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临床适应症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临床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临床适应症《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8.1.1起施行《上海市献血条例》 1998.10.1起施行《临床输血规范》2000.10.1起施行我国输血指征的第一部法规❖无偿献血制度(18-55岁)❖采供血许可制度:未经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采供血活动。
❖用血制度:公民个人储血、家庭成员互助、单位互助和社会援助相结合。
用血互助金制度本市献血者自献血日起五年内医疗临床用血的,按献血量的五倍免费用血,并免交用血互助金;其家庭成员如需用血,按献血量等量免费用血,并免交用血互助金;自献血日起五年后医疗临床用血的,按献血量等量免费用血,并免交用血互助金。
六十岁以上公民需用血,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免交用血互助金。
适龄健康公民未献血者,需要医疗机构用血的,应向血液管理机构办理用血证明。
用血证明的办理程序❖本市在职公民应向单位所在地的区县血液管理机构办理用血证明,未献血者需交纳用血互助金。
❖本市无职公民向居住地所在的区县血液管理机构办理用血证明,未献血者需交纳用血互助金。
❖外省市来沪就医的公民到医疗机构所在区县血液管理机构办理用血证明,并交纳用血互助金。
(家属自愿献血者可免交用血互助金)用血证明填写注意事项①医生必须将用血证明的正反面填写完整,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床号﹑身份证号﹑所需血量﹑病人住址。
② 60足岁以上的患者无需去献血办和血库办理用血证明,由医生将用血证明中的身份证号如实填写清楚,然后由卫勤人员交于血库即可。
③患者或患者直系亲属有上海市的无偿献血证的,凭本人身份证、用血通知书、无偿献血证只要直接到血库办理即可。
(特殊情况除外)④外籍、侨胞、港澳同胞及台湾地区公民凭本人身份证件直接到血库办理即可。
⑤抢救病人可以先用血,事后补办用血手续。
⑥有外地献血证的患者,本人用血到血库办理,家属用血需到徐汇区献血办办理。
⑦无工作单位、退休、无献血证者,凭身份证到户口所在地区献血办公室办理。
医疗机构的组织、制度❖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医院临床科室成分输血考核管理办法》<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落实《献血法》、《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
医院严禁非法擅自采血,不得使用除上海市血液中心以外的血液。
●医院成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由业务副院长任主任委员,医务部科长、血库负责人任副主任委员,相关临床科室主任、护理部主任、血库工作人员担任委员。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会议,主要负责临床安全、合理、科学用血的规范管理、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开展全院性安全、合理输血知识的宣教和培训等。
●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血库应负责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血液的收领、储存和发放。
●根据上海市献血办的要求,制订医院用血计划表,严格控制医院成分血比例。
●制定、实施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出现输血不良反应者应作好输血病程记录,及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并连同血液送回血库。
●医院有用血审核制度,掌握输血适应症(Hb≤100g/L、HCT≤30%),有主治医师签字。
2000ml以上大量输血(全血或红细胞悬液)时须经血库会诊,临床科主任同意签字后报医务科审批,急诊用血须在事后3日内补办手续。
●输血风险告知率应达到100%,患者或家属在《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临床医师应督促患者(60岁以下)到相应的区献血办去办理用血证明。
●患者输血前应按规定进行乙肝二对半、抗HCV、抗HIV、梅毒、血常规、ALT等血清学检测,并将结果正确填写在《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上。
●血库工作人员须进行预防性乙型肝炎疫苗注射。
●考虑到肿瘤病人情况特殊,我院暂不开展自身输血工作。
<临床科室成分输血考核管理办法>●医院成分输血比例应控制≥95%,未达标科室扣超劳1%。
●审证用血率应≥95%,未办理用血证明的床位医师扣200元/份。
●血库不得有责任性过期报废血,否则血费由责任人自行赔偿。
●病史中未反映输血指征者,扣200元。
●手术前未检测相关的血清学指标,血库不予备血。
急诊输血应在备血同时抽血检测血清学指标,并在输血申请单上注明“血已抽,结果未出”。
否则扣200元/次。
●风险告知率100%,缺《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扣200元/份。
●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时,应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无输血不良反应,应在病程记录中注明。
否则扣200元/份。
●一次备血2000ml以上未办理审批手续者,血库不予备血;急诊用血超过2000ml应予3日内补办手续,否则扣200元/次。
●未备血自行手术者原则上不予发血,如用血扣1000元/次。
●如遇缺血停刀,由血库提早1天通知麻醉科,再由麻醉科通知手术医生。
●如临床医生强行手术,扣1000元/次,并承担一切后果。
