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蒙古民间舞的风格和动作特点

蒙古民间舞的风格和动作特点

标题:蒙古民间舞中的基本舞步——马步
学校:海安县隆政初中
案例设计:彭国辉
活动目的:
1.初步掌握蒙古民间舞的风格和动作特点,学习基本的马步。

2.培养学生具有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塑造健美的身体姿态。

活动过程:
一.背景介绍
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宁夏、新疆、甘肃、青海、河北、河南等地。

主要集中居住在内蒙古高原上,辽阔的草原畜牲生活,培养了蒙古族人民勇敢热情,爽直的性格。

长期的生活方式,生产形势,生活地区的不同,形成了蒙古族民间舞蹈,热情骠悍有力的基本风格特点。

蒙古族民间舞通过模仿矫健的大雁,活泼多样的马步,热烈的摔跤舞和欢快的挤奶等舞蹈语汇反映他们热爱美丽辽阔的草原,热爱家乡,热爱幸福的新生活。

二.马步简介:
1.马走:原地马步走。

靠双腿膝关节的交替微颤,身体重心上下移动,可一拍或两拍一次,以示马在慢步行走。

2.小跑马步:正步准备,运用基本舞步中的小跑步,半拍一部,以示小马轻快的跑动。

3.高抬腿马步:正步准备动作时,主力腿蹬地跳起,同时动力腿正吸腿,两腿交替进行,以示大马奔跑嘶鸣,吸跳马步一般一拍一步。

4.长跑马步:基本位准备,动作时,前半拍右脚向正前方串跳一大步,后半拍左脚经右脚内侧继续向前迈一步,紧接着右脚再上一小步。

步法节奏是X XX X XX |。

以示马的急速奔跑。

5.踏点马步:右脚为例,右踏步准备,前半拍左腿弯膝全脚落地,右腿屈膝,脚掌离地,后半拍右脚落地,左脚离地,以示马的行走。

6.摇篮马步:双腿交叉,双脚外侧着地,双踝紧靠。

以右脚为例,身体重心在右脚,右脚全脚落地。

动作时,经过双膝屈伸,身体重心移至左脚,全脚落地,右脚外缘着地,同时双腿屈膝。

连续做时,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摇篮马步以示行走的欢快幽默感。

7.滑步马步:自然位准备,右脚为例。

第一拍双腿并拢,自然屈膝,前脚掌原地交替两部。

第二拍右脚落地屈膝,重心移至右脚,中腰右侧移,但身体正,眼看前方。

同时左腿滑出向旁伸腿踢起,后半拍迅速收回成自然位,连续做时,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三.马步组合
1=F 2 4 欢快、活泼地
前奏:(2 2 3 5 1 | 6 6 | 6 6 1 6 6 | 2 2 1 6 6 |
2 2
3 5 1 | 2 1 6 | 6 6 5 3 2 | 5 3 5 6 1 |
2 5
3 2 1 2 | 6 6 | 2 2 3 2 3|5 5 | 3 3 5 3 5 | 6 6 |
7 5 3 2 | 1 3 2 1 6 | 2 2 3 5 1| 6 6:||
组合基本动作:
1.基本马步:马步、跺滑马步,小马跑步、进退马步,滴嗒马步。

2.单双手勒马、加鞭、扬鞭、挥鞭。

教学过程:
前奏:左手勒马、右手叉腰、左肩在前右肩在后,左脚为主力腿,全脚落地,右屈膝,右脚尖点地,准备从4点出场。

第一遍音乐:
(1):第一拍右脚向8点串一步,同时左脚跟上,左脚尖在右脚旁点地(屈膝、半蹲)。

第二拍,右腿膝关节屈伸一次。

(2):动作和(1)一样。

左右相反。

继续向8点上步。

(3)—(4):上身舞姿保持,右左脚交替向8点每拍上一步,共走四步。

(5)—(6):动作同(1)—(4),重复三遍。

走成一斜排(面向8点)。

第二遍音乐:
(1):第一拍,双腿屈膝,蹦跳步一次,同时双手勒马。

第二拍,左腿屈膝半蹲,右腿绷直向旁抬起,此动作也叫做跺滑马步。

(2):动作同(1),左右方向相反。

(3)—(8):动作同(1)—(2),重复三遍。

全体向后台退成一横排。

(9)—(10):向8点做小跑马步(半拍一步),八步,走成一斜排左手勒马,右手加鞭。

((11)—(12):动作同(9)—(10),右手变挥鞭。

(13)—(15):左手勒马,右手叉腰,各由自己的左侧向后台小跑马步14步(半拍一步)。

变成背向观众的一横排。

(16):第一拍,双手勒马,原地蹦跳步一次,转身向7点。

第二拍,左手勒马右手叉腰成前奏的动作姿态。

第三遍音乐:
(1)—(16):动作同第一遍音乐(1)—(16)。

只是变为右手勒马。

向2点走成一斜排。

第四遍音乐:
(1)—(4):双手在体前交叉,走下弧线分掌,打开成左手勒马,右手挥鞭,滴嗒马步8次(一拍一次),各自向左自转一周。

(5)—(8):由第一个人带头小跑马步8次(半拍一步)向7点跑成一横排。

双手姿势同上。

(9)—(12):面向8点做进退马步四次(二拍一次)。

舞姿同上。

(13)—(16):左手勒马,右手向观众摆手再见,做小跑马步向7点下场。

四.总结
反思总结:
1.教练舞蹈具体的动作,应由易到难,由分解到组合,少讲多看,
精讲多练。

由基本动作到串联,速度也是由稍慢过渡到原速。

2.注重培养学生对舞蹈的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