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7年中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
2017年中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
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 加强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辨能力、交流 能力在学习实践中等得到锻炼和提高。
(4) 重视单元复习与专题复习,注重知识间 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不是孤立的,而 是存在着内在联系或某种共性的。教师在 教学中要善于将相关的知识归纳、总结, 建立起知识间的框架结构,帮助学生认识 历史知识的本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准 确把握历史知识,将简单识记,上升到理 解的层面。
关于分值
非选择题总分26分
关于题型示例
2016年中考取得的成 绩及存在的问题
❖ 全市总人数(2016年)10644 ❖ 平均分37分 ❖ 及格率75.4% ❖ 最高分50最低分 0 ❖ 分数段0分(329人占 3.1%) ❖ 1-29(2620人占24. 6% ) ❖ 30-39(1654人占 15.5%) ❖ 40—44(1905人占17.9%) ❖ 45—49(3983人占37.4%) ❖ 50 (482人占4.5%)
材料分析题存在的问题
一是知识掌握不牢固、知识混淆;
二是历史概念不清,比பைடு நூலகம்“俄罗斯是社会主 义大国”、“是欧盟成员国”等。
三是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整合能力,世界发展 趋势是多极化,学生对多极化的问题理解不 够。 四是审题不细致,回答不准确。
读史有感题存在的问题有 (1)知识不准确、混淆。
(2)二是不按顺序答题;
个别字词的调整
1.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了解与知道 3.理解与认识 3.历史作用与世界影响
二、考试说明解读
题型(两大题型)没变
分值没变24--26 考试时间 试题难易度 网上阅卷
命题原则----以《2017年考试说明》
为依据
对考生的要求
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获取信息并处理信息的能力 思维能力
(5)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
中考试题,以现实“热点”问题为题材,在考查 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考查学生对历史的判断力 和历史感悟力,从而体现历史教育的价值功能。 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课堂内容将社会热点和焦点问 题引入课堂,即活跃了气氛,又加强了历史与现 实的联系,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加深对历史和 现实问题的理解。
好,对周年事件关注不够。
复习建议
(1)夯实基础知识。
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抓住、抓准教 学重点、难点教学,夯实基础知识。历史 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历史线索构成历史基本知识,教师在教学 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手段化 难为易、化繁为简,交待清楚这些基本知 识,使学生明确掌握《考试说明》要求的 基础知识。
(2)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课堂教 学的主旋律,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加快思 想观念的转变,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各 个环节,给学生以自主的学习空间,使学生 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氛围中,学“会” 学习、乐于学习。
(3)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对教师的要求
把握考试方向 历史复习的方法、手段
考试内容的要求
❖ 知识与能力三个层次 ❖ 识记:了解、说出、知道、简述 ❖ 理解:概述、说明、理解、明确、认识 ❖ 运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等
关于增加的几个问题处理
1.关于“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的 正义性,学习志愿军将士的爱国主义和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017年中考历史考试 说明解读
学院初中部王慧娟 2017年4月6日
一、2017年 考试说明的变化
(一)考试内容变化
❖ 中国史部分
1.将了解抗美援朝的基本史实,认识抗美援朝
的正义性,改为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的正义性,学习志愿军将士的爱国主义 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删掉了“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 用”。
(3)三答非所问;
(4)开放性试题答是不规范、语言表 述缺乏条理。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1.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基础知识不牢固,历史概念模糊不清。关 于第一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科索沃战争与战 役的区别,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 家、俄罗斯是欧盟成员国等。
❖ (2)一些学生对部分历史知识缺乏必要的理解 和认识,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 题,比如关于袁隆平和籼型杂水稻的知识、关 于日本明治维新的问题等。
选择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学生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缺乏分析、判断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缺乏知识整合能力; (四)审题不细,问题不明; (五)学生缺乏对周年问题的敏感度,对周年的历 史事件关注不够; (六)学生对知识的再认能力不足。
信息窗口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画蛇添足,没有考时间,却把错误的时间答 上,造成失分。 (2)书写不规范;乱用书名号,会议名称、凡尔 赛—华盛顿体系加书名号 (3)概念理解不到位 “科索沃战争”答成“科 索沃战役”; (4)语言表述缺乏条理性,答题过于直白,“要 对立、要斗争”等。
2.关于“1787年宪法的基本内容”
3.关于“珍妮机的发明及珍妮机发明的 意义”
4.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 本原因”
5. “以计算机网络、生物工程技术等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成果为例,了解 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以环境、资源、 社会问题等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 面临的挑战”
关于题型
❖ 选择题 ❖ 非选择题
世界史部分变化
❖ 1.增加了1787年宪法的基本内容。 ❖ 2将知道珍妮机及其发明者改为“知道
珍妮机的发明及珍妮机发明的意义”
❖ 3.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改为 “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世界史部分变化
❖ 4.删掉了“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 安全的威胁”
❖ 5.将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及其影响改为“以 计算机网络、生物工程技术等第三次科技革 命中的成果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 以环境、资源、社会问题等为例,了解现代 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
❖ (3)部分学生对材料题型不太理解,不会从材 料中寻找有用信息,回答问题。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答题不规范、不严谨、不按要求答题。 比如乱用书名号,在会议前加书名号、在体 系前加书名号等,两极格局写成“二极”格 局等,问“中美关系的展望”,有的学生答 成“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等。
❖ (5)不在规定区域内答题,丢题落题; ❖ (6)错别字比较严重。 ❖ (7)学生对重要历史年代的记忆和掌握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