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纪念白求恩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狭隘.(yì) 医疗.(liáo) 微.不足道(wēi)B.脱.离(tuō) 极端.(duān) 拈.轻怕重(zhān)C.鄙薄.(báo) 纯粹.(cuì) 漠.不关心(mò)D.实践.(jiàn) 派遣.(qiǎn) 冷冷清.清(qīnɡ)【解析】选D。
A项中的“隘”应读ài;B项中的“拈”应读niān;C项中的“薄”应读bó。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询职。
B.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沈。
C.这对于一班见意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D.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解析】选D。
A项中“询”应为“殉”;B项中“沈”应为“忱”;C项中“意”应为“异”。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B.正是凭着这种对群众负责和对案件精益求精....的坚定信念,十年来,她经手的300余件案件,无一起错案。
C.有了乐于吃苦的理念和心态,就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
D.张先生如往常一样漠不关心....地上网核对前一天下午买的5注双色球机选号码。
【解析】选D。
“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
不符合语境,应改为“漫不经心”。
4.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3、4段,回答(1)~(5)题。
(1)第3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答:【解析】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与比喻论证。
依据语段中“白求恩……”“一班……的人”可判断为对比论证。
答案:对比论证。
把白求恩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和“一班”人的表现对比,突出白求恩的精神,指出学习这种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句中“这点”指什么?为什么说“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答:答案: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因为有这点精神就会在工作中想着他人,尽自己所能为他人谋幸福,就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3)“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一句中“只”的表达作用是什么?答:答案:表达了作者对与白求恩同志见面次数之少的遗憾之情。
(4)仿照下面画线部分续写句子。
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续写:我们要努力奋斗,力争使自己成为,,,。
【解析】仿写句要和例句句式一致,内容上要注意上下句的衔接。
答案(示例):一个有理想的人一个有信仰的人一个有文化的人一个守纪律的人【知识链接】(5)有人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学完这篇文章后,你该如何来反驳这种观点?答:答案(示例):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
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人类是一个大的社会,为了社会的利益,应该少一些为己,多一些为人、为社会。
推崇“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社会理念,将会恶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削弱社会的凝聚力。
一、美文品析阅读下文,完成1~4题。
语文加分强“心”英语降分非“无用”①上周,中高考改革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并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②10月21日,北京市教委拟就中高考改革方案发布征求意见,变动最大也是最吸引社会关注的是“语文科目”和“英语科目”:到2016年,中考方面,语文卷总分值由120分增至150分,英语卷总分值由120分减至100分(其中听力50分);高考方面,语文卷总分值由150分增至180分,英语卷总分值由150分减至100分(其中听力30分)。
近期,江苏、上海、山东等省市也相继传来酝酿高考改革的消息,在各省市透露的方案中都将英语考试作为改革的重点。
据报道,英语将“退出”江苏高考,山东将取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
③虽然改革还在酝酿之中,但坊间的各种热议却已四起:语文加分,英语减分甚至取消,是不是英语将被“打入冷宫”可以少学或不学啦?④记者采访了省内外数位教育界知名人士,他们认为:改革不是简单的分值增减,而是国人开始重视本民族文化,更加平等自信地看待外国文化的体现。
语文加分,一是引导和鼓励国人热爱祖国、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和语言自信,强壮国人的“中国心”;二是随着国家繁荣富强,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汉语成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全球掀起学习汉语热潮,国人更应该学好母语。
英语是国人与外国人沟通交流的重要语言工具,昔日“抬上神坛”是当初国家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快速融入国际社会的时代需要,降分并非其“无用”,而是它完成了非常时期的“特殊使命”,理性回归其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应有的地位。
