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迅研究》作业答案

《鲁迅研究》作业答案

《鲁迅研究》作业答案一、填空题1、鲁迅的三大文化遗产是————、————和————。

(批判旧传统,反省新传统,批判国民劣根性)2、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是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号的————。

(《狂人日记》)3、鲁迅的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他的散文集————。

(朝花夕拾)4、赵太爷、鲁四老爷等人物,分别出自鲁迅的小说————和————。

(《阿Q正传》和《祝福》)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鲁迅的旧体诗————。

(《自嘲》)6、鲁迅的生平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它们分别是————、————、————和————。

(少年鲁迅、青年鲁迅、中年鲁迅、晚年鲁迅)7、鲁迅生前的第一个杂文集是————,最后一个杂文集是————。

(《坟》、《且介亭杂文》(末编))8、鲁迅的小说《故乡》,出自他的小说集————。

(呐喊)9、史涓生、吕纬甫、魏连殳等人物,分别出自鲁迅的小说————、————和————。

(伤逝》、《在酒楼上》、《孤独者)10、“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出自鲁迅的旧体诗————。

(自题小像)11、所谓的“周氏三兄弟”分别为————、————和————。

(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12、鲁迅的小说《祝福》,出自他的小说集————。

(彷徨)13、请填写出《阿Q正传》中的几个重要人物———、————、————、————。

(阿Q、小D、王胡、赵老太爷(假洋鬼子、赵秀才、吴妈、小尼姑)等)14、鲁迅散文,有两种表述方式,一是————,一是————。

(独语(自言自语)、闲话(闲谈))15、“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出自鲁迅的旧体诗————。

(《悼丁君》)16、鲁迅晚年,参加了一些政治性的组织,这些组织有————、————和————。

(“左联”、“人权保障同盟”、“中国自由大同盟”)17、“宴之敖”是鲁迅历史小说————中的人物。

(《铸剑》)18、鲁迅一生曾经任教过的大学有————、————和———。

(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19、“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出自鲁迅的旧体诗————。

(无题》)20、鲁迅的散文集主要有————和————。

(野草》和《朝花夕拾》)二、名词解释1、“幻灯事件”:出自鲁迅《藤野先生》和《呐喊•自序》的自述;解剖学课程上发生的放映幻灯片,上有日本人杀害为俄国人作侦探的中国人的内容;鲁迅深受刺激,遂改变自己学医的打算,弃医从文,从事改造国民灵魂的文学事业。

这是鲁迅重要人生转折,也是思想的转折。

2、“硬译”:一般来讲,“信达雅”是翻译的理想状态。

如果“信达雅”三者一致的情况下固然好,但如果三者不一致,尤其是“信”和“达”不能够一致的情况下,该如何呢?鲁迅的原则是:“宁信而不顺”。

为了达到“信”,鲁迅采用了“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但当“信”和“达”不能统一的情况下,鲁迅只好牺牲“达”,就是“不顺”,即“硬译”。

总之,“直译”——甚至是“硬译”——可说是鲁迅“至死不渝”的翻译方法。

3、“科场案”:即发生于1895年的“周福清科场案”。

周福清是鲁迅的祖父,因参与科举考试的舞弊,事发被判为斩监侯。

这导致鲁迅故家的败落,对鲁迅的幼小的心灵产生重大影响,是对鲁迅幼年有着重大影响的事件。

4、“假洋鬼子”: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人物;留过洋、没有系辫子,但留有假辫子,所以被阿Q斥为“假洋鬼子”;是改革派人物的代表。

5、“女师大事件”:1922年左右,鲁迅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期间发生了该校校长杨荫瑜与该校学生的冲突。

当时的教育总长章士钊和一些“正人君子”支持杨荫瑜。

但迅坚决站在了学生的一面,并写下大量的杂文进行了批驳。

6、吕纬甫:鲁迅小说《在酒楼上》中的人物,有着鲁迅的自我的影子。

吕纬甫早年激进,维新,曾到庙里拔掉了神像上的胡子,但中年以后渐趋颓唐,教学生“子曰诗云”,但他仍然不屈于自己的命运,依然为寻找自己的梦为挣扎着。

7、《中国小说史略》:鲁迅的文学史著作,为他在北京大学的小说讲义。

叙述了从上古神话到晚清小说的发展轨迹,是中国现代第一部关于小说的历史总结,为小说史研究的奠基之作。

8、《狂人日记》:鲁迅的第一篇短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第一篇现代小说。

小说以日记的形式,叙写了一个精神病患者从发病到康复的过程,暴露了礼教社会的弊害和罪恶。

指出了传统中国礼教“吃人”的本质。

《狂人日记》可谓是鲁迅整个创作的总纲。

三、简答题1、早在日本留学时,鲁迅和好友许寿裳经常讨论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早在日本弘文学院学习时,鲁迅就曾和许寿裳探讨国民性问题。

他们常常谈起三个相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二)中国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许寿裳回忆说,他们认为“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而其原因“当然要在历史上去探究,因缘虽多,而两次奴于异族,认为是最大最深的病根。

做奴隶的人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诚和爱呢?……惟一的救济方法是革命”(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回忆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版)。

2、鲁迅散文写作的特点是什么?第一、写作的系列性:有计划和整体构思的系列写作。

第二、内容的私密性:触及的乃是自己心灵中最柔软之处。

第三、两种表述方式:独语体和闲话体。

3、《呐喊》、《彷徨》的艺术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呐喊》、《彷徨》的艺术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鲁迅文学创作的成就主要是在小说上。

