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经典易错题型,九年级化学常见易错题汇总含答案,初中化学经典易错点归纳及练习易错题1、正确选项为D。
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其他选项描述都正确。
易错题2、正确选项为B。
红磷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从而除去氧气。
易错题3、该图说明水分子中的氢、氧原子可以再分。
易错题4、正确选项为C。
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可以使混合物中的炭粉燃烧,从而提纯氧化铜。
易错题5、错误选项为D。
钢虽然是由生铁炼制而成,但是钢同样会生锈。
易错题6、正确选项为D。
铝可以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三氯化铝。
易错题7、正确选项为C。
不溶物可能含有Cu,但不一定含有Fe,溶液中可能含有FeSO4,但不一定含有CuSO4.易错题8、正确选项为B。
溶液是一种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易错题9、正确选项为A。
31.6 g硝酸钾可以在水中溶解,但不一定是在100 g水中。
易错题1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是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即在30℃下继续饱和溶解。
A。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
B。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水。
C。
降低温度至10℃。
D。
在保持温度在40℃的情况下,升高温度蒸发掉一部分水。
2.改写后:A。
碱不一定含有氧元素,盐也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B。
酸、碱、盐都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C。
酸一定含有氢元素,盐一定不含有氢元素。
D。
盐一定含有金属元素,酸一定不含有金属元素。
3.改写后:A。
pH值为7的溶液是中性溶液。
B。
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
在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可以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
D。
若某溶液的pH值为10,滴入酚酞溶液时,会使溶液呈现红色。
4.改写后: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金属析出。
过滤后滤液呈浅绿色,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会生成白色沉淀。
因此,析出的金属是Ag和Cu。
5.改写后:为了除去稀硝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可以加入Ba(NO3)2溶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Ba(NO3)2 + H2SO4 → BaSO4↓ + 2HNO3.为了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可以加入Ba(OH)2溶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 + Ba(OH)2 →2NaOH + BaCl2↓,该反应的类型是双离子交换反应。
6.改写后:火药爆炸、纸张燃烧和酒变酸都是化学变化,而湿衣服晒干是物理变化。
7.改写后: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生石灰用作干燥剂,稀有气体用作金属焊接的保护气,这些用途与这些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
8.改写后: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9.改写后:丁烷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
A.纯净水B.矿泉水C.可乐D.果汁改写:纯净水是一种纯净物,而矿泉水、可乐和果汁都不是纯净物。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B.分子是同种原子或不同种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粒子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D.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改写: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而分子和离子是由原子组成的粒子。
4、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B.元素是由不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C.元素是由同种离子组成的物质D.元素是由不同种离子组成的物质改写: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式表示物质中元素的种类和比例关系B.分子式表示物质中分子的种类和比例关系C.化学式和分子式可以相同D.化学式和分子式都表示物质中元素的种类和比例关系改写:化学式表示物质中元素的种类和比例关系,而分子式表示物质中分子的种类和比例关系。
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可以改变物质的性质B.化学反应不改变物质的性质C.化学反应只涉及物质的物理变化D.化学反应只涉及物质的化学变化改写:化学反应可以改变物质的性质。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式中元素的符号是元素的化学符号B.化学式中元素的小标表示元素的原子数C.化学式中元素的大写字母表示元素的原子数D.化学式中元素的小写字母表示元素的原子数改写:化学式中元素的符号是元素的化学符号,而元素的小标表示元素的原子数。
8、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符号不能省略B.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表示物质的量比C.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表示原子的个数D.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表示分子的个数改写: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表示物质的量比。
1.去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2.对每段话进行小幅度改写。
A。
洁净的食盐水和冰水混合物都是纯净物,净化后的空气是混合物,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是化合物。
B。
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但食盐溶解在水中可以。
C。
质子数是决定元素种类的依据,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也有其重要性。
D。
纯净物包括2、3、4、6、7,其中4和7属于单质,2、3、6属于化合物,而1、5、8是混合物。
