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研究方法滚明智整理

教育研究方法滚明智整理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陈时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滚明智整理)一.选择题:1.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强调的是教育研究的(B)A. 目的B. 情景 C .对象 D. 主体2.题录、数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属于(B)A. 一次文献B. 两次文献C. 三次文献D. 四次文献3.选择课题研究的首要原则是(B)A.创新性原则B. 价值性原则C. 可行性原则D. 科学性原则4 在研究中,研究方法及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程度指的是(A)A. 信度B. 区分度 C.难度 D. 效度5.测验对应试者的辨别能力,指的是测量工具的( D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6.作品分析法最重要的指标是(A)?A内容B时间C能力D形式7.1990年(B)首次在教育研究领域使用“叙事研究”的术语?A杰克逊 B康纳利与克莱迪宁 C赫尔巴特 D裴斯泰洛奇8.下列不是教育研究的历史演变过程的是(C)A.经验--描述B.哲学--思辨C.创新--思维D.科学--实证9.需要事先确立假设并确定具有因果关系,通过使用检测工具进行测量和分析的研究方法是(B)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文献研究 D现场研究10.我国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通过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跟踪观察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 A ) A 日记描述法 B 描述记录法 C 轶事记录法 D 连续记录法11.在设计问卷时,问题最多不超过(D)个。

教育研究方法P130A.30B.45C.35D.4012.首次在教育研究领域使用“叙事研究”术语的是()。

答案:C 课件A.伯克B.库恩C.康纳利D.温勒13.定量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B)A 建构主义B 实证主义哲学C 后实证主义D 解释学14.下列不属于实验研究特点的是( D)A.控制性B.因果性C.重复性D.自然性出处:P66,实验研究的15.(A)康纳利首次在教育研究领域使用“叙事研究”术语。

答案:A 课件A.1990年B.1980年C.1968年D.1983年16.下列不属于教育科学研究原则的是()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实践性原则(P50 笔记)(答案:D)17.在自然环境中,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和对事物的看法,从中提取出研究假设,并对假设进行检验的调查方法是()A、定量研究B、叙事研究C、比较研究D、定性研究(P11 第2段)(答案:D)18.以下哪种研究不属于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量的研究。

( C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P6)A.观察研究B.实验研究C.叙事研究D.调查研究19.定量研究的理论基础是( D )A:建构主义 B:解释学 C:现象学 D:实证主义源于——教材第一章第二节之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P1120.最早运用叙事方法研究学校现场活动的是(ppt课件):CA、康纳利B、克莱迪宁C、杰克逊D、丁刚21.教育实验特点中能体现教育实验研究精髓的是(教材65页):DA、因果性B、教育性C、综合性D、控制性22.引用文献的正确、规范著录是实现引用文献功能的重要途径,下列关于期刊文章的引用标志正确的(B)A、OB、JC、MD、N(源自教材第277页)23.根据教育研究的性质及使用的手段,可以把教育研究划分为(D)A、宏观研究、中观研究与微观研究B、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C、文献研究与现场研究D、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源自教材第8页)24.教育研究的范式包括哪些?(A)(1)科学主义研究范式(2)人文主义研究范式(3)社会批判研究范式(4)复杂系统研究范式(5)教育研究范式A.(1)(2)(3)(4)B.(1)(2)(4)(5)C.(2)(3)(4)(5)D.(1)(3)(4)(5)25.实验研究是一种()(A)A.定量研究B.定性研究C.基础研究D.应用研究26.下列哪项不属于个案研究的特点:(C)。

A.典型性B.深入性C.客观性D.单一性27.实验研究的精髓在于:(A)。

A.对实验条件的控制B.探求事物之间或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C.具有教育性D.实验可以重复验证出自《教育研究方法》第三章第一节《实验研究》,P65。

28.以下哪个不属于教育研究应当遵循的的基本规范?( D )A、价值性原则B、诚实性原则C、保密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29.教育研究人员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仪器,在一定的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并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是( A)A 教育观察B 个别访谈C 教育叙述D 行动研究30.下面不属于调查研究的特点的是( C )A 自然性B 灵活C 直接性 D广泛性31.教育研究的根本任务( A )A 教育研究问题B 教育研究目的C 教育研究主体D 教育研究客体32.教育实验效度分为( C )A 信度和难度B 区分度和效度C 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D 信度和外在效度33.根据调查研究的()可以将调查研究的类型分为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答案为C ,参考课本第78页)A 内容 B目的 C对象 D方式34根据观察的方式可以将教育观察的类型分为()。

