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故障查找检修的一般方法介绍讲解

电气故障查找检修的一般方法介绍讲解


2、先机损,后电路 :电气设备都以
电气----机械原理为基础,机械和电 子在功能上有机配合,是一个整体的 两个部分。往往机械部件出现故障, 影响电气系统,许多电气部件的功能 就不起作用。因此不要被表面现象迷 惑,电气系统出现故障并不全部都是 电气本身问题,有可能是机械部件发 生故障所造成的。因此先检查机械系 统所产生的故障,再排除电气部分的 故障,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④摸: “摸”就是用手触摸电气设备
表面感觉设备温度是否过高,振动是否 过大,超不超规定范围。设备运转时会 散发热量,当设备出现异常时,散发的 热量就会增加很多,造成设备温度升高。 若轴承周围温度过高,则可能是轴承损 坏、缺油或加油过多所致。用手背摸电 气不带电的外壳,如手感觉到轻微的振 动时正常的,当手感剧烈、手感发麻则 说明设备的振动太大。
3、先简单,后复杂:检修电 气故障要先用最简单易行、自 己最拿手的方法去处理,再用 复杂、精确的方法。在排除故 障时,先排除直观、显而易见、 简单常见的故障,后排除难度 较高、没有处理过的疑难故障。
4、先一般后特殊:即先检修通 病、后攻疑难杂症。电气设备经 常容易产生相同类型的故障就是 “通病”。由于通病比较常见, 积累的处理经验较多,因此可快 速排除。这样就可以集中精力和 时间排除比较少见、难度高、稀 奇古怪的疑难杂症,简化步骤, 缩小范围,从而提高检修速度。
状态划分得超细,对检修电气故 障越有利。对一种设备或装置,其 中的部件和零件可能处于不同的运 行状态,查找其中的电气故障时必 须将各种远行状态区分清楚。 这是 一种通过对设备或装置中各元件、 部件、组件工作状态进行分析,查 找电气故障的方法。
四、电气日常点检方法
电气设备点检分静态点检和动态点 检。在静态情况下,重点对设备的 表面特征进行检查,如电机地脚螺 栓的紧固,零部件的完好,磨损、 裂纹、电气元件烧蚀等情况检查。 在动态点检的情况下,重点对设备 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如对震动情 况、发声情况、温度、电流等情况 进行检查。
二、电气故障检修技巧
1、熟悉电路原理,确定检修方案: 当一台设备的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 不要急于动手拆卸,要先了解该电气 设备产生电气故障的现象、经过、范 围、原因。熟悉该设备及电气系统的 基本工作原理,分析各个具体电路。 弄清电路中各级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 信号在电路中的来龙去脉,并结合实 际经验,确定一个科学的检修方案。
2、分析故障原因、初步确定 故障范围、缩小故障部位:根 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是 电气故障检修的关键。分析的 基础是电工电子专业基本理论, 是对电气设备的构造、原理、 性能的充分理解和掌握,
是电工电子基本理论与故障实际 的结合。某一电气故障产生的原 因可能很多,重要的是靠我们用 科学的方法去逐一排查排除,从 众多原因中快速找出最主要的、 最直接的原因来,用最短的时间 恢复设备运行。
若电动机内接触点和连接处有变色、烧痕和 烟迹等,则说明可能有局部过热、导体连接 处接触不良或绕组烧毁等。
若电动机剧烈振动,则可能是传动装置被卡 住或电动机固定不良、底脚螺栓松动等。
③听:主要是利用人体的听觉功能 可查询电气故障产生的各种异常声 响产生的声源,了解故障部位在故 障发生前后声音是否有差异。
②看:看就是用眼睛仔细外观检查。在
正常运行过程中,电气设备由于长期处于 满负荷工作状态,一些电气零部件会逐渐 发生劣化、老化,如设备的磨损、脱落、 漏油、放电、松动、腐蚀、变色、烧焦、 产生火花,仪表压力、仪表温度、电机电 流、电压、综保上的报警信号等现象,不 再符合设备常态运行时的技术要求,造成 设备隐患。通过细心观察,认真排查,及 时发现设备潜在的各种故障点。
一、电气故障检修的一般步骤
1.观察和调查故障现象:电气故 障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类故 障可能有不同的故障现象,不同 类故障可能有同种故障现象,这 种故障现象的同一性和多样性, 给查找故障带来复杂性。
但是,故障现象是我们电气专业技 术人员思考、检查、判断、处理电气 故障的基本依据,是电气故障检修的 起点。因而,要对故障现象进行仔细 观察、全面了解、冷静分析,找出故 障现象中最主要的、最典型的方面。
电动机正常运行时应发出均匀且较轻的“嗡嗡”声,无杂音和特别的声 音。若发出噪声太大,包括电磁噪声、轴承杂音、通风噪声、机械摩擦 声等,均可能是故障先兆或故障现象。 1、当电动机轴承严重缺油时, 用听针从轴承室能听到“咝咝”声。应停机检修,清洗轴承,加新润滑 油。 2、当定子与转子相擦时,会产生振动并伴有刺耳的“嚓嚓”碰擦 声,这多是轴承有故障引起的。应检查轴承(包括球架),发现损坏应 更换。如果轴承本身没问题,而发现轴承走内圈或外圈,可镶套处理或 更换轴承与端盖。 3、电动机缺相运行,吼声特别大。应及时查明缺相 的原因。 4、笼型电机转子导条断裂或绕线电机转子绕组封星断开时, 有时高时低的“嗡嗡”声,转速变慢,电流增大,应检查处理。另外有 些电动机转子和定子的长度配合不好,如定子长度比转子长度长得太多, 或端盖轴承孔磨损过大,转子产生轴向窜动,也会产生“嗡嗡”的声音。 5、定子绕组首末端接线错误,有低沉的吼声,转速也下降,应检查叫 正。这只是会发生在新电机首次通电使用的情况。
对一个部件的检查应尽可能用多项 点检方法同步进行检查,以点检运 转电动机为例,可以用“看”的方 法对电机表面进行检查,观看电机 地脚、电机联轴器,仪表盘上的电 流指示等情况;用“比”的方法检 查电机变压器运转时的声音是否正 常;用“摸”的方法检查电机的温 度振动是否正常。
如何能迅速找出故障、隐患,并及时排除之?如何能维修好电气设备? 我认为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不怕困难的精神;第二,要努力掌握自 控技术,联系本人十多年维修的实践,我认为要多看、多问、多记、多 思、多练(五多),逐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准和维修能力,才能适应各 种较复杂的局面,解决困难的问题,快速处理好电气故障。
电气设备出现的故障五花八门、千 奇百怪。任何一次电气设备故障检修完 毕后,都应该把故障现象、原因、检修 经过、分析方法、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学习掌握各种各样的故障规律和特征, 熟悉和捋顺检修思路,积累维修经验, 并将自己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在理论指 导下具体故障具体分析,才能准确、迅 速地排除故障。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为能 够独当一面的检修电气故障的行家里手。
5、先外部调试,后内部处理: 外部是指暴露在电气设备外密 封件外部的各种开关按钮、插 口及指示灯。内部是指在电气 设备外壳或密封件内部的电路 板、元器件及各种连接导线。
先外部调试、后内部处理,就是 在不拆卸电气设备的情况下,利 用电气设备面板上的开关、旋钮、 按钮等调试检查,缩小故障范围。 首先排除外部部件引起的故障, 再检修机内的故障,尽量避免不 必要的拆卸。
3、确定故障的部位、判断故障点:
确定故障部位是电气故障检修的最 终目的和结果。确定故障部位可 理解成确定设备的故障点,如短 路点、断路点、损坏的元器件等, 也可理解成确定某些运行参数的 变异,如电压波动、三相不平衡 等。确定故障部位说起来容易做 起来难,需要弄清故障发生
的具体时间、地点、环境以 及故障前后的关联事件等, 是在对故障现象进行周密的 考察、仔细分析和思维判断 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一过 程中,往往要采用下面将要 介绍的多种手段和方法。
4、隔离法:有些故障一时难以
区分是电气部分还是自控部分或 机械部分造成,常可采用隔离的 方法。将自控与电气分离、机械 与电气分离,这样复杂的问题就 化为简单,就能较快地查找到故 障原因。
5、状态分析法:
发生故障时,根据电气设备的工作 原理、控制原理、控制线路和所处的状 态,结合初步感官诊断故障现象和特征, 能清故障所属系统,分析故障原因,再 确定确定故障范围。电气设备的运行过 程总可以分解成若干个连续的阶段,这 些阶段也可称为状态。

