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筒仓计算书
钢板筒仓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的 2×50000m3 钢结构粉煤灰储存库工程位于******************* 西侧。
该粉煤灰储存库采用落地式平底钢板筒仓结构形式,地道式出料通道;仓筒采用不等厚钢 板焊接拼装成型,水平肋采用槽钢,竖向抗风柱采用螺旋钢管内浇混凝土,并采用工字钢进行 加强。
170
12
③ 粉质粘土
6.6
178
④ 粉质粘土
15.6
385
⑤ 粉质粘土
8.6
201
⑥
残积土
25.0
680
⑦ 强风化泥灰岩
750
150
9.3
200
14
180
12.8
280
18
350
25
5、抗震设防烈度
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20g(其 中 g 为重力加速度),场地特征周期 0.35s。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⑤、粉质粘土:黄褐色、浅红黄褐色,可塑-硬塑,局部夹杂大量钙质结核,粒径 0.5-5cm, 光泽反应为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偏高(部分孔底部见 5-1 层底砾,含有 块石及卵石夹杂姜石,干钻不能钻进)。层厚 0.5-3.4m,层底埋深 8.3-11.6m。
⑥、残积土:红黄、灰白、浅褐、褐黄等杂色,硬塑-坚硬,含有零星泥灰岩小角砾,见 有铁锰结核及钙质结核,局部夹杂有泥灰岩夹层,光泽反应为有关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 韧性高。物质成分主要为蒙脱石、伊利石及水云母。具有较高的亲水性,当失水时收缩,甚至 龟裂,遇水膨胀隆起,自由膨胀率 45%,属弱等膨胀性土。层厚 1.3-7.8m,层底埋深 10.1-20.2m。
⑦、泥灰岩:灰黄色、灰白色,强风化-全风化,局部风化成残积土。主要矿物成分为伊 利石、蒙脱石,遇水崩解,岩芯短柱状、柱状,层状结构,块状构造,风化裂隙发育,钙质胶 结,岩石质量指标 RQD=60—80,为较差,完整程度较完整,属软岩,岩体质量等级 IV 级。(局 部夹杂残积土夹层)
2、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
③、粉质粘土:褐黄、灰黄色,可塑,见白色菌丝体和针状虫孔,偶见有钙质结核此层粉 质含量高,夹粉土薄层,偶见姜石,局部夹(3-1 层底砾,层厚一般 0.2-0.4m,含大颗粒卵石、
块石),光泽反应为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层厚 0.3-6.0m,层底埋深 1.7-8.4m。
④、粉质粘土:浅红、红褐色,硬塑-坚硬,局部见有大量白色菌丝体,铁锰质结核,小 姜石,底部见有(4-1 层底砾,夹杂大颗粒块石、卵石及钙质结核,层厚一般 0.5m 左右),光 泽反应为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和韧性高。层厚 0.1-5.0m,层底埋深 6.7-11.0m。
12.8
⑥ 残积土
20.7
42
18.5
18
⑦ 泥灰岩
21.2
25
3、地下水
本场地地下水位埋深在 40 米以下。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深部岩层中,为孔隙、裂隙水, 年变幅 2—4m,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排泄方式主要为开采地下水和向下游 径流,其它因素的影响较小。
本区水和土对建筑材料均具微腐蚀性。
剪切试验及单轴抗压强度成果统计(表 1)
层号
名称
重度
内摩擦角
粘聚力(KPa)
(KN/m3)
(°)
压缩模量 0.1-0.2
(MPA)
①
填土
18.2
7.0
14.0
-
② 粉质粘土
19.3
28
15.8
12
③ 粉质粘土
18.5
26
15.5
9.3
④ 粉质粘土
20.1
32
16.5
14
⑤ 粉质粘土
19.7
30
16.0
4、地基承载力及变形参数
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及变形参数 (表2)
根据标准贯入试验N 根据土工
地
值确定承载力特征值 试验指标 建议各土层 建议压
层
岩土名称
确定承载 承载力特征 缩模量
编
N/N63.5/N1 fak
力特征值 值(kPa) (Mpa)
号
20(击) (kPa)
(kPa)
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粉质粘土
7.2
190
场地 20 米深度范围内,岩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值为 283m/s,本场地为中硬场地土,建筑 场地类别 II 类。
四、设计说明
1、粉煤灰储存库每个库容 50000m³,高 35.4m,直径 44.5m,直立仓壁 27m,圆形钢屋盖 高度 8.4m。
2、库顶采用 t=3-8mmQ235B 钢板,下部桁架支撑系统与环形钢梁连接在一起,最后与竖向 立柱连接。库体钢板均采用 Q345B 钢板。
3、水平加强肋:下涨圈共设三道[16 的槽钢,外置;环形加强筋采用[14 的槽钢共计 5 道;[12 的槽钢共计 6 道;[10 的槽钢共计 4 道;环形加强筋均为外置,间距如图分布;环形肋 槽钢上部满焊,下部断焊,焊接 200mm,间隔 200mm。
三、工程地质条件
1、根据勘察中间资料可知,场地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沉积层,地层结构较为复杂,部分 层位变化较大,依据地层结构、岩土性质的不同,把场地进一步划分为 7 个工程地质单元层。 各层岩土特征自上而下如下:
①、填土:褐色、灰褐色,以粘性土为主,结构较松散,密实程度不一,表部为耕土,局 部见有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层厚 0.5-1.2m,层底埋深 0.5-1.2m。
钢板厚度 t=16mm 共 2 节/1.5 米;t=14mm 共 4 节/1.5 米;t=12mm 共 4 节/1.5 米;t=10mm 共 4 节/1.5 米;t=8mm 共 4 节/1.5 米。钢板 t=8-10mm 厚度的钢板,单面坡口双面焊。钢板 t=12-16mm 厚度的钢板,双面坡口双面焊。
②、粉质粘土:灰褐、浅棕褐色,可塑-硬塑,见有植物根系和釉质光泽,白色菌丝体及 小姜石,光泽反应为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层厚 0.6-1.8m,层底埋深 1.3-2.6m。(部分孔见有 2-1 层卵石层,青灰色,粒径 1-8cm,大者超过 20cm,夹杂粉质粘土及 砂土,次圆-浑圆状,有棱角,泥砂质冲填。松散-稍密,层厚 0.7-2.2m,层底埋深 1.2-2.7m)
二、设计依据
1、《*********************灰渣综合利用项目》(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2、《*******************项目中间地质勘查资料》(新乡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钢筒仓技术规范》(GB50884-2013)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6、甲方提供的其他资料 7、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规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