表示粒子(分子、原子、离子<包括原子团>)的个数。
通式为:mX ──表示个分子(原子或离子)。
例:① 2H ──2个氢原子;【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只表示原子的个数】图示理解为:●●(“●”表示一个氢原子)注意:千万别理解为两个氢元素。
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② 2H2O ──2个水分子;【化学式前面的数字只表示分子的个数】③2Mg2+──2个镁离子;【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只表示离子的个数】④ 2SO42-──2个硫酸根离子;【离子符号(原子团) 前面的数字只表示离子的个数】ⅱ、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只表示一个(或每个)粒子中某元素原子的个数或原子团的个数。
通式为:X m──表示一个分子(或原子团)中原子的个数为m.例:①H2──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只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图示理解为:●●。
注意与2M的区别。
②2H2O──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前面的2只表示2个水分子,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2和省略的1则表示在这2个水分子中,每一个水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用图示可直观、简洁地表示为:(“”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③SO4──1个硫酸根原子团中含有1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原子团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只表示1个原子团中原子的个数】。
注意:原子团只是化合物的组成部分,不能把原子团符号当成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