一、 要多看
1. 要多看数控资料
要多看,要了解数控系统的报警及排除方法;要了解控制面板的操
作和各菜单的内容;要了解电机的性能和驱动器的特征等等。
2.要多看电气图、消化电气图
对于每一个电气元件,比如:接触器、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等以及
PLC的输入、输出,要在电气图上一一注明。有时,一、二次看可能还
搞不清楚该元件的作用,要多看等以后消化后再写上。
⑤闻:故障出现后,断开电源, 将鼻子靠近电动机、自耦变压器、 继电器、接触器、绝缘导线等近 处,闻闻是否有焦糊味。通过闻
气味能判断及预防故障。若发现 有特殊的油漆味,说明电动机内部 温度过高;若发现有很重的糊味或 焦臭味,则可能是绝缘层被击穿或 绕组已烧毁。
2、参数检查法:就是用仪器检测电
6、先不通电检查,后通电测验: 首先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对电气设 备进行观察测试分析;然后再在通 电的情况下,对电气设备进行测量 检验。对许多发生故障的电气设备 检修时,不能立即通电,否则会人 为扩大故障范围,烧毁更多的元器 件。因此,在处理故障通电检测时, 必须谨慎行事。
7、总结经验,提高效率:

三、要多记
随身带一本笔记本,把每天发生的故障,如何排除的过程一一记录下
来,人的脑子时间长了易忘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录下来好
处极大。我们发现电气设备往往有的故障会重复出现,而且老是这几个
故障,只要查一下当时是如何解决的,几分钟就可排除故障,既快又好。
三、电气故障检修的一般方法
电气故障检修,主要的是理论联系 实际,根据具体故障作具体分析, 但也必须是根本的检修方法。
1、直观法:通过“问、看、听、摸、 闻”来发现异常情况,从而找出故 障电路和故障所在部位。
①问:向现场操作人员了解故障发 生前后的情况。如故障发生前是 否启动过什么设备、是否有过载 和频繁操作行为;故障发生时是 否有异常声音和震动、有没有冒 烟、冒火等现象;仪表显示有无 异常等等。要一一仔细询问清楚, 有助于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做 出判断。
气设备的一些参数是否符合技术要 求。如检测电流、电压等是否在技 术要求范围内,若是超出技术要求 规定的范围,则说明设备存在问题。 “测”需要专门的检测仪器,如万 用表、红外线测温仪、测振仪等, 在适当的条件下测量设备的某一特 征值,看这一特征值是否在技术要 求规定的范围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