(答案为A,参考课本第181页)A 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B 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C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35.被誉为教育实验创始人的教育家是(A )A裴斯泰洛齐 B梅依曼 C拉依 D 蒙台梭利 E杜威“教育者的教学研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的实验研究”是一个(D )A多因子实验研究 B前实验研究 C验证性实验研究 D单因子实验研究36.下列不属于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A)p79A.广泛性原则B.目的性原则C.价值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37.下列不属于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的是( D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P15)A. 客观性B.系统性C. 伦理性D.实践性38.定性研究的研究范式( B )——出自ppt课件A.科学范式B.自然范式C.教育范式D.人文范式39.定性研究的研究范式(B) ppt课件A、科学范式B、自然范式C、教育范式D、人文范式40.教育研究历史演变中,19世纪下半叶提出了什么方法?(C)A归类法 B演绎法 C实验法 D解释法41.实验和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称为(A )A 外在效度B 内在效度C 效度系数D 依存效度42.教育科学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A )A.教育观察法B.教育比较法C.教育实验法D.教育统计法43.下列哪些属于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因变量?( A教材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P53A、教学效果B、教学方法C、教师教学水平D、教材44.从事教育研究需要用到多种研究方法,其中,研究人员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手段,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研究对象的有关材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从而了解教育对象,发现教育现象之间的关系,认识教育规律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C)A.叙事研究B.实验研究C.调查研究D.实验研究45.文献综述的编写结构不包括:(D)A.标题、前言B.正文、结束语C.附录D.本论46.对于任何一种教育测量来说,最重要的指标是测量的 (B)A.信度 B.效度 C.难易度 D.区分度47.由教育情景的参加者,为提高对所从事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依赖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C)P104 A比较研究 B.叙事研究 C.行动研究 D.个案研究48.测验对应试者的辨别能力,指的是测量工具的 ( D)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被试者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也就是测验对应试者的辨别能力。

答案出处:老师上课课件及学生抄的笔记49.根据调查研究的( B )划分,可将调查研究分为现状调查、发展调查、关系调查、比较调查和原因调查。

A 性质B 目的C 对象D 范围50.归纳法和演绎法是由(A )提出的。

A亚里士多德 B夸美纽斯 C柏拉图 D 康德51.“书目”属于文献等级中的( B )A 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 四次文献52.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 C )A访谈调查 B 测量调查 C问卷调查 D调查表法53.问卷调查中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的答题,由回答者本人自由回答的问题是( D )A 封闭式问题B 事实性问题C 态度性问题D 开放式问题52.下面体现定性研究的方法是( B )P11A、实验研究B、个案研究C、比较研究D、行动研究53.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属于科学主义的特点( D )P33A.自然科学是唯一绝对可靠的知识和方法B.其他科学只有引入或借鉴科学的语言和方法才能获得一定程度的科学性C.自然科学成了知识之王,精神科学或社会科学则变成了仆人,对自然科学只能顶礼膜拜D.科学主义是把自然科学中的因果性原则和价值中立原则强加于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研究54.“论文”属于文献等级中的( A)(P121倒数第二段)A 一次文献B 二次文献C 三次文献D 四次文献55.最早运用叙事方法研究学校现场活动的是(C)(ppt课件)A、康纳利B、克莱迪宁C、杰克逊D、丁刚56.下面哪种研究方法不仅使研究者获得第一手资料,并且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经验教训。

(B)(P76)A、实验研究B、调查研究 C田野研究 D行动研究57.(A)是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用以收集信息的主要工具,它以具有目的性、针对性问题表格的形式呈现,通过答题者呈现的答案来实现信息的收集。

(一百二十六页)A问卷B网络 C描述D推断二.名词解释。

1.教育研究: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采用严格而科学的方法,认识教育现象,发现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以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发展教育理论的创造性活动。

2.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前阶段的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中的事实进行了解、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发现和认识教育现象本质和客观规律的研究。

P13.定性研究:通常是从质的方面进行分析,主要运用综合、比较和归类、归纳、演绎等分析方法,对研究所获取资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提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P104.定量研究:是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然后使用某些经过检测的工具对这些变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验证研究者的预定假设,它通常是从量的方面分析,主要是运用统计分析的技术和方法,对所收集的量化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检验和解释。

5.教育观察:指研究人员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辅助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并收集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6.教育实验研究:通过对某些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加以控制,有系统地操纵某些实验条件,然后观测与这些实验条件相伴随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