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输血法律和法规

临床输血法律和法规

“输血治疗同意书”和“临床输血申请单” 中受血者各项化验在每次住院输血前均应 检查(输血前四项)。
《医疗核心制度汇编》
十、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 (一)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病人血型化验单,
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 住院号。
《医疗核心制度汇编》
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一名值班时,应由 值班医生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 核对无误后执行。
未履行申报手续,主治医生未核准签名; 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2000毫升时未
履行报批手续 未按要求及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单。要求有无
反应都要填写并入病历。
存在的问题 医生
输血目的不明,滥用血液, 血浆,申请目的是营养支持。WHO明确提出
不主张将FFP用于补充血容量和营养。现在已有 有效的晶体液和血浆代用品用于抗休克,还有 更为科学的肠胃外营养疗法,加之FFP能传播肝 炎和艾滋病,又能引起不良反应。
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和申请单上贴条 形码,并写上病区(号)、床号、病人的 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核对 工作。
(建议床旁标记,避免出现差错)
《医疗核心制度汇编》
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4ml),不能 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抽血时对化验单与病人身份有疑问时,应 与主管医生、责任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 错误化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 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临床输血法律 与法规
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
《献血法》
1998年
《侵权责任法》 2010年
献血法
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制定用 血计划,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不得浪 费和滥用血液。 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推行按血液成份,针对 医疗实际需要输血,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 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献血法
第二十条 临床用血的包装、储运、运输, 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的,由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 改下,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 罚款。
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
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
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第三十条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 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 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 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第五十九条 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 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 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血液提 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 赔偿。
行业标准:卫生部
《血站基本标准》 1998,2000源自2006《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003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 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 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 找原因,做好记录。
《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规定》
必需输血的患者,临床应于输血前送血型 鉴定(ABO、RhD)和交叉配血实验,为了 避免差错,交叉配血实验的血标本不能与 血型鉴定同时抽血送检。
献血法
第二十二条 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违反本 法规定,将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用 于患者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 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患者健康造成损害 的,应当依法赔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 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 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侵权责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1号)2010年7 月1日起施行
2012.08.01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卫医发[2000]184号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第十一条
凡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00g/L 和血球压积低于 30%的属输血适应症。患者病情需要输血 治疗时,经治医师应当根据医院规定履行 申报手续,由上级医师核准签字后报输血 科(血库)。
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2000毫升时 要履行报批手续,需经输血科(血库)医 师会诊,由科室主任签名后报医务处(科) 批准(急诊用血除外)。
《消毒技术规范》
2002
2003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1999 (试行) 2012.8.1正式执行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血液制品管理条例》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2000 1997 1996 2009
行业标准:卫生部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卫医发[1999]第6号
急诊用血事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第十二条 经治医师给患者实行输血治 疗前,应当向患者或其家属告之输血目的、 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 病的可能性,由医患双方共同签署用血志 愿书或输血治疗同意书。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第三章 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第十二条 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
存在的问题 医疗机构
法律意识淡漠,在合理用血,安全用血等 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外院和临床取血应冷链运输,部分医疗单 位未添置血液运输箱,未使用冰块。
有患者或家属取血的现象。 部分输血前未做“输血前检测”
存在的问题 医生
未严格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申请用血,未严格 掌握输血适应证。
目前血库主要供应“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品 种,部分医生申请 “浓缩红细胞”。 申请单 填写不全,内容不规范。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第三十一条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 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 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第三十三条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 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 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 况应及时处理:
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 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 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第十三条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 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第二十八条 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第七章 输血
第二十九条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