临床输血的基本要求:安全、有效WHO提出了血液安全四大对策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2. 从低危人群中志愿无偿献血者中采集血液3. 对所有捐献的血液进行输血传播疾病的筛查4. 临床上科学合理用血科学合理用血1.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2. 限制慢性贫血患者的输血3. 限制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4. 减少医源性失血5. 术中有效的止血6. 用药物替代输血7. 血液保护8. 积极开展成分输血1.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不少患者甚至医生都认为血制品可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及吻合伤口的愈合➢ FFP应用于扩充血容量的目的➢输血指征控制不严2. 限制慢性贫血患者的输血➢原发病治疗比输血更重要➢去除和纠正引起贫血的原因,对症治疗➢慢性贫血不存在容血量不足的问题3. 限制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明确病因,及时有效止血➢迅速补充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和氧供应,防止休克发生➢根据具体病情决定是否输血及输血量和输血速度➢注意维持凝血、止血功能4.减少医源性失血➢诊断性或操作性失血➢医源性贫血5. 术中有效的止血●术中异常出血的发生率0.05-4%,而心脏手术为12%左右。
●主要处理步骤:1. 出血原因分析2. 必要的实验室检查3. 止血药物的选择应用6. 用药物替代输血➢合理选择针对性强的止血制品或血制品立止血、去氨加压素、止血敏、其他凝血药物。
➢抗纤溶药适用于富有纤溶酶原激活物脏器的外伤和手术出血。
7. 血液保护➢围手术期综合性血液保护:指在围手术期的各个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或联合使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血液质和量的保护,减少血液的丢失和对异体血的需求。
➢输异体血具有潜在严重并发症,如免疫抑制、血源性传染病传播等,特别是HIV的出现。
➢血源相对短缺。
➢大量急性出血的三项抢救措施是: 1. 恢复血容量;2. 止血;3. 输血➢良好的外科止血是减少手术病人失血的关键➢提高手术技巧,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并多开展“无创”或微创手术对减少手术失血有重要意义。
➢根据手术的部位合理调整手术体位也是减少手术失血的简便有效方法但多不被重视。
➢外科止血也包括局部止血药物的应用,目前常用的有纤维蛋白胶、凝血酶、凝胶海绵、可吸收纤维素沙布及血小板胶等。
➢慢性贫血病人应针对病因治疗比输血更重要。
➢输血的最好指标是临床症状,无明显症状者暂不输血,治疗病因➢慢性贫血不存在血容量不足的问题,有输血指征者只须输红细胞,无须输全血。
➢传统止血药物如止血芳酸、六氨基乙酸等。
➢近年来,新的全身抗纤溶药物如立止血、去氨加压素也被广泛应用输血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输血风险的根源:1.血型抗原的复杂性2.病毒感染“窗口期”常见的输血反应➢发热反应(致热原、免疫反应)➢变态反应(抗组胺药)和过敏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红细胞)➢酸碱平衡失调(代谢性酸、碱中毒)➢出血倾向(输血后紫癜)输血并发症➢传播疾病➢免疫抑制(肿瘤复发、术后感染)➢其它(充血性心衰、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传染病病毒(HIV、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细菌(布氏杆菌)➢螺旋体(梅毒)➢原虫(疟疾)预防措施●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杜绝传染病人献血●对献血者进行血液和血制品的检测●在血制品生产过程中进行病毒灭活●鼓励自身输血临床输血的有效性1. 提高血红蛋白水平(血液氧气输送和供应能力)2. 纠正机体凝血功能障碍、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3. 提高胶体渗透压和补充维持血容量4. 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血液制品的种类全血、血液成分、血浆蛋白制品(白蛋白、凝血因子制品、免疫球蛋白)全血输注适应症:➢部分婴幼儿患者➢大量失血,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伴有凝血功能障碍。
➢严重肝功能障碍。
新鲜全血的不利因素➢对病人无特别的治疗效果➢传播输血相关传染病危险➢白细胞相关免疫反应➢血容量过载➢过敏反应红细胞红细胞悬液200 ml提高Hb0.5-1g去白红细胞减少发热性输血反应、降低传播病毒的危险洗涤红细胞增强运氧能力;避免引起同种异型白细胞抗体血浆新鲜冷冻血浆一般用于PT/APTT>1.5倍对照值病毒灭活血浆可减少输血反应低温沉淀物富含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一般用于出血和纤维蛋白原<80mg/dL血小板➢单采血小板(10u/袋)➢浓缩血小板(1u/袋)●作用:止血●适用:①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②血小板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合理用血的必要性●血液资源宝贵●献血制度处于向无偿献血过渡期●筛选试剂不能做到绝对可靠:窗口期、试剂敏感性、操作误差●有些病毒还没有检测或还不知道●临床存在不合理输血输血指征术前无贫血的手术失血≤600ml, 不输血有顾虑1. 输注红细胞内科:Hb≤60g/L,或红细胞压积≤0.2 外科:Hb < 70g/L,估计失血量 > 20%2. 血小板<5万并有微血管出血表现可输注血小板3. PT和APTT大于正常对照1.5倍并有微血管出血表现应输注血浆输血原则❖同型血输注❖Rh阴性红细胞可输给Rh阳性患者❖Rh阳性血浆可输给Rh阴性患者临床输血技术规范1. 输血申请经治医师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患者或家属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患者办理用血证明——血库备血注:1. 需用全血或2000ml以上大量输血,须经血库会诊,临床科主任签署意见,报医务科审批.2. 急诊手术须办理急诊流程,并通知血库。
2.输血前血液学检查肝功能(ALT)血常规(PLT、Hb)乙肝二对半、HCV、HIV梅毒➢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筛选是检查病人ABO血型系统以外的其它血型抗体,因肿瘤病人反复输血的机会较多,容易产生不规则抗体,而常规开展的交叉配血不能查出不规则抗体,可能引起输血不良反应。
3.血样采集与送检标识清楚、病人信息完整、3天内有效4. 交叉配血●目的:防止输血后产生溶血反应5.血液入库、核对、贮存❖血液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