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与内涵所谓善于与人交往,指的是一个人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游刃有余的一种能力。
现代社会没有单打独斗的英雄,我们所要成就的任何一件事,都可能需要与人发生这种或那种的关系。
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具备这样一种相关的能力。
善于与人相处的内涵,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乐于助人在与人的相处中,我们经常是习惯性地考虑这个人对我们有没有帮助,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经常以自己的需要为出发点来作为与他人相处的目标。
可是一个真正懂得与人相处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相反,他首先考虑的会是对方需要的是什么。
也就是说,只有当我们给予了别人想要的东西,我们才可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我们想要的。
善于与人交往的第一个方面的内容,就应该是乐于助人。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些恻隐之心,那是我们身上最宝贵的东西之一。
不仅是看到别人陷入困境需要帮助时,我们会及时伸出自己的援手;而且当别人在通向成功的顶峰而攀登时,我们也要能够给别人一点前进的动力。
在帮助别人成功之后,自然会在助人为乐之余得到回赠,那不仅是物质上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同时还能得到快乐。
生活中,不妨多做些既帮助别人也温暖自己的好事:有一天,一个人和一个旅伴穿越高高的喜玛拉雅山脉的某个山口,他们看到一个躺在雪地上的上人,于是他想停下来帮助那个人,但他的同伴说:“如果我们带上他这个累赘,我们就会丢掉自己的命。
”但他没有听同伴的话,他不能想象丢下这个人,让他死在冰天雪地之中的情景,于是他决定带着这个人一起走。
当他的旅伴跟他告别时,他把那个人抱起来,放在自己的背上。
他使尽力气来背这个人往前走。
渐渐地,他的体温使这个冻僵的身躯温暖起来,那人恢复了行动能力,于是两个人并肩前进。
当他们赶上那个旅伴时,却发现他已经死了??是冻死的。
原来,背着人走路加大了动动量,保持了自身的体温,和那个人一起抵御了寒冷。
因为那一点恻隐之心,他救了倒在雪地上的人,结果他们互相温暖都保住了生命,而那个旅伴却由于自私而无法与人共同抵御寒冷,失去了生命。
在人生的旅途上,如果我们给别人一点温暖,常常也会让我们自己感觉温暖:“查尔斯,你只要把上午的功课做完就能出去玩一个小时了。
”父亲说。
10岁的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没过多久,查尔斯做完了。
对于像他这样年纪的小孩,玩耍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一件事。
他最爱到河边渔夫家。
渔夫打鱼,妻子纺线,他们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尽管生活贫苦,但是他们生活得很快乐,他们还有一个聪敏可爱的孩子。
他们唯一担心的就是儿子的上学问题。
因为他们都不识字,自己不能教孩子,而且他们也没有钱送儿子去学校。
有一天,查尔斯去渔夫家玩的时候看见小男孩坐在桌子旁,用粉笔在桌上画着什么,便问:“你在画画吗?”“不,我在学写字。
”小男孩回答,“我在站牌上看到两个字,我正要把它们写下来呢。
如果我能读书和认字,那我一定会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这就是你最大的愿望?我想我能够帮助你。
”查尔斯很高兴能帮助这个小男孩。
于是,每天查尔斯就利用出去玩的一个小时教这个孩子读书和写字。
小男孩学习很用心,很快就会写很多字了,而且发音也很准确。
后来,父亲的一位朋友来拜访当。
问到查尔斯时,父亲说:“他可能去散步了。
”“我想他可能不是去散步了”朋友说,“我经常看见他到渔夫家的船上玩。
”父亲听了非常担心,于是匆匆赶往渔夫家。
但是没看到船,渔夫一早就出去打鱼了。
他开始为查尔斯担心起来。
不远处有个小木屋,那是渔夫的家。
罗斯先生走了进去,他看到了令人感动的一幕:查尔斯坐在桌子一旁,另一边是个小男孩儿,他正在写查尔斯念的字,还边把自己写的字给查尔斯看边问:“老师,我写得对吗?”父亲很感动,也很高兴。
