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教学设计

“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教学设计


在学生评价 和优选合成 方案过程中 渗透“绿色 四 :应 用 逆 合 成 分 苯佐卡因, 是一种白 色结晶粉 末,无臭、 味微苦。 可 作为局部 麻醉药, 可 使疼痛感 减轻。 布置任务: 从原料库中挑选合适的原料, 无机试剂自选,合成苯佐卡因。原料库: 乙烯、丙烯、1、3-丁二烯、苯、甲苯、苯 酚 分析学生遇到的障碍。
环节 环 节 一 引入 素材 VB12 教师活动 【讲述】 维生素 B12 是生活中常见的药物, 有很多的功能,面对如此复杂的结构,如 果要同学们去合成 VB12, 你们有没有简单 而大胆的想法呢? 【师】像这种从要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去分 析有机合成的方法称为逆合成分析法。 【 生 】 把 VB12 切断,分割成一 个个简单的结 构,再去合成。 学生活动 倾听 设计意图 了教学设计大赛
教学基本信息 课名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学科 教材 化学 书名: 学段 有机化学基础 第四学段 年级
第四节 有机合成(第二课时)

高二 授课日期 2015 年 11 月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年 2 月
遇到障碍
体会科学家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的 过程
通过该合成 实例让学生 模拟科学家 发现新反应 的过程,体 会到有机反 应是基于合 成需求才找 到的。
【板书】第四节 有机合成 二、逆合成分析法 环节 二 乙二酸 二 乙酯为无 色油状液 任务一:请同学们利用已有知识从原料库 中寻找合适的原料,利用逆合成分析法分 析如何合成乙二酸二乙酯。 2 启发学生有芳 香气味。 主要用于 医药工业 中, 引导学生分析目标化合物,掌握切断的方 法 引导学生分析中间体,掌握官能团的转化 展示学生的合成路线 板书:逆合成分析法思维流程图 讲解所设计的 合成路线的思 考过程 在学案上写分 析过程。 合成分析法 去推出反应 原料。 在启 发学生关注 如何寻找正 确的断键位 置 的 过 程 中,总结逆 合成分析法 的关键是键 的断裂和官 能团转化。 初步认识逆 合成 环节 三: 再 识 逆 合 成 分 析 法 苯甲酸苯 甲酯 : 苯甲酸苯 甲酯存在 于多种植 物香精中, 它具有杀 灭虱、 蚤的 作用且不 刺激皮肤, 无异臭和 油腻感, 可 用于治疗 疖疮。 任务二: 请设计合理的路线来制备苯甲酸 苯甲酯。 有机原料库:石油化工产品中的烃类。 (其 他的无机物原料和条件可自选) 在学案上写出合成路线。 运用相应知识去 分析苯甲酸苯甲 酯的合成路线。 在学案上写合 成流程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介绍现代有机合成之父伍德沃德,让学生感受到有机合成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及重要的意义
和价值。 2、通过有机合成中路线的评价,使学生建立“绿色合成”思想,关注有机物的安全生产,培养学生 科学的价值观。
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逆合成分析法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掌握键的切断和官能团转换的一些技巧; 教学难点:逆合成分析法分析目标分子时键的切断和官能团的转换。逆向合成的思维方法。 5.教学过程设计
2.教学背景分析
1. 有机合成在教材中的地位 有机合成是本章的最后一节,不仅让学生了解有机合成的路线设计的方法, 体会有机合成对人类 的重要影响,而且通过分析有机合成的过程,全面整合有机物、官能团、结构、反应性质和转化之间 的关系,使学生更系统、更深刻地认识有机反应的内在联系和创造价值。 2.学生的认识发展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复习了有机物相互转化以及性质、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本节课是 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逆合成分析法的基本思路,理解合成的关键是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 的转化。并应用该思路方法解决陌生物质的合成问题。本节课基于陌生物质合成的真实情境展开教 学,体验
1、了解逆合成分析法的原理、步骤、及分析过程的正确表示方法; 2、掌握键的切断和官能团转换的一些技巧; 3、知道“绿色合成”原则; 4、理解逆向合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尤其在制药行业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物质的合成,学生自主分析合成思路,提炼合成的一般思路,并初步认识逆向分析法 的思维方法,理解确定合成路线的基本原则。 2、通过有机物逆合成法的推理,培养学生的逆向逻辑思维能力,及运用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 的应用能力,以及信息的迁移能力。
学生介绍自己设 提问: 既然大家设计出了不同的合成路线, 计合成路线时的 那哪一种才是实验室最佳的合成路线呢? 思考过程。 谈谈你的想法?在评价、优选合成路线时 学生评价和优选 的依据是什么? 最佳合成路线。 提问:苯甲酸苯甲酯的工业合成路线真的 是这样吗?真正的工业合成路线比设计的 实验室合成路线有何优点? 学生对比工业合 成路线与实验室 合成路线的优 劣。 学生反思:刚才 评价时遵循了什 么原则? 一轮设计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指导者 其他参与者 刘春锋 刘春锋 徐雅珍 雷红茹、朱栓平 单位 北师大燕化附中 北师大燕化附中 燕山教研中心 北师大燕化附中 联系方式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有机合成在教学上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它不仅有学科意义,而且可以全面整合有机物、官能 团、结构、反应性质和转化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更系统、更深刻地认识有机反应的内在联系和创造 价值。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 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在学习者个别学习活动的基础上, 组织学习者集体的讨论、 交流活动, 用集体的感知来丰富个体的感知,用集体的讨论来活跃、改进个人的内省,用集体的概括来修正、 丰富、强化个人的概括,通过学习者之间的交叉反馈来强化、矫正、补充个体的学习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