他以《呐喊》、《彷徨》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实绩”,开创了现代小说的先河。

鲁迅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者,现代小说在他手里开创,也在他手里成熟。

他的小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作家。

《呐喊》和《彷徨》的艺术创新表现在:—、最先打破了古典小说以人物彼此之间的故事为中心情节的模式,开创了以塑造人物、表现思想感情为意图的小说模式,自由安排情节。

二、在结构形式上,打破了古典小说按纵向时间叙述的方式,单一的第三人称自由地组织结构,运用顺叙、倒叙和插叙,自由选择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在叙事的同时,心理刻画与外部描写有机结合。

三、将现实主义的典型化特征应用于小说创作,并注意与其他创作方法的融合,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小说文体。

4、鲁迅的国学研究,主要表现在哪些领域?鲁迅的国学研究,主要表现在哪些领域?分别表现在五大领域:古籍整理;文学史研究;佛学研究、金石学研究、美术学研究。

5、《故事新编》的艺术特点是什么?《故事新编》的艺术特点是什么?第一、故事新编》十分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是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中引进某些现代内容和现代细节,以古和今的强烈反差造成滑稽和“间离”的效果。

第二、《故事新编》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部分作品所显示的情节内容的荒诞性。

第三、《故事新编》最重要的艺术特点,我以为还在于借古代的故事将作者特定的情感、心境、意趣加以外化和折射。

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自我表现”,但却是表现主义意义上的“自我表现”,而不是简单庸俗的“自况”。

即其中的强烈的个人的主观写意性。

6、“鲁迅精神”的实质表现在哪些方面?鲁迅精神”的实质表现在哪些方面?周海婴先生概括为四个方面:立人为本;独立思考;拿来主义;韧性坚守。

7、瞿秋白所概括的鲁迅思想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瞿秋白所概括的鲁迅思想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关于鲁迅思想,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就是瞿秋白的思路和观点,多年来一直沿袭的是瞿秋白的思路和观点。

这个思路就是鲁迅思想“转变”,观点就是认为鲁迅前期是进化论,后期是阶级论。

其“转变”的分界线就是1927年,即“大革命”失败,国共合作破裂导致了鲁迅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1935年,瞿秋白以“何凝”为名,为《鲁迅杂感选集》作“序言”。

在这篇“序言”中,瞿秋白对鲁迅思想提出了许多真知卓见的观点,如鲁迅是传统文化的叛逆(如:“鲁迅是莱谟斯,是野兽的奶汁所喂养大的,是封建宗法社会的逆子,是绅士阶级的贰臣,而同时也是一些浪漫谛克的革命家的诤友!”),以及鲁迅所抨击的貌似私怨者也是人民的公仇,以及“清醒的现实主义”等等,都是十分中肯的。

但本文中,瞿秋白仍然沿袭了创造社、太阳社诸公当时批判鲁迅的观点,就是鲁迅的“转变”说。

认为:“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以至于战士,他是经历了辛亥革命以前直到现在的四分之一世纪的战斗,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之中,带着宝贵的革命传统到新的阵营里来的”。

8、请具体分析《在酒楼上》是如何运用“白描”手法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请具体分析《在酒楼上》是如何运用“白描”手法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白描:中国画技法名。

源于古代的“白画”。

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

也有略施淡墨渲染。

多数指人物和花卉画。

也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物象。

《在酒楼上》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其中的人物及景物的叙述和描写都与小说的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整个小说的抒情的氛围结合起来。

融情入境,情景交融,构成了一个特有的象征性的氛围和意境。

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对于“雪景”及其氛围的描写,与小说中人物的心境融为一体。

四、论述题1、分析《阿Q正传》中“阿Q”形象并概括其本质。

《阿Q正传》通过生动的情节,成功地塑造了一批艺术形象,特别是阿Q,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有鲜明的个性,包含深广的社会和历史内容,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

20世纪80年代,学者林兴宅概括了阿Q性格的十大方面: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见“有关资料”中的《论阿Q的性格系统》)。

这比较全面地概括了阿Q矛盾复杂的性格特征。

阿Q是未庄的一个流浪雇农,他上无片瓦,下无片地,只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过活,“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

他身受残酷的剥削、压迫和凌辱,处在社会的最底层。

这本已十分可悲,但是尤其令人痛心的是,他对来自统治阶级的残酷迫害竟然麻木健忘,自轻自贱,自欺自慰,甚至用欺侮弱者来发泄自己被别人欺压的不平之气。

小说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层面上展开了对阿Q性格的刻画。

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即对于事实上的屈辱和失败,用一种自譬自解的方法,在想像中取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

“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两章,集中刻画了阿Q的这一性格特征。

他对于自己的身世很是渺茫,与别人口角时却会说:“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他生活困窘,地位低下,连老婆也娶不上,却偏偏要虚妄地夸口“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表现出盲目的妄自尊大;他忌讳头上的癞疮疤,且颇为苦恼,可人们偏要拿他的癞疮疤寻开心时,他会说“你还不配”,于是就觉得自己头上的癞疮疤非同寻常,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了;当他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响头之后,站了一刻,心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表现出他的自欺欺人;后来人家打他,还要他承认不是儿子打老子,而是人打畜牲,阿Q被迫说:“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这下他该自认失败了吧?并不,他想: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他在精神上又胜利了;他赌博赢得的洋钱被抢,无法解脱“忽忽不乐”时,就自打嘴巴以假想打的是“另一个”而在精神上转败为胜,表现出他的自我摧残;被王胡撞头遭到“平生第一件的屈辱”,吃假洋鬼子的“哭丧棒”而遭到“平生第二件的屈辱”,和小D摆“龙虎斗”,调戏小尼姑,表现出他的畏强凌弱;阿Q向吴妈求爱,被赵秀才用大竹杠教训了一顿,过了一会,他听见外面有声音,一看是吴妈在那里哭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