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行评分细则(试行)
根据《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我班实际,特制定此班规,望同学们自觉遵守并监督执行。
扣分细则
纪律
1、上午、下午、晚上第一节迟到扣1分/人次,课间出操迟到、早退扣1分/人次,旷课(含正课及早、下、晚自习课)、
旷操(含早操及课间操)扣4分/人次,并都罚扫一天或做值日三天。
实行请假制度,不得无故请假,有事可当面向任课老师和班主任请假,请假时要注明请假时间,不能超过预定时间,否则按旷课处理,若在家里,请假条必须由家长签字,并且每人每学期请假次数不得超过15次(特殊情况除外)
2、上课打瞌睡、说小话,做其它科作业,哗众取宠者,上课(特别是自习课)讲话或集会讲话被老师点名者扣1分/
人次。
满三次者,班规学习并罚扫1到3天。
3、行课期间,有睡觉,看小说,课外书,等行为者,扣2分/人次,予以没收。
罚扫1到3天
4、行课期间,听MP3、MP4、CD,使用或玩耍手机者,扣3-6分/人次,予以没收。
罚扫1到3天
5、行课期间不假离校,住校生不假夜不归宿者,扣10分/人次,并报学校政教处备案。
6、不服从老师管教,顶撞老师者,扣3-6分/人次,情节严重者家长带回教育。
7、上课,自习课和晚自习期间,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在教室中走动,不得随意自行调换座位,违者扣1分
以上由纪律委员、体育委员和其它班委共同监督记录
学习
7、作业拖欠,未做,乱做或有抄袭现象者,扣2分/人次。
(抄与被抄都受惩罚)由组长,科代表每日清点并及时报
给学习委员。
班委经提醒无效后,直接扣分,10遍起抄。
8、考试作弊者扣20分/人次,并报学校予以纪律处分。
罚半月至一月。
9、没有学习目标,不努力不积极学习者,班主任对其进行跟踪教育监督并扣2-5分/人次
10、月考,期中和期末考试,在年级排名每上升或下降100名,加或扣1分,以此类推
11、每次月考,期中和期末考试,若本班排平行班4名及以后,全班每人扣1分;每前进一名,每人双倍加分。
卫生
12、值日生工作1,填好班级日志 2,每节上课之前喊起立,擦黑板,擦讲桌等。
不负责者扣2分/人次。
13、每个人对其座位下及周围清洁负责。
随地乱扔瓜皮果壳(包括扔在垃圾筒周围)者、自己桌凳周围有纸屑杂物者,扣1分/人次。
一周内扣3分及以上,罚其打扫一天。
14、清洁小组早自习,下午课前,晚自习课前和晚自习后不按时清扫,教室卫生不干净不彻底,每时段责任人扣1分/人次,整个清洁小组重扫一天至到干净为止。
偷跑偷懒者扣2分并罚扫一天。
各清洁小组监督清洁用具使用情况,如有损坏,丢失,由当日清洁小组长负责组织和赔偿。
15、学生在校期间行为不文明(说脏话、随地吐痰,在教学区打闹、损坏公物、抽烟、赌博、酗酒、打架、恋爱等),
扣操行分3-10分,情节严重者交政教处予以纪律处分。
16、不符合班级和学校规定,而拖延执行或拒不执行者,被班主任查处扣3分/人次,被学校查处扣5分/人次。
17、班干部科代表和轮流小组长必须认真履行职责,秉公办理,不得失职,包庇他人。
违者2分/人次。
以上由劳动委员和其它班委共同监督记录
加分细则
1、班级当月评为流动红旗的,每人加2分/人。
2、获文明寝室,每人加3分,室长加5分。
3、出黑板报的每人每次加2分。
获得优秀的,每人每次加5分
优秀班干部2分,优秀学生5分,好人好事1-5分
4、积极参加学校文艺表演活动的,每人每次加2分,在学校获奖的,加5分。
5、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活动的,每人每次加2-4分,为班级争得荣誉的,在学校获奖的(如运动会上获得名次
或文章在运动会上被朗读的),根据获奖情况,加4至8分。
6、全学期出满勤(无迟到、旷课、请假情况)的,加5分。
走读生全勤每月加5分/月,住校生加2分/月。
7、全学期无违反纪律情况的(以班干部登记的情况和老师巡视观察的情况结合考虑),加5分。
8、全学期每次都按时完成作业的(无迟交、缺交作业现象),加5分。
9、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优秀者、进步显著者均将分别获得操行分、物质奖励。
班级排名前五名的,第一名加5分,第二名加4分,第三、四、五名加3分,年级排名前十五名的,每人加5分。
10、所有切实负责的班、团干部加5分/月,所有课代表、小组长、室长等干部均加3分/学月。
对工作不负责的班、团干部除扣操行分外还要及时教育或撤换
说明:
1、每人操行基础分80分,每周一小结,由班长负责统计登记,并上交班主任审批后公布于众。
每学期末,学期操行
分90分以上为优秀,80分以上为良好,60分以后为及格,不足60分者批评教育,作出深刻检讨,通知家长,并取消其评优资格
2、班委会要严格按照本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加、减分,如扣分严重者,将由班主任直接通知家长到学校座谈。
每周扣分达5分以上,在班会课上作反省。
3、以上所说加、减分都指德育分操行分,作为期末学校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的备选条件。
4、以上所有条例解释权在班委、团支部。
5、未尽事宜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可根据实际情况操作调整班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