⑤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曾是中国走向国际化的敲门砖、过河桥,为中外政治、经济、文化沟通交流修建了“高速公路”,也是中国反击敌人、保卫自己的“重要武器”,它今后仍然会是国人与外国人沟通交流的重要语言工具之一。
但英语特殊时期的“特殊使命”,在中国教育遗留了一些问题:一是全民学英语,大部分人终生无用武之地;二是英语异化为比语文还重要的学科,不少国人英语没学好,母语也没有学好,甚至催生了崇洋媚外的不良风气。
“拉下神坛”分值降低,是国人对待外语开始放平心态、放平视角。
在中国与世界深度交融的今天,即使学校不开英语课,相当多的中国人也会自发学习英语。
⑥从另一方面来看,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中高考英语分值的下降,有利于学习减负,有利于老师、家长、学生加强国语学习。
⑦回归理性、平和心态,让我们中华儿女在学好外语之前,先学好国语吧。
(摘自2013年10月28日《大河报》,有改动) 1.请简要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解析】此题考查段落作用。
解答此类题,关键是看此段内容与上下文的关系。
上文说到语文加分、英语减分,本段用了一个问句“是不是英语将被‘打入冷宫’可以少学或不学啦?”据此可判断第③段的作用。
答案:承上启下,引起下文的议论。
2.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答:【解析】此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据“敲门砖”“过河桥”等词可判断出是比喻论证,其作用可从英语发挥的重要作用方面分析。
答案:比喻论证。
“敲门砖”“过河桥”“高速公路”“重要武器”使论证通俗易懂,浅显明白,有力地论证了英语在特殊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3.结合全文,概括“语文加分,英语减分”的原因有哪些。
答:【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阅读全文,从相关段落如本文的第④⑥段中找到相关信息简要概括,如本文第④段中“一是”“二是”是明显的提示。
答案:①引导和鼓励国人热爱祖国、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和语言自信,强壮国人的“中国心”。
②国家繁荣富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人更应该学好母语。
英语完成了非常时期的“特殊使命”,理性回归。
③利于学习减负,利于老师、家长、学生加强国语学习。
4.结合本文,请你用得体的语言规劝小明。
小明除了语文成绩外,其他各门学科成绩优异,可不管父母、老师如何提醒,他始终不肯重视起来,觉得无所谓。
答:【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根据本文所说的汉字文化、交际工具等知识,结合语文与现实生活与将来工作的重要的关系来规劝小明。
语言要亲切自然,道理要说透,切合实际。
答案(示例):小明,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你看,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哪一处不用到语文?语文学不好,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就差,将来参加工作肯定会受到影响的。
其实,学好语文并不难,生活处处皆语文嘛。
二、综合运用5.阅读下面新闻,完成相应的题目。
白求恩遗嘱让钢铁将军聂荣臻泪流满面提要: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临终前的遗嘱: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给我的离婚妻子坎贝尔夫人拨一笔生活款子,分期给也可以……一箱子食品和文学书籍送给董同志,算我对他和他的夫人、孩子们的新年礼物……(1)【真情永驻】白求恩的遗嘱为什么能让钢铁将军聂荣臻泪流满面?答:(2)【彩虹飘飘】阅读这段资料:1970年10月,中国和加拿大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白求恩获得“加拿大历史名人”称号,1973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出资购买了白求恩降生的故居,按白求恩出生时房子的原貌进行了修缮,建成了白求恩故居博物馆。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为白求恩故居补写对联来凭吊伟人。
上联:伟人音容今宛在下联:横批:万古流芳答案:(1)因为在遗嘱中白求恩首先想到的是别人:远在家乡的前妻和异国的朋友。
这是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体现,是一位伟人的真情流露。
(2)中加友谊世代传【解题指导】解答对联题要掌握的特点:①上下联字数要相等,不能出现重复的字。
②上下联词组要对应,词性要相同,句法要一致。
③上下联的意境要相随。
④上下联平仄要相对。
三、写作练笔6.【写法借鉴】本文的最大特点是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比如,第2段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条理清晰。
【片段仿写】请你联系生活实际,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写一段话。
(200字左右)答案(示例):以前,爸爸是个工人,白天出去工作,晚上就辅导我学习。
虽然那时我们的日子并不宽裕,但生活却过得乐滋滋的。
幸福是多么简单啊,和金钱又有什么关系呢?可是,自从爸爸做起生意以后,整天忙生意,对我的学习也不管不问了。
有时我把不会的题拿去给爸爸看,要他教教我,他却向我吼道:“吵什么吵,自己不会思考?”接着便又去数他的钱了。
现在的爸爸,脑海里全是钱。
钱使爸爸变了,也使我和爸爸之间的感情疏远了。
金钱,有时会蒙蔽人们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