第二天,他专门为查尔斯和那个小男孩儿买了些书、纸、钢笔和墨水。
父亲为查尔斯懂得帮助别人而高兴。
②宽容宽容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个善于与人交往的人身上必备的素质之一。
战国时期的“将相和”说的就是蔺相如不计前嫌,运用自己的宽容之心,感化了对其不服的老将廉颇,终使二人成为刎颈之交,共同为越国的发燕尾服强盛而努力的故事。
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并非全都是好人,有相当好的人,也有相当坏的人。
所以,不可能希望社会上全部都是好人,或心地善良的人。
10个人之中,必有不完美的人,不正当的人,这种状态是社会真实的状态,因此必须具备宽容之心。
有力量微弱的人,也有力量强大的人,两者应该互相包容,从中产生综全的力量。
我认为我们的生活内容尽在于斯矣。
”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难免会出现一些误会或经意与不经意之间的磕磕碰碰,轻者可能会令人感到不便或不快,重者可能会给人造成麻烦甚至伤害。
每逢遇到人与人之间的磕碰,不同的人会采取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因而也会有不同的结局。
有些人会义愤填膺、怒发冲冠,你骂我一句,我必骂你两句,你打我一下,我必还你两下,你拍我一砖,我定要还你一棍,于是导致冲突升级。
在我们身边因为一两句话不对付而引发对骂、打斗,甚至最终出了人命的事件时有发生。
而另外一种人在遭遇到别人的得罪或伤害之后,却采取忍耐、宽容的态度,以德报怨,这样不仅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而且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位神父讲道时曾讲过这样一件事情,他说有一天他正走在路上,一位骑自行车的人从他身边经过,随口吐出一口痰,因为当时天正刮着风,这口痰不偏不倚地正吹落到这位神父的脸上。
按照常理,哪个人平白无故被人吐到脸上一口痰也难免会怒火中烧,就此与吐痰人理论一番甚至骂其两句,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但是,这位神父却采取了宽容和理解的态度。
当骑车人自觉理亏欲向神父道歉时,神父主动对那个人说:“不要紧,你肯定不是故意的,不必道歉了。
只是以后不要随地吐痰才好。
”神父宽容的态度,令那位吐痰人无地自容,他接二连三地给神父鞠了几个躬并连连表示是自己不好,将来绝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大家可以想想,如果这位神父采取别样的做法,他或者出口谩骂那个吐痰人,或者还感觉不解气把那人从车上揪下来痛打一顿,那又将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呢?③团结友善团结友善是善于与人交往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人如果不善于团结他周围的人的力是,那么他是很难得成就大事的。
所谓众志成城。
如果连周围人的不能团结起来,又何来“众志”呢?俗话也说一个篱笆七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就是这个道理:一个老人有7个儿子,但他们经常为了一些小事争吵。
一些坏人常挑拨七兄弟的关系,希望到他们父亲死后可以骗取他们的财产。
老人知道了这个阴谋。
一天,他把七个儿子都叫到跟前,指着捆在一起的7根木棍说:“谁能把这捆木棍折断,谁就能得到我的遗产。
”每个人都想得到老人的遗产,都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去折那捆木棍,脸憋得通红,但没有一个人能把这些木棍折断。
“孩子们,其实要折断这些木棍很简单。
虽然我现在老了,但是即使像我这样的人都能折断它们。
”父亲说。
然后他将木棍捆儿打开,很轻松地将它们一根一根地折断了。
儿子们这才恍然大悟,“这样做太容易了,如果这样,每个人都能做到。
”父亲这才说出了真正想说的话:“我的孩子们,其实你们就像这些木棍,只要你们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你们就会很强大,任何人都不能伤害你们。
但是如果你们分开,任何人都能把你们一个一个地折断。
我活着还能把你们捆在一起,你们就像捆这些棍子的绳子,但是我就要离开你们了,离开了捆绑你们的绳子,你们还能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吗?”老人语重心长地说。
