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妇科病.ppt
盆腔积液、附件 炎、宫颈炎等。
? 治疗盆腔炎、盆腔积液、附件炎取穴:中脘、 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足三里、三 阴交、
? 宫颈炎艾灸穴位:关元,子宫,归来,三 阴交和八髎穴。
治盆腔炎灸的艾灸方法
? 治盆腔炎灸三阴交穴 ? 穴位点 :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
? 3.温针灸每次选用 3-5个穴位,每穴每次施灸15分钟,每 日灸治一次,五次为一个疗程。
艾灸治疗子宫脱垂
? 子宫脱垂,属于亦属阴挺、阴痔范围内。指妇女子宫下坠, 甚至脱出阴道口外。症见子宫下垂或脱出阴道口外,甚则 连同阴道壁或膀胱直肠一并膨出。多由气虚下陷,带脉失 约,冲任虚损,或多产、难产、产时用力过度,产后过早 参加重体力劳动等,损伤胞络及肾气,而使子宫失于维系 所致。
艾灸治疗白带阴部瘙痒
? 白带阴部瘙痒艾灸疗法: 带脉、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肝胆湿热者加太冲、行间、 阴陵泉,脾虚湿盛者加丰隆、脾俞、中脘、小肠俞,阴虚 湿热者加肾俞、太溪、丰隆、行间。 方法:
? 1.艾条悬灸每次选用 3~5个穴位,每穴每次灸10~15分 钟,每日灸治 1次,7次为1个疗。
? 2.艾炷无瘢痕灸每次选用 3-5个穴位,配合草药清非疏立 宁交每穴每次灸治 5-7壮,每日灸治一次,五次为一个疗 程;
侧面后缘,患者可四指并拢,小指放在对侧内踝 尖上,食指放在与胫骨内侧面后缘交界处。 ? 方法:艾灸条每次一支,艾灸痛点有温热舒服 的感觉,灸至皮肤出现红晕,每次灸 20~30分钟, 七天一疗程,休息一两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 一般灸 1~2个疗程。除了灸三阴交穴,也可灸腹 部压痛点。
月经不调的艾灸疗法
艾灸取穴:百会、神阙、维胞、子宫、三阴交等穴位。百 会可以隔姜灸,每次艾灸 10分钟,每天一次,每次用 1.5*1.5左右的艾状灸5状左右。其余穴位可以用3-4眼艾 灸盒在腹部来回悬灸,这样治疗就比较方便了。三阴交可 以用单眼艾灸盒固定到三阴交的穴位上艾灸,开始可以每 天一次, 5天后,可以隔天一次。
? ①、血虚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 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艾灸治疗选穴: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子宫,内 关,涌泉可以用单眼艾灸盒。 要求:关元子宫不得低于 20分钟,内关、涌泉各10分钟。 ②、肾虚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 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治宜补肾养血。 艾灸选穴:八髎穴、归来、三阴交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 归来和 八髎穴用三眼艾灸盒艾灸,三阴交用单眼艾灸盒。 要求:归来不低于 10分钟;八髎穴不低于15分钟,三阴交10分钟。
艾灸治疗痛经
? (1)取关元、气海、曲骨、外陵、三阴交穴。按艾卷温 和灸法操作施术,每次选用 3个穴,每穴施灸20分钟左右, 连续治疗 4天。腰痛重者,加灸肾俞。4次为1疗程,治疗 间隔 4天,适应于痛经,一般在月经来潮前 2天施灸术。 (2)取神阙、子宫穴。按灸法常规施灸。取川牛膝、乳 香、没药、白芍、丹参、红花、山检查,广木香各 15克, 上药共研细末,加冰片 1克,混合后贮瓶备用。敷灸时每 次取上药 30克,以姜汁(或黄酒)适量调和糊膏状,分别 敷于神阙、子宫穴,上盖纱布(或油纸),橡皮膏固定即 可,2日换1次药,应于月经前3天(或经期)敷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