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频信息的加工

视频信息的加工

《视频信息的加工》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社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中的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中的《视频信息的加工》的内容,是在前几章学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合适的工具将采集的视频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本节内容与选修部分《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视频处理加工相比较而言,要求学生能够达到的技术水平较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是掌握视频文件的获取途径与方法,视频文件的格式和各种视频播放软件,及如何利用视频编辑软件进行简单的视频编辑加工与处理视频信息。

二、学习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对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已有一定的积累,掌握了一些常用工具软件(如WORD.POWERPOINT、EXCEL 等)的基本操作,虽对视频信息加工工具接触较少,但已掌握了对文本、表格、图像、音频信息的加工,并且平时对视频的接触也很多,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本节课通过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使学生掌握视频信息加工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获取视频信息的途径与方法,掌握对视频信息进行剪辑的技巧,及学会使用绘声绘影加工视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能选择合适的工具采集与加工视频信息;能熟练运用视频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能对自己和他人的创作过程和作品进行认真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视频信息的剪辑、加工,培养学生制作视频的兴趣,以及创新能力与表达能力;通过视频信息的展示,提升学生文明做人的情感;在相互评价作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利用维堂获取视频、剪辑视频的方法
掌握运用绘声绘影进行视频合成、加工
教学难点:运用维堂获取视频、剪辑视频的方法
运用绘声绘影对视频进行合成、加工
五、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实践法、小组协作学习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下载视频软件(维堂视频下载软件等)、辅助资源网、绘声绘影、教学所涉及的素材和示范作品、异质分组(3-5 人一组,共8 组)
七、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冬奥会王濛夺冠的视频,引领学生进入真实的情境,使学生能够自然而然的融入课堂的主题。

播放这段视频的目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动手操作的动力。

还能感受到视频信息所传达的丰富视觉效果。

通过这段视频让学生从解说员的解说中了解到王濛是中国第一位在一届冬奥会上获得三枚金牌的选手,同时她也是获得冬奥会金牌数和奖牌数最多的中国选手。

她使中国成为温哥华赛场最亮丽的色彩!通过播放视频引入课题。

(2)明确任务,学习探究
教师活动
教师讲解视频的出处,格式及下载使用的软件,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布置任务一:下载一个关于冬奥会的视频,并注意视频的格式。

保存到我的电脑\D.\资源文件夹中。

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文本、图形、图像、音频的下载,通过辅助资源网自主探究,协作完成视频信息的下载。

以小组单位,进行探究式学习。

布置任务二:把下载的视频,利用绘声绘影截取所需的部分然后进行修饰。

给视频添加标题、加载音乐、转场效果。

给镜头加滤镜效果(选做任务)。

学生活动:
明确任务,通过辅助资源网自主探究,完成任务一。

分析任务,结合辅助资源网以及小组协作,通过动手实践,完成任务二。

教师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兴趣和爱好,以及不同层次完成视频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作品要突出主题,表达信息要充分。

教师成为学生真正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在巡视时观察学生的操作,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答疑和辅导。

对普遍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或提示。

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以增强协作学习。

学生活动:
明确学习目标,确定主题,分好工(见分工表)选择好素材然后加工视频信息。

学习有困难的可去辅助资源网进行探索学习,还可以同组之间共同探讨协作完成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