儿子们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七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看到儿子们这样团结,老人放心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④平等侍人所谓平等待人,是要求做到有对任何人都没有区别态度上的区别,对所有的人都视同仁。
它要求我们对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不谄媚,也要求我们对那些困穷的人不歧视,还有,对那些身有残疾的人更加不能瞧不起,而要以平等的人格来对待:一名店主在门上钉了个广告,上面写着“出售小狗”。
这信自己显然把孩子们吸引住了,一个小男孩出现在店主的广告牌下。
“小狗卖多少钱呢?”他问道。
“30到50美元不等。
”小男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些零钱,“我有2.37美元,请允许我们看看它们,好吗?”店主笑了笑,吹了声口哨,一名负责管理狗舍的女士便跑了出来,她身后跟着5只毛茸茸的小狗。
其中有一只远远地落在后面。
小男孩立即发现了落在后面的一跛一跛的小狗,“那小狗有什么毛病吗?”店主解释说:“这只小狗没有臀骨臼,所以它只能一拐一拐地走路。
小男孩说:“小是那只小狗,我要买它。
”店主说:“你用不着花钱,如果你真的想要它,我就把它送给你好了。
”小男孩很生气,他瞪着店主人的眼睛,“我不需要你把它送给我。
那只狗和其狗的价值应该是一样的,我会付你全价。
我现在就要付2.37美元,以后每月付50美分,直到付完为止。
”店主劝说道:“你真的用不着买这只狗,它根本不可能像别的狗那样又蹦又跳陪你玩儿。
”听了这话,小男孩弯下腰,卷起裤腿,露出他一只严重畸形的腿。
他的左腿是跛的,靠一个大大的金属友架撑着。
男孩轻声说:“嗯,我自己也跑不好,那只狗需要有一个能理解它的人。
”⑤学会感恩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是绝对无法顺利与人交往的。
试想,如果一个人不懂感恩,别人又如何能长久地无偿地单方付出呢?这里所说的感恩,并不是说,当我们得到了他人帮助后,就一定要给付同等的物质上的回报,它是指物质或者是精神。
比如,当我们在公交车上得到别人的让座后,如果我们以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坐下去,连一句谢谢都没有,那么,下次谁还会来让座叫呢?在一个小镇上,饥荒让所有贫困的家庭都面临着危机,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最起码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
小镇上最富有的人要数面包师卡尔了。
他是个好心人,为了帮助人们度过饥荒,他把小镇上最穷的20个孩子叫来,对他们说:“你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篮子里拿一块面包。
以后你们每天都在这个时候来,我会一直给你们准备面包,直到度过饥荒。
”那些饥饿的孩子争先恐后地去抢篮子里的面包,有的为了能得到一块大点的面包甚至大打出手。
他们心里只想着要得到面包,当他们得到的时候,立刻狼吞虎咽地把面包吃完,而且没有一个人想到感谢好心的面包师。
不过,面包师注意到一个叫格雷奇的小女孩儿,她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每次都在别人抢完以后,她才从篮子里拿剩下的那块最小的面包。
然后她总会记得亲吻面包师的手,感谢他为自己提供食物。
不过她并不立即吃掉那块面包,而是拿着回家。
面包师想,她一定是回家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分享那一小块面包,多么懂事的孩子呀!第二天,那些孩子和昨天一样抢夺较大的面包,可怜的格雷奇最后只得到了昨天一半大小的面包,但她仍然很高兴。
她亲吻了面包师的手后,拿着面包回家了。
到家后,当她妈妈把面包掰开的时候,一个闪耀着光芒的金币从面包里掉了出来。
妈妈惊呆了,对格雷奇说:“这肯定是面包师不小心掉进来的,赶快把它送回去吧。
”小女孩儿拿着金币来到了面包师家里,对他说:“先生,我想您一定是不小心把你的金币掉进了面包里,幸运的是它并没有丢,而是在我的面包里,现在我把它给您送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