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自然山水风景图片

大自然山水风景图片

大自然山水风景图片 篇一: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画家 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画家,在他的神笔的描绘下,云雪雨雾,山水虫鱼,草木花鸟,甚至人们普通的生活环 境,无不展示着一种美。

人们触景生情,或赞扬、或感叹,想用语言文字将瞬间的情感记录下来,这便是写景作 文的 关于写景作文的教学 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通过运用描写、叙述、抒情等表达方式,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 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的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 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景记叙文是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记叙文,来表现作者对某些景物的赞美以及自身情感,是小学生 经常练习并要求掌握其方法的重要作文类型之一。

它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为目的。

小学阶段写景作文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游记性质的记叙文, 往往是通过对景物本身和游人的描写 (写 游人主要是起侧面衬托的作用) ,来突出景物自身的特点及它带给人们的某种身心体验;另一类是借景抒情 为主的记叙文,它有些偏向于抒情性散文,在写作时往往不拘于某一特定的一景一物,而重点在于通过选 取不同的景物,来表达自己某种特定的情感,在内容的具体安排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的艺术效果。

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景物,日出日落、春去春来、云飘雪降、山海湖泊、名胜古迹、城镇村落、街道 庭院??哪一样不值得我们 用诗一般的语言去讴歌,但写景作文让小学生煞是头疼,为什么呢? 一是言之无语,说的是“优美的风 景”,听起来一点都不美,用词单调,说得也短,更没什么特色;二是言之无序,刚开始说一处景物(或一 种事物) ,才简略地说了一两句,又说到另一处景物(或一种事物) 。

三是缺乏真情实感,没有从身边景物 中感受美表达美的迫切内心需求。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三、四、五、六年级都有侧重训练写景的作文。

根据小学生写景作文的现状和课本的编排情况,我们是如何训练写景作文的呢? 一、要写自己喜爱的景物 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 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

我们的作文训练往往是局限在教室内的,没有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

在写景作文训练之前,我们 有意识的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利用节假日走到大自然中去亲身感受,获取第一感受,有要表达的 激情。

再结合例文分析,让学生把握写景的出发点是为了抒发情感。

比如: 《林海》一文,通览全文,字里 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一腔赞美之情。

作者正是凭借这真挚的感情,讴歌了大兴安岭,讴歌了绿色宝库—— 林海。

他告诉我们,大兴安岭不仅是良材产地,也是科研基地。

人们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给大兴安 岭添上了新的景色,添上了愉快的劳动歌声。

”这说明人与山的关系日益 密切。

因此,作者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兴国安邦”的意义,其结束句,既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又余味无穷, 耐人寻味 。

实际上,即使单纯的写景也是要表达作者的情感的。

皎洁的月光,给人以宁静的感觉;咆哮的大海, 给人以力量与振奋??抓住这些感受写,不仅能将自己的情感融于描写之中,还能有力地烘托景物的特点。

单 一的景物描写,再美的景物也无法感染读者,给读者留下美好的心理享受,因此,作者在写景的同时,要 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让读者在文章中不但能“看”到美好的景物,还能感受到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作者的 思想。

单一的为写景而写景的作文,是无法成为一篇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的好文章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写 文章时,写到景物时,自然地将自己的情感融进去,借助于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身的情感。

二、读万卷书,过语句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

要想写好写景作文,积累一定量的写景状物的词汇 势在必行。

在学生的日积月累本上专门留出写景词句段专辑,让学生每周一次搜集积累,强化训练语言库 存。

再就是让学生饱览写景的文章,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好词佳句。

三、细致观察,抓住特点 1、仔细观察描写对象,观察要准确,要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例如形状、色彩、声音、动态、 静态等方面的特征。

只有细心地看,连续地看,多角度地看,才能如实地反映出它们的特 点。

2、 观察和感受景物还需要发动各种感觉器官。

从不同感觉、有动有静地写景,让人读来身临其境。

如著名诗人苏轼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就写出了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庐山的样子。

又 如:老舍先生笔下的大兴安岭的山势是 “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 ??” 绵延起伏,温柔可亲。

他写林海,工于调色,在他的调色板上,绿色是那样变化无穷:宛如一位技艺精湛 的丹青妙手,在他的“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

3、写景作文,还要注意抓住景物的变化来写,通过景物的对比来写。

在过程和比较中体现景物特点。

只有这样,才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四、展开合理的想象,语言生动、形象 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 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一只黄鹂站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

”就用拟人 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黄鹂的活泼可爱;再如: 《桂林山水》中,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作者从 桂林山的“奇”,想象出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使景物内容更加丰富,充分表达了 作者的思想感情。

多运用一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离不开丰富的想象。

准确、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有助于把景物写 得更生动形象、真实感人。

五、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写景作文最容易犯的三个错误,一是将它写成“流水帐”,就像有的游记,看起来写了很多景点,却每 个景点都是一笔带过,没有很好的选出其中一处,进行具体描写;二是写到的景物虽然也有背景介绍或细 节描写,但显得有些如同蜻蜓点水,碰了一下又绕开了;三是文章详略安排不合理,开头起因部分介绍过 细过长,而文章中间部分去没有很好地展开,文章写了一半还没写到重点。

