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2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课程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一、英国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一)光荣革命1.背景: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发展资本主义。
2.历程:(1)内战阶段:1640-1649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进行了两次内战。
(2)独裁阶段:克伦威尔凭其掌握的军事实权,实行独裁统治。
(3)复辟阶段: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直接威胁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4)“光荣革命”:1688年,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三世为英国国王。
3.意义: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二)《权利法案》1.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2.内容:(1)《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2)《王位继承法》:把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权力掌握在议会手里。
3.意义: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1.1688年“光荣革命”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同封建势力的妥协,革命后确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专政。
2.英国国王成为“虚君”不是开始于《权利法案》的颁布。
《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还掌握着行政权,国王可以依法行政。
英国责任内阁形成以后,英王逐渐成为国家的象征,失去行政权。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历程:(1)“光荣革命”前,国王有一个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
(2)1721年,沃波尔开创了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3)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2.内容:(1)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2)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3.影响: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
责任内阁制(1)它是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议会内阁制。
(2)责任内阁制以议会(国会)为权力核心,行政系统受议会的节制,政府(内阁)则对议会负责。
三、1832年议会改革1.原因:(1)旧选举规则弊端严重。
(2)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为谋取参政权进行积极的斗争。
(3)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
(4)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
2.内容:(1)降低城市与农村居民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
(2)取消“衰败选区”,减少小选区的选举名额,并将空出的席位分配给新兴的工业城市。
3.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但工人和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
代议制和君主立宪制(1)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
现代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
(2)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确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民主政体。
英国的代议制形式就是君主立宪制。
四、议会中的“第三院”1.原因:(1)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已经完成。
(2)政党组织的日益完善。
2.表现:(1)内阁占用了议会会议的大部分时间。
(2)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和取得一部分立法权。
(3)内阁掌控了议会的财政权。
(4)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加强。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探究点英国君主立宪制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材料一英国政治权力结构图思维交互:(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中的哪些信息?材料体现的英国政治权力的制衡关系是怎样的?提示:信息: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的混合体;国王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
制衡关系: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材料二首相的职权虽然大部分没有法律正式规定,但根据惯例拥有非常广泛的权力,主要有:任命内阁成员和其他非内阁大臣,领导内阁。
……以首相为首的内阁必须接受议会的监督,因此,首相有责任回答议会的质询,向议会报告政府的工作。
——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思维交互:(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首相的权力有哪些。
提示:权力:首相掌握行政权,任命各部门成员,对议会负责。
材料三英国近现代的政治制度是英国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变革的并不是英国中世纪的政治体制的机构和框架,而只是变革了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政治体制中的阶级构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部分内容也被不断变革着,使之更加适合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编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思维交互:(3)材料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变革的特点是什么?提示:特点: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变革是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与发展;政体机构和框架未变,阶级构成发生变化;政治变革适应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国王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3.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全体内阁成员对首相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4.以代议制为基础,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
二、从创新角度认识英国社会的变革1.“革命”创新: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
2.“政治”创新:确立君主立宪制、责任制内阁、政党政治,率先完成了政治的近代化。
3.“技术”创新:最早爆发了工业革命,发明了蒸汽机、珍妮纺纱机、火车等,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科学”创新: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和达尔文进化论推动了思想解放和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三、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影响1.政治:维护了政局的稳定。
《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长期以来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趋于缓和,政局渐趋稳定,为英国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经济: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17、18世纪英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拓展海外市场,保护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3.对外:加紧了殖民扩张。
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加紧了对世界殖民霸权的争夺,18世纪下半叶取得海上霸主的地位。
4.文化: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推动文化的繁荣,出现了雪莱、拜伦等浪漫主义文学大师,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提出进化论。
【备选要点】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原则及特点1.基本原则:责任政府对议会负责,不但个别阁员需对议会负责,内阁整体亦需对议会负责。
如果议会对某位阁员或整体内阁不信任,个别阁员或整体内阁便需要辞职以示负责。
2.特点:(1)国家元首是世袭君主,但没有实权,他发布的行政命令须经有关的内阁部长副署才能生效。
国王必须任命议会中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组成内阁政府。
(2)英国内阁权力很大,是国家行政权力的核心,领导政府工作。
(3)内阁与议会互相牵制,内阁有权提出政府议案,指导议会立法;议会有倒阁权,内阁必须向议会负责,而且一般是实行集体负责,内阁阁员与首相共进退。
内阁须取得议会信任,否则,内阁须集体辞职或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由新选出的议会决定内阁去向。
(4)英国内阁与议会关系比较和谐。
原因是内阁政府与议会多数党一致,于是有人称英国是两权分立的国家。
探究点光荣革命1.“光荣革命”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关联材料威廉和玛丽的加冕仪式我们衷心地接受你们向我们提出的议案,并保证以英国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保证“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
——威廉和玛丽的誓词思维交互:结合材料中威廉和玛丽的誓词,思考“光荣革命”加冕仪式上,威廉和玛丽接过议会送上的王冠,该行为背后的政治含义是什么?提示:该行为表明“光荣革命”后国王权力不再是神授而是来源于议会,王权的依据也不是神而是议会及议会制定的法律,隐含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现实,为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基础。
2.英国代议制演变过程的特点材料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1215年《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1265年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1628年《权利请愿书》1689年《权利法案》1701年《王位继承法》1721年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1747年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19世纪50年代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19世纪中叶两党制形成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19世纪晚期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1884年第三次议会改革1911年《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194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思维交互:材料反映出英国代议制演变过程的特点是什么?提示:(1)连续性:近代英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几乎都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国的内阁到责任制内阁,都体现了连续性的特点。
(2)渐进性:英国政治制度发展变化是渐进性的,这表现在:1689年确立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原则;1721年形成责任内阁制;1832年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19世纪中期以后选举权逐步扩大。
(3)创新性:如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都具有开创性。
(4)法制化:英国政治制度的不断变化与法制化进程密切相关。
光荣革命的历史地位1.反封建:光荣革命是英国长达几十年的国王与议会斗争的最终解决方式,消灭了“专制王权”,为和谐政局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2.法制建设:光荣革命也是一场法制革命,为英国现代国家的形成提供了制度保障。
3.宗教革命:光荣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新教彻底战胜天主教的宗教革命。
4.妥协与渐进:光荣革命实现了两种对立因素相互兼容的历史运行模式。
确定了英国开始走一条和平、渐进的发展道路,奠定了英国和平变革模式的历史基础,促使英国政局长期和谐稳定发展。
1.下表为部分关键年份英国主要经济部门的总收入(单位:万英镑)的变化情况。
这种变化造成的主要政治影响是( )A.推动了1832年的议会改革B.加强了英国国王的经济力量C.英国国王开始“统而不治”D.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解析】选A。
根据图示数据可知,四个经济部门收入都有增长,但工业增长最多、工商业在四个经济部门中所占比重上升明显,根据图表所示时间,此时第一次工业革命正在进行,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为1832年议会改革提供了条件,故选A;设问强调的是政治影响,排除B;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逐渐“统而不治”,而材料强调的时间为19世纪,排除C;英国责任内阁制在18世纪中期已经形成,排除D。
2.1784年,英国首相小威廉·皮特试图通过改革来抑制国王乔治三世专权倾向,当时有不少议员被国王收买,皮特下令解散下院重新选举议会。
他的改革得到新议会的大力支持,皮特得以继续主持内阁17年。
材料表明 ( )A.英国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B.首相取代国王的元首地位C.工业资产阶级的作用加强D.行政制衡立法机制的运用【解析】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