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二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ppt

专题二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ppt

6
(三)结果要件 有损害事实的存在,即滥用行为造成了逃避债
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结果。 (四)主观要件? 1、主观滥用论:人格滥用行为人需存在规避
法定或约定义务的主观恶意。 2、客观滥用论。 ——采过错推定较为合理。
7
四、公司法人人格否认适用的 情形
(一)公司资本显著不足。 非指公司资本不符合法定最低资本额。 乃指公司成立时,股东实际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与公司
8
(四)公司法人人格的形骸化
指公司与股东完全混同,公司仅仅是股东的另一形象, 是股东行为的工具,故公司失去独立存在的价值。
1、股东对公司的不正当控制。如子公司向母公司不正 当地输送利益。
2、财产混同。如公司账簿与股东账簿不分,公司与股 东利益的一体化。
3、业务混同。公司与股东从事同一业务,无从辨认实 际的交易主体。
经营所隐含的风险相比明显不足,其判断的依据是经 营的需求而非法律的具体规定。 (二)利用公司回避合同义务。 1、逃避特定的不作为契约义务,如竞业禁止义务、商 业保密义务、不得制造特定商品义务等。 2、成立新公司逃避债务,如将公司资产转移到新公司 而逃避原公司债务。 3、利用公司对债权人进行欺诈以逃避合同义务。 (三)利用公司规避法律义务,如逃税、洗钱。
专题二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一、概述 (一)称谓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又称公司法人格否认
制度(disregard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美 国称“揭开公司面纱”(lifting the veil of the corporation), 英国称“刺破公司面 纱”(piercing the veil of the corporation),德 国称“直索责任”,日本称“透视理论”。
2、公司具有独立法人人格和股东承担有限责任是公司 的基本法律特征和现代公司制度的根基,而公司法人 人格否认只是一种例外。
3、在适用人格否认时,公司的人格已被破坏,丧失了 其应有的独立性,否定其人格不过是对客观事实的揭 示和认定。
4、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不是对公司人格独立制度的否定, 而是对公司法人人格制度的维护和完善,是对公司当 事人之间利益失衡的一种事后救济。
4、组织机构混同。公司与股东在组织结构上存在重叠, 如“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公司与股东实质上是互 为一体的。
9
五、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 后果
1、对公司的适用后果 不是彻底、永久地取消公司的法人资格。 而是仅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从
而追究滥用法人人格的股东责任,实现利益补偿。 2、对股东的适用后果 责任主体限于实施滥用行为的股东,非全体股东。 债权人可以向公司追偿,也可以直接向滥用人格的股
11
——人格否认制度的争点问题
一、被告是谁 仅为公司?仅为滥用人格的股东?二者为共同
被告? 二、连带责任的性质是什么 为共同连带责任,还是补充连带责任? 三、举证责任的承担者是谁 一般是谁主张,谁举证。但在一人有限责任公
司时为例外。 四、判决对公司的其他事务或个案有无既判力 无。
12
——人格否认与相关理论比较
一、人格否认与深石原则 深石原则是指,如果子公司资本不足,又为母
公司的利益而不按正常方式经营业务,则子公 司破产或重整时,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权应次 于优先股东与一般债权人的权益。 本质:不是对子公司人格的否认,而是认定母 公司在特定情况下丧失平等受偿的机会。 人格否认与深石原则是不同的理论。
(一)主体要件 1、义务主体:公司人格的滥用者,即公司股东。 2、权利主体:因公司人格滥用而受到损害,有权提前
诉讼的相对人,即因公司人格滥用而受害的债权人。 ——故,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由受害当事人主动提出,
法院不应主动适用。 (二)行为要件 存在股东滥用公司人格的事实和行为。如,滥用人格
回避公司合同义务。 立法模式:列举与概括相结合。
第64条: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 立于股东自己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4
立法内容
1、体现为正面的、系统的行为规则,而 非判例法或一般原则。
2、明确了人格滥用行为的法律后果。 3、规定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财产混同下
的人格否认,并确立了举证责任倒置的 原则。
5
三、构成要件
东追偿。
10
——典型案例
原告:北京伟业通达机电有限公司 被告:北京亿通正龙工贸有限公司(亿通正龙公司通达公司)签订了买卖合同,后依正龙通达公司的要 求将货发给亿通正龙公司,并以亿通正龙为被告起诉, 要求支付剩余价款。被告在答辩中否认与原告存在买 卖关系。因亿通正龙公司与正龙通达公司是一套人马、 两块牌子,原告申请追加正龙通达公司为共同被告。 但法院未同意追加被告的申请,以原告与亿通正龙公 司不存在买卖关系为由裁定驳回原告起诉。 ——问题:法院对本案的处理结果妥否?
1
(二)特征
1、前提,公司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人格。 2、只对特定个案中公司独立人格予以否认,
而非对公司法人人格的全面、彻底、永久性的 否认,不影响该公司同时并继续的存在。 3、目的为保护债权人利益,性质上属于民事 责任,为私法责任。
2
(三)制度价值:人格独立VS 人格否认
1、法人、人格、公司,三位一体,形成了公司法人人 格制度。
13
二、吊销营业执照后公司法人 的人格
典型案例: 08年6月,甲公司自乙公司处购买摩托罗拉手机,欠
款200万元,久拖未还。09年8月,乙公司起诉。法 院受理后调查发现,甲公司因连续2年未年检而被工 商登记部门于09年7月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即以被告 主体已不存在为由驳回原告诉讼请求。乙公司认为, 甲公司虽被吊销营业执照,但未进行清算,也未注 销登记,故仍具法人资格,被告主体依然存在,继 而提起上诉。
3
二、我国立法
公司法第20条: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 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 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 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 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 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 担连带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