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院检验科推广“血清蛋白电泳”检测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血清蛋白电泳是 ...

我院检验科推广“血清蛋白电泳”检测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血清蛋白电泳是 ...

我院检验科推广“血清蛋白电泳”检测项目及其临床意义血清蛋白电泳是了解血清蛋白中主要组分的一种技术方法,通过血清蛋白电泳来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和病变范围。

也可用于反映其他疾病如肾脏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等。

一、临床中何时需要病人的电泳结果?
1.怀疑有多发性骨髓瘤病;
2.不明的外周神经病(糖尿病、毒素照射、化疗除外);
3.根据其它实验室的数据,需要做蛋白电泳
3.1总蛋白异常或白蛋白异常
3.2尿蛋白升高
3.3由于恶变而引起的血钙过多(如临床相关的症状为失重,疲劳,骨痛,异常出血)
3.4 WBC、RBC升高
4.临床上出现如下症状时:炎症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病、肝病、蛋白质丢失的相关疾病,均可进行血清蛋白电泳检测。

二、血清蛋白电泳(SPE)临床意义:
1.肝脏疾病:血清白蛋白减少与γ球蛋白增加是肝病患者血清蛋白电泳的共同特征,其减少与增加的程度与肝实质损伤程度相关。

①肝炎:急性肝炎早期或病变较轻时,电泳结果可无异常或前白蛋白减少。

但随病情加重和时间延长,电泳图形可改变,白蛋白、α及β球蛋白减少,γ-球蛋白增高。

传染性肝炎患者血清白蛋白轻度下降,α2球蛋白增高并伴有γ球蛋白增高;因为受损肝细胞作为自身抗原刺激淋巴系统,使γ-球蛋白增生。

急性肝坏死时,白蛋白明显下降,球蛋白显著升高,出现A/G比值的倒置,提示肝功能损伤到一定程度。

②肝硬化:血清蛋白电泳可有明显的变化,白蛋白中度或高度减少,α1、α2和β球蛋白百分比也有降低倾向,γ-球蛋白明显增加。

并可出现β-γ桥。

③肝癌:此类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均有改变,α1、α2-球蛋白明显增高,有时可见于白蛋白和α1-球蛋白的区带之间出现一条甲胎蛋白区带,具有诊断意义。

2.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时,由于尿中排出大量白蛋白而使血清中自蛋白明显下降,α2及β-球蛋白升高,γ-球蛋白减少或正常;急性肾炎时α2球蛋白可增高,有时合并γ球蛋白轻度增高;慢性肾炎可见γ-球蛋白中度升高。

3.多发性骨髓瘤和M蛋白血症如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良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生症时血清β、γ区带处出现一特殊单克隆区带,称为M蛋白质,血清总蛋白增高。

4.炎症:急性感染可见α1或α2球蛋白增加,γ球蛋白正常;在慢性炎症或感染后期,可见γ球蛋白增加。

5.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白蛋白下降及γ-球蛋白升高。

6.低γ球蛋白血症或无γ球蛋白血症:血清γ球蛋白极度下降或缺乏。

(检验科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