1.洁净的空气、二氧化碳、高锰酸钾、铜和液氧都是纯净物,自来水是混合物,硫燃烧后的生成物和电解水后的生成物属于化合物。
2.某原子的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因此该原子中粒子总数为30(26+4)。
3.包含原子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是铁、铜、锌。
4.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与肥皂水作用容易起泡沫。
5.27克铝箔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是27+32=59克,因此答案为C。
6.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氧分子是由氧原子结合而成的,铁是由铁原子结合而成的,氢原子的原子核是由一个质子构成的。
7.正确分类是B,其中空气和氯酸钾属于混合物,水和金刚石属于化合物,一氧化碳和铁粉属于单质。
8.长颈漏斗下端的出口必须伸入液面以下,以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9.不可能与水形成饱和溶液的是熟石灰。
10.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①和③,即碘酒和70%的酒精。
11.用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玻璃棒、量筒、烧杯和胶头滴管。
12.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操作中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区分它们:A、加入稀盐酸B、加热C、加入酚酞溶液D、测定密度答案:A、B、CXXX可以分别将三种粉末加入稀盐酸中,CaCO3会产生气泡,Na2CO3不会产生气泡,CaO会迅速反应并放出大量热量。
然后,XXX可以将剩余的两种粉末分别加热,CaCO3会分解放出CO2Na2CO3会分解放出Na2O,而CaO不会分解。
最后,XXX可以将剩余的两种粉末分别加入酚酞溶液,CaO会变成红色,而Na2CO3不会变色。
测定密度不能区分它们,因为它们的密度相差不大。
17、以下物质中,铁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A、FeO。
B、Fe2O3C、Fe3O4D、FeS答案:A在这四种物质中,XXX的质量分数最小。
18、许多化学反应都可以在溶液中进行,原因是()A、操作简便,设备简单B、用料节约,减少成本C、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D、固体物质间不能直接反应答案:C在溶液中,反应物可以更加充分地混合,因此反应速率更快,反应时间更短。
19.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石蕊试液后,再加热溶液,最后溶液的颜色为()。
A.紫色B.红色C.蓝色D.无色答案: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石蕊试液后,会产生碳酸氢根离子,使溶液变成红色。
加热后,碳酸氢根离子会分解,溶液变成无色。
20、将铁片放入以下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溶液质量减轻的是()A、稀盐酸B、酸C、硫酸铜D、氯化亚铁答案:A铁会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因此溶液质量会减轻。
21、以下哪个因素不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A、温度B、溶剂质量C、溶剂种类D、溶质种类答案:B固体溶解度大小主要受温度、溶剂种类和溶质种类的影响,与溶剂质量无关。
22、将两份等质量的碳酸钙,一份与稀盐酸完全反应,一份高温煅烧所产生的CO2的质量()A、一样多B、跟稀盐酸反应的多C、煅烧的多D、无法判断答案:A无论是与稀盐酸反应还是高温煅烧,碳酸钙中的碳元素的质量都不会改变,因此产生的CO2的质量也是一样多的。
23、久置的盛有澄清石灰水溶液的试剂瓶,其瓶塞附近往往有一层白色粉末。
取该粉末于表面皿中,滴入盐酸,有气泡出现。
产生气泡的原因是这种粉末中含有碳酸钙,请写出澄清石灰水溶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Ca(OH)2CO2CaCO3H2O澄清石灰水溶液中的Ca(OH)2会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白色的CaCO3这就是瓶塞附近的白色粉末。
滴入盐酸后,CaCO3会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释放出CO224、在硫酸铜、硫酸锌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使之充分反应后,铁有剩余,过滤。
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的溶质是硫酸铜和硫酸,所得固体残渣中一定含有铜、铁。
答案:滤液中一定没有的溶质是稀硫酸。
在这个反应中,铁会与硫酸铜和硫酸锌反应,生成对应的金属和硫酸。
稀硫酸不会与铁反应,因此滤液中一定没有稀硫酸。
过滤后,固体残渣中含有铜和铁,因为铁有剩余,而硫酸铜已经完全反应了。
25、以下是五种物质的信息:A、D是两种常见的固体,其中D为亮红色;B、E是两种常见的气体,其中气体E有剧毒;C、气体甲和气体乙反应生成固体A和气体B;试剂甲和试剂乙反应生成气体甲和气体乙;推断:1)A、E的化学式分别为:A。
CaO。
E。
CO;2)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CaO + CO2CaCO326、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中加入3g KNO3和12g水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
答案:加入的3g KNO3实际上已经是溶质,因此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仍然是20%。
27、以下哪个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A、50g高锰酸钾加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小于高锰酸钾的质量B、100g冰溶解后得到相同质量的水C、10g食盐完全溶解在50g水中,得到60g食盐溶液D、一杯水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水分蒸发了,质量减少了答案:B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任何物理或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总是守恒的。
在选项B中,冰溶解后得到的水的质量等于原来的冰的质量,因此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8、XXX在实验室中找到了三包已经失落标签的白色粉末,已知是CaCO3Na2CO3CaO,请从下面的试剂或操作中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区分它们:A、加入稀盐酸B、加热C、加入酚酞溶液D、测定密度答案:A、B、C对于这三种物质,可以分别使用加入稀盐酸、加热和加入酚酞溶液的方法来区分它们。
加入稀盐酸后,只有CaCO 3会产生气泡;加热后,只有CaCO3会分解放出CO2加入酚酞溶液后,只有CaO会变成红色。
测定密度不能区分它们,因为它们的密度相差不大。
方法中选择一种来确定这三种物质:稀盐酸、水、加强热、CaCl2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