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9页例4
教学目标:
1.体会“小括号”和“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运算顺序,会计算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三步题目,并会列综合算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比、计算,加深对小括号作用的理解。

引导学生经历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和意识。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体会“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会列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导学卡
一、谈话引入
1.谈话: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下面我们来总结并继续学习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2.板书课题: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二、新知学习
1.计算96÷12+4×2
(1)说一说运算顺序,并计算。

(2)一生板演。

(3)总结计算顺序。

2.深入学习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1)问:计算上述算式用到了混合运算的顺序,那么如果将这个题加上小括号,运算顺序又是怎么样的呢?
出示:96÷(12+4)×2
(2)生说出运算顺序,后独立计算。

(3)汇报计算过程,师板书。

(4)总结算法。

(5)对比两题的计算顺序,发现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导致计算结果不同。

3.在96÷(12+4)×2 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 ]”,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2 ,运算顺序又是怎样的?
(1)“[ ]”是什么括号?生介绍中括号,师补充。

(2)生根据“[ ]”的作用,试说运算顺序。

(3)同桌两人根据运算顺序试算。

(4)展示汇报。

说明书写格式。

(5)总结还有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三、随堂练习
1.填一填
(1)计算45÷5×(28+4)时,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2)计算(800+100÷50)×2时,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2.先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并用横线标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360÷(70- 4×16) 158×[(27+54)÷9]
(43+32)÷(357-352)
四、当堂检测
1.我会判。

(1)计算88+(51-21)÷3时,第三步算除法。

()(2)(3×19)+(204÷3)去掉括号后,运算顺序改变。

()(3)14+60÷4和14×60÷4的运算顺序相同。

()(4)算式中只有乘、除法的,必须先算乘法。

()2.森林医生
360÷[(13+5)×5]
= 360÷18×5 改正:
= 20×5
= 100
提升培优
3.在“120-45+27÷9”中,按要求加括号。

(1)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减法。

120-45+27÷9
(2)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

120-45+27÷9
(3)先算减法,再算加法,最后算除法。

120-45+27÷9
4.列式计算。

(1)6 5与1 3 5的和除以5 0,商是多少? (2)97与55的和乘它们的差,积是多少?
5.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计算四则混合运算题时,需要同学们注意哪些方面?
板书设计:
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 ]”中括号
《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过的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总结。

教材以96÷12+4×2为例,激活学生已有的混合运算的知识和经验,突出小括号的作用,进而引导学生认识中括号,揭示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时我直接出示:96÷12+4×2没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让学生根据以前的知识说出运算顺序尝试解答,分析运算顺序时发现除法和乘法可以同时计算的方法。

再通过一式多变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有小括号、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最后总结整理出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结构表。

练习设计时收集了多样基础题型(800+100÷50)×2 、(43+32)÷(357-352)进行训练,提升培优的类型题多样,层层递进,以结合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思维为主。

原以为学生对于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已经很熟练,迁移到今天的知识也应该很容易,但从课堂情况看,不容乐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出现以下问题:
1.与刚刚学过的简便计算混淆,老想着怎么计算简便,要对给出算式的数据和运算符号交换位置。

2.书写格式不对,先算的部分移了下来,还没有算的部分丢了后来计算时才出现。

3.知道运算顺序,但还是把先算的结果写在前面,不算的部分移在后面。

4.小括号里有两步计算,还没有算完小括号里的第二步就把小括号去了、直接把小括号里面的两步一次算出结果。

5.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在算完小括号时,把中括号改成小括号。

分析整节课出现问题的原因:
1.高估了学生的旧知掌握能力,开始应该给出几道题,通过复习引起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的回忆。

2.在备课中,想体现同桌或小组合作、对比深入感知中括号也是为了改变运算顺序而添加的括号、以问题形式引发学生对新知的思考、整理概括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结构、多种题型练习,当想的多了时把握不准确,某些环节的设置不当。

3.自身紧张或是过于重视的原因,物极必反,课堂语言不严密。

4.单元教学内容的调整,让学生对混合运算的计算总想着怎么简便,而不是按照现有的运算顺序计算。

综合教学实际,思考今后的教学应该以对教学语言的严密性加以改进,对教材的把握该以基础为主,对于学生该用预习提纲提前预习,压缩精讲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