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A.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 B.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下面符合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的 观点有 A.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坐地日行八万里 C.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D.静就是动,动就是静
ABC
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其中的 “静”是指 A.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 B.事物绝对不动、一点不变 C.事物的质的稳定性和事物之间 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 D. 事物运动的特殊形式
小结:
一条原理
二个概念
三对关系
联系
构 成
相对的
物质

运动 根本属性
存在方式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有条件的
静止
绝对的 无条件的
变化发展
人生在于悟动,生命在于运动, 机缘在于活动,创业在于行动, 开发在于优动,改革在于巧动, 致富在于勤动、衰败在于獭动, 创新在于主动,挨打在于被动, 灾祸在于盲动,罪过在于乱动, 离心在于私动,无为在于不动。
哲学“运动”的概念
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低级 高级 简单 复杂
运 社 运 生动 会 运 化动 物 运 物 动 学 运机 动 理 动械
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 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
物质
主 体 根存 本在 属方 性式
运动
慧能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又犯了什么样的 错误?
别 性质 运动是绝对的、永 静止是相对的、 不同 暂时的、有条件的 恒的、无条件的 联 系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 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古代,有一个希腊人借了别人的钱,到 期不还。债主来讨债,这人说:“一切都是 变化的,以前的那个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 因此,我不欠你的债。”债主一气之下打了 他。两个人扭打到法院,法官问欠债的人为 什么不还钱,他把理由重复了一遍。法官问 债主为什么打人,债主说:“一切都是变化 的,打人的那个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所 以我没有打人。”这场官司不了了之。
在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人面狮身的司芬克斯向从他面前路 过的每个人都说出同样的谜语:早晨用 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上 用三只脚走路的东西是什么?行人能答 出,就放其过去,反之,则将其吃掉。
你知道司克芬斯谜语的谜底是什么 吗?为什么?
谜底是:人
谜语中的早晨、中午、晚上分别比喻人一生中 的幼年、中年、老年。
4.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A. 客观实在性 B.规 律性 C C.运动 D.可知性
5.“从整个世界来看,一切都处于运动之中,没 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动是普遍的、永恒 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下面对这句 话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C )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一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讨论:这场官司该怎么判?
• 第二个悖论: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阿基里斯是希腊神话中最勇敢的英雄,他 是女神忒提斯与凡人所生的儿子,以善跑著称。 阿基里斯与乌龟赛跑,如果只要让乌龟先爬一 段距离,那么无论阿基里斯跑多快,也永远追 不上乌龟。譬如,假定整个路程为200米,阿基 里斯的速度比乌龟快十倍,先让乌龟爬100米, 然后阿基里斯追赶。这样,当阿基里斯跑到100 米,乌龟已跑了110米;当阿基里斯到110米时, 乌龟又跑了111米;当阿基里斯跑到111米时, 乌龟又跑到了111.1 米;依次类推,以至无穷。 所以,尽管阿基里斯愈追愈近,却永远也追不 上乌龟。
2、运动的含义
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 变化和过程。
3、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小结
物质的运动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
(1)时间的含义: 是物质运动的顺序性、间隔性、持续性。 想一想: 为什么人们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 光阴”?
时间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性
(2)空间的含义: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年年岁岁长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任何事物 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离开运动讲 静止,把静止状态绝对化,是形而上学的不变 论;离开静止讲运动,否认绝对运动中的相对 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运 动 静 止
运动是指宇宙 区 含义 中一切事物的 不同 变化和过程
静止是一种不显 著的运动,是运 动的特殊状态
BCD
A.肯定了物质就是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B.说明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C.表明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 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D.强调了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பைடு நூலகம்
2.机械运动的主体是宏观物体:化学运动 的主体是原于、离子;生物运动的主体是 生物有机体;社会运动的主体是物质资料 的生产方式;:思维运动的主体是人的大 脑。这些主要说明 BC
单项选择
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体现的哲学道理 主要是( B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特征
D.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2.在高速运行的宇宙飞船中,宇航员的身体对 于飞船舱来说,其位置是不变的。这说明 (A ) A.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静止状态。
想一想
星球因何而不停地运动?
事物的联系构成事物 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世界上的事物 的普遍联系和相互 作用,构成了事物 的运动和变化,推 动事物的发展。
红+绿黄
红+兰紫
绿+兰深绿
• 天体运动: 斗转星移/2006年中秋的月亮特别大而亮/寒来暑往 • 生命运动: 新陈代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蓠蓠原上草…… • 社会运动: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社会更替/法无不改,势无不积, 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思维运动: 苦思冥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认识的第一阶段);为伊消 得人……(认识的第二阶段);蓦然回首,那人却 在灯火栏栅处(认识的成功阶段)。
B.对某一事物来说,运动不一定是无条件的。 C.对某一事物来说,静止不一定是有条件的。 D.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
3.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 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上述 两种观点( ) C A.都是正确的 B.都是错误的。 C.前者是正确,它说明物质都是运动的;后者 错误,它否认了事物相对静止,将会导致不可 知论。 D.前者错误,后者正确。
ACD
二、辩析:生命之树常青 参考答案:(1)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它符 合唯物辩证法关于运动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物都处在这 样那样的运动中,它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 持自己的存在,没有运动就没有事物。运动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生命之树常青”是说生命的本质在 于运动。一切生命有机体正是依靠着生生不 息的运动,才得以生存和繁衍。一旦生命有 机体以新陈代谢为主的运动停止,生命也就 终结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静止的含义
包括两种情形: 一是指相对于某一参照物而言,事物 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 二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事物保持自身 性质的基本不变。
辨一辨: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 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认为,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个命题谁 对谁错?为什么?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 质是运动的主体。
机械运动 主体:宏观物体 物理运动 主体:分子、基本粒子 化学运动 主体:原子、离子 生命运动 主体:生物有机体 社会运动 主体: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不是一种纯粹的精神 活动?
不是。因为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 物的反映,人脑是认识运动的主体。 总之,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
• 第三个悖论:“飞矢不动” 假定把飞矢飞行的空间距离和飞行所 需要的时间分成无穷个不可再分的点,那 么,飞矢在一瞬间或任何一点上,都占据 一个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因此,在这 “瞬间”或这“一点”上,它就是不动的 了。“因为,每一件东西占据一个与它自 身相等的空间时是静止的”。同理,在另 一“瞬间”或另“一点”上也是不动的。 这样,把无数个不动点加起来,最后仍是 不动了。所以,飞出去的箭是静止的。
3、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 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 动的主体。 (3)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都是 错误的。
想一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飞行 员正在高空飞行,忽然发现旁边有一个小 东西在游动,他以为是只小昆虫,就顺手 抓过来,谁知竞是一颗子弹。 这说明什么哲学道理? 子弹飞上高空以后,速度变慢,正 好和飞机的速度方向一致。于是飞行员 和子弹处在相对静止状态。说明运动和 静止是辩证的统一。
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
空间的特点是它的三维性
思考:成语“流 水不腐,户枢不 蠹”说明什么道 理?
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 能保证自身的存在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说物 质存在的状态是运动,物质是以运 动的形式存在的。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是指物质独有的性质,也是说物质 的本质,是相对人的意识、精神而 言的。
C.运动是绝对的,除了运动以外,物质没有其他存在 的方式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