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电房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配电房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组织设计1、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依据设计文件的要求,本工程项目的材料、设备、施工须达到下列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行业的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的要求。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国家其它相关的技术规范和规程等.1.1施工方案1。

1施工工序总体安排在施工工序安排是应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和空间,科学地组织交叉作业,流水施工。

我公司经组织各有关部门讨论,考虑该工程由于设备进场时间的影响和设计图纸提供等因素以及当年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尽可能合理的安排施工任务。

在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前提下,保证按期竣交付使用。

电缆管道:测量放样—→沟曹开挖—→垫层浇—→敷设导管—→砼包封—→回填—→检查井检查井:-→基坑开挖—→砼垫层—→砼底板—→墙体砌筑台帽—→墙体内壁勾缝(粉刷)—→安装支架-→盖板安装—→回填电缆线路总体流程:电缆管道疏通-→电缆敷设—→电线头制作—→电缆附件安装—→电气试验—→自检。

—→验收-→电缆防火封堵—→停电搭接配电施工总体流程:设备支架安装—→变压器安装—→高低设备安装-→低压设备安装—→二次设备安装—→敷设电缆-→二次电缆接线-→设备试验、分部调试—→试运行-→移交。

5。

2 设备安装工序和施工方法为给各工序施工建立一个比较直观的质量标准,避免施工中各种因素影响从而导致大面积的返工,造成人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在各工序施工前均采用“样板先行"的方法(即先做样板工程,再大面积推广使用),进行工序质量预控。

5.2。

1 变压器安装1、前期准备根据变压器技术说明书、变压器安装规程规范和作业指导书编制施工技术措施,并详细交底,以指导施工。

2、设备及材料要求(1)变压器规格、型号、容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符件、备件齐全,并应有设备的相关技术资料文件,以及产品出厂合格证.设备应装有铭牌,铭牌上应注明制造厂名、额定容量、一、二次电压、电流、阻抗及接线组别等技术数据。

(2)辅助材料:电焊条,防锈漆,调和漆等均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3、作业条件(1)变压器室内、墙面、屋顶、地面工程等应完毕,屋顶防水无渗漏,门窗及玻璃安装完好,地坪抹光工作结束,室外场地平整,设备基础按工艺配制图施工完毕。

(2)预埋件、预留孔洞等均已清理并调整至符合设计要求.(3)保护性网门,栏杆等安全设施齐全,通风、消防设置安装完毕。

(4)与电力变压器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现行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当设备及设备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其它要求。

4、开箱检查、(1)变压器开箱检查应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安装单位、供货单位代表组成,共同对设备开箱检查,并做好记录.(2)开箱检查应根据施工图、设备技术资料文件、设备及附件清单,检查变压器及附件的规格型号,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部件是齐全,有无损坏丢失。

(3)按照随箱清单清点变压器的安装图纸、使用说明书、产品出厂试验报告、出厂合格证书,箱内设备及附件的数量等,与设备相关的技术资料文件均应齐全。

同时设备上应设置铭牌,并登记造册。

(4)被检验的变压器及设备附件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变压器应无机械损伤,裂纹、变形等缺陷,油漆应全好无损.变压器高压、低压绝缘应完整无损伤,无裂纹等。

(5)变压器有无小车、轮距与轨道设计距离是否相等,如不相符应调整轫距。

5、变压器型钢基础的安装(1)钢金属构架的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基础配制图的要求与规定,如设计对型钢构架高出地面无要求,施工时可将其顶部高出100mm。

(2)型钢基础构架与接地扁钢连接不宜少于二端点,在基础型钢的两端,用不小于40ⅹ4mm的扁钢相焊接,焊接扁钢时,焊缝长度应为扁钢的二倍,焊接三个棱边,焊完后去氧化皮,焊缝应均匀牢靠,焊接处做防腐处理后再刷两遍灰面漆。

6、变压器二次搬运(1)二次运输为将变压器由设备库运到变压器安装地点,搬运过程中注意交通线路情况。

到地点后应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2)变压器吊装时,索具必须检查合格,运输路径应道路平整良好。

根据变压器自身重量及吊装高度,决定采用何种搬运工具进行装卸。

7变压器本体安装(1)变压器安装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如变压器室在首层则可直接吊装进室内;可采用预留孔吊装变压器或预留通道运至室内就位到基础上。

(2)变压器就位时,应按设计要求的方位和距墙尺寸就位,横向距离不应小于800mm,距门不应小于1000mm ,并应适当考虑推进方向,开关操作方向应留有1200mm以上的净距.(3)装有滚轮的变压器,滚轮应转动灵活,变压器就位后,应将滚轮用能拆卸的制动装置固定.或者将滚轮拆下保存好8、变压器附件安装(1)干式变压器一次元件应按产品说明书位置安装,二次仪表装在便于观测的变压器护网栏上。

软管不得有压扁或死弯,富余部分应盘圏并固定在温度计附近。

(2)干式变压器的电阻温度计,一次元件应预装在变压器内二次仪表应安装在值班室或操作台上.温度补偿导线应符合仪表要求并加以适当的附加温度补偿电阻.,校验调试合格后计可使用。