好的写景作文,往往不取决于 你在文章中罗列了多少个景物,也不在于你选择的景物是否每个都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而在于无论你写到 多少处景物,有一处必定是文章的重点,可以用描绘性的语文对它进行具体描写,也可以用白描的手法勾 勒出景物的特点,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六、在景物描写要写进人或动物的活动 如果说写景作文中景物是“静”的话,那么一篇优秀的写景作文,也离不开“动”,这里的“动”包括与景物相对应的人物的活动、游玩、戏嬉、奔跑,动物的觅食、跳跃等等,当一篇写景作文将人和动物的活动, 与景物的描写相结合起来的时候,才会给人一种亲切感,动静结合的美感。

因此学生在描写景物时,可以 适当地选择人和动物的活动,作为衬托,文章会变得更有可读性。

七、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要注意描写对象的顺序、层次、重点、景物间的关系及景物内部各部分的关系,要有顺序地把这些写 下来。

篇二:感受大自然之美 中学联片教研效能课堂分课时解读 单位:西烟中学 教师:张成万八 年级:科目:思想品德 2015 年月日 篇三:画家笔下的大自然 画家笔下的大自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设计: 教具准备: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一、导入 谈话导入:大家平时喜欢出去旅游吗?同学们都去过那啊? 好看来同学们去过了不少地方,老师前几天也刚出去旅游回来,是的是五岳之首——泰山,有没有同 学去过?能谈谈你们的感受吗? 感觉就跟语文课本上的登泰山记一样。

那一句最能体现你的这种感受?及 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跟这图片像吗?泰山 云海泰山日出是泰山最壮观的奇景之一,当黎明的时候,我们站在站在泰山顶向 东望去,一线晨曦由灰暗变成淡黄,又由淡黄变成橘红。

红日慢慢穿过云层,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光芒,冉 冉从天边升起,现的壮观而又神奇。

历代名人宗师对泰山都非常仰慕,纷纷到此游览。

历代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一千余首,绘画作 品不计其数。

你知道描绘泰 山的诗词和艺术作品都有哪些?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泰山安四海皆安”咱们一起欣赏 张大千 何海 霞 学谈谈感受? 为何写诗?诗与画相互结合更好的抒发情感。

哪位同 引出课题 欣赏 中国山水画欣赏山川美景 体验诗情画意(板书) 二、新授 1.中国画的种类:花鸟、山水、人物。

设问:山水画是中国画中的大门类,但大家知道,为什么古人这么爱表现山水吗? 释疑:中国人对山水有着宗教一样的崇拜与敬畏,一切神灵皆隐于山水之中,就像陋室铭中说的山不 在高 有仙则名。

很多文人都留下了对独到的山水观念。

古人游山玩水,体现了我们对自然的爱好,寄情山水,表现对人生理想与生活品味的追求,成为中国 山水画常见的主题。

此后大文学家欧阳修亦写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所以说,山水画家们常常也是游 览名山大川的旅行家,清代大画家石涛就提出了“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名句。

2.刚才在课前,同学们已经欣赏过老师带来的一些作品。

画中所绘的其实都是我们身边的风景,但为 什么我们看完以后会有似曾相识,却又不知所画何处的感觉呢? 让我们来揭开这个迷团:比较法。

老师这里有三张图片,分别是对自然风景不同的表现形式,请大家在辨认一下。

1.风景照片:纪录自然 2. 莫奈油画:再现自然(画家眼中的风景) 3.国画山水:表现意境(画家心中的风景) A. 西方绘画注重写实,画面采用的是焦点透视 他们的目的在于客观地再现自然,画家们用了什么 手法来再现自然的 风貌呢?(色彩、光影) B 中国画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更注重展示画家的内心世界,所以他们 笔下的自然就因人而异地发生了 各种变化,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苏轼评价王维的作品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最重要的成就在 于开创了诗情画意的境界,诗与画在意境上的交融,赋予了真正的 气韵生动的美感,让诗的情怀进入了绘画,逐渐成了重要的审美标准之一。

小结:山水画不是风景画,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 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

3.中国画中追求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美是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说起这意境之美,让我想 起了这么一个故事:在宋代,画家在进入画院之前,需要经过考试,只有考试合格的画家才能成为翰林图 画院的成员。

而考试的方法也很特别,就是由宫廷主考人在古诗中寻找一句现成诗句,作为考试的题目, 应考的画家们便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文字的诗句变成可视的图画。

有一年,皇帝宋徽宗赵佶取了这么一 个题目:乱山藏古寺。

大家现在可以静静地思考:如果是你在考试,你会如何表现呢? 有人画乱山之中露出一个塔尖;也有人画古寺的一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