9、电压切换装置的安装(1)变压器切换装置各分接点与线圈的连接线压接要正确,牢固可靠,其接触面接触紧密良好。

切换电压时,转动触点停留位置正确,并与指示位置一致。

(2)有载调压切换装置转动到极限位置时,应装有机械联锁和带有限位开关的电气联锁(3)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控制箱,一般应在值班室或操作台上,联线正无误,并应调整好,手动、自动工作正常,档位指正确.10、变压器联线(1)变压器一次、二次联线、地线、控制管线均应符合现行国家验收规范规定。

(2)变压器的一次、二次引线连接,不应使变压器的套管直接承受应力。

(3)变压器中性线在中性点处与保护接地线同接在一起,并应分别敷设,保护地线宜采用黄绿相间的双色的绝缘导线。

(4)变压器试验通过常规电气试验、局放试验(根据厂家说明书要求而定)检验设备质量和安装质量.5.2。

2 高压柜及低压柜、盘安装1、根据图纸及盘柜尺寸对土建基础进行验收,标高、尺寸是否正确,预埋件位置、数量是否正确。

2、根据盘柜尺寸进行基础槽钢制做,按设计要求核对槽钢型号。

下料采用气割误差在2mm以内,焊接采用交流弧焊机.焊成型后去表面锈渍,涮沥青漆两遍防腐地.安装时应按图纸尺寸,与预埋件或用膨胀螺栓固定,并有不是少于两处和可靠接地.3、基础槽钢安装的允许偏差:不直度≤1mm/m,全长不大于5mm;水平度≤1mm/m,全长不大于5mm;不平行度全长不大于5mm。

4、按图纸设计顺序,核对后在盘柜上标明设计编号,按顺序将盘柜用滚杠、撬杠移放到基础槽钢上,用线坠和尺子进行检查,将盘柜稳好后固定牢固.盘柜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

5‰,相互间接缝不应大于1mm,或列盘面偏差不应大于5mm.5、盘柜相互间或与基础型钢应用镀锌螺栓连接,防松零件齐全。

6、所有盘柜均可靠接地.7、用毛刷、纱布清理暗柜体内部,保持洁净。

8、安装完后的盘柜内开关动作可靠灵活,手车、抽出式或配套电柜推拉灵活,无卡阻碰撞现象。

动触头与静触头中心线应一致,且接触紧密。

5。

2.3电缆沟建筑施工电缆沟基础测量放线前应根据施工图及设计单位提供的原始坐标认真做好记录并核对无误。

后才开始基础开挖,基础开挖以机械施工为主,租用挖土机,弃土直接运往指定地点.电缆沟扎筋组模扎筋组模时,注意核对该基础型及所对应的基础施工图内的尺寸间距,钢筋主筋、箍筋的规格各数量。

组模时模板组合的接缝应严密,内表面平整,支撑牢固可靠。

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钢筋焊接的接头数量,位置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中的有关规定。

电缆沟基础浇制基础浇制前将浇制的砂、石、水泥及可能有问题的浇制用水,取样交当地有资质的工程质量监督检测部门检测鉴定,并进行配合比设计试验.未经鉴定的原材料不得用于基础浇制。

对浇制用的材料质量要求如下:水泥:水泥的质量符合标准,其品种和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每批水泥必须有出质量合格证明,并且每批次做水泥化验报告。

(每300T水泥为一批次)。

水泥应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防止潮湿结块。

出厂超过三个月或虽未超过三个月但保管不善的须补做标号试验,并按试验后的标号使用。

砂:砂应坚硬无杂质,粗细适度,中砂粒为0。

35~0。

5mm砂内含泥量不超过5%,云母,硫化物及硫酸盐类的含量不超过1%,使用标准《普通混凝土用沙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F52—92).石:石质坚硬,粒径为20~40mm,石中不能杂有粘土杂物、有机物.使用标准见《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53-92)。

水:宜使用饮用水,当无饮用水,可用清洁的河溪水或池塘水,水中不能含有油脂,有害化合物。

对水质有怀疑时应化验。

浇制前对图纸,复核基础型式,应约同质人员乾认真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浇制,检查结果应记录。

要严格按配合比试验报告提供的配合比进行浇制.沟内有杂物清除干净,若有积水应排干.机械振捣混凝土时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超过200mm,每一位置的振捣时间,应能保证混凝土获得足够的捣实程度,以混凝土表面呈现水泥各不再塌落为止。

浇制混凝土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如浇制中断时间超过2小时,则必须待混凝土的坑底强度不小于120N/cm2后,将表面打毛并用水清洗,,然后浇一层与原混凝土的同样成分的水泥砂浆,再继续浇灌.下雨时不宜露天浇注混凝土,如浇制则及时覆盖,防止雨水冲刷.基础浇制后12小时开始养护.养护方法为将湿的划袋或稻草等覆盖在混凝土上,经常浇水,保持湿度。

当天气低于5℃不浇水养护。

一般养期不得少于5昼夜.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 2.45Mpa,拆模时应意不行使混凝土表面及其棱角受到损坏。

拆模后基础有缺陷应按下列规定处理:表面有小蜂窝及麻面,但不普遍且深度不大于20mm时可将缺陷处表面打毛,再用1:2~1:2。

5水泥砂浆抹平.对较大蜂窝及表面裂纹,应将其全部浓度内薄弱的混凝土和个别突出的骨料颗粒凿去,再用钢丝刷干净,然后用细骨料抖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填塞并仔细捣实.5.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