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高为5m 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 处被接住,则在这段过程中【 】A. 小球的位移为3m ,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B. 小球的位移为7m ,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C. 小球的位移为3m ,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D. 小球的位移为7m ,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2、(2011•合肥模拟)如图所示为我国田径名将刘翔复出后,在广东亚运会上夺得110米栏冠军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刘翔在飞奔的110米中不可以看做质点B. 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C. 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刘翔看做质点D. 是否能将刘翔看做质点取决定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3、如图所示是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得到的一条纸带,从O 点开始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记数点,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编为1、2、3、4、5、6,测得x 1=5.18cm ,x 2=4.40cm ,x 3=3.62cm ,x 4=2.78cm ,x 5=2.00cm ,x6=1.22cm 。
(1)相邻两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__s (2)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m/s2,方向______________(填A B 或B A ) (3)打点计时器打记数点3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__________m/s ,方向_________(同上) 4、(2010·高考广东卷)如图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 .0~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B .0~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3 mC .0~1 s 内的加速度大于2~4 s 内的加速度D .0~1 s 内的运动方向与2~4 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由图象可以分析【 】A .甲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乙两物体在t =0时刻的位置不一样C .甲、乙两物体在t =2 s 时有可能相遇D .前4 s 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等 6、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a -t 图像 B .乙是x -t 图象 C .丙是x -t 图象 D .丁是v -t 图象7、.(2010·高考大纲全国卷Ⅰ)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 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1)画出汽车在0~60 s 内的v -t 图线; (2)求在这60 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x 1 x 5 x 2 x 3 x 6 x 4 A B 1 3 0 6 2 4 51、如图,是描述一个小球从水平桌面正上方的一点无初速度自由下落,与桌面经多次碰撞后最终静止在桌面上的运动过程,则图线可大致反映下列哪个物理概念或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不计与桌面的碰撞时间,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保持恒定。
)【 】A .轨迹B .路程C .位移D .速度2、如图,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初速度V 0,末速度V 1,则在t 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 】A .012V V V +=B .012V V V +> C .012V V V +<D .无法比较V 与012V V +的大小 3、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何雯娜夺得中国首枚奥运会女子蹦床金牌。
为了测量运动员跃起的高度,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运动员运动过程中对弹性网的压力,并由计算机作出压力-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则可求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为(g 取10m/s 2)【 】A .7.2mB .5.0mC .1.8mD .1.5m 4、一个物体从A 点运动到B 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物体的位移一定等于路程B .物体的位移与路程的方向相同,都从A 指向BC .物体的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它的路程D .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5、如下图所示的水平传送带静止时,一个小物块A 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传送带左端冲上传送带,然后从传送带右湍以一个较小的速度v 滑出传送带;若传送带在皮带轮带动下运动时,A 物块仍相同的水平速度冲上传送带,且传送带的速度小于A 的初速度,则【 】 A .若皮带轮逆时针方向转动,A 物块仍以速度v 离开传动带 B .若皮带轮逆时针方向转动,A 物块不可能到达传送带的右端 C .若皮带轮顺时针方向转动,A 物块离开传送带的速度仍可能为vD .若皮带轮顺时针方向转动,A 物块离开传送带右端的速度一定大于v 6、如图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此图象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B. t=2s 物体离出发点最远C. t=4s 物体回到出发点D.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7、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河水的流速随与河岸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若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则【 】A .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60sB .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 C .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D .船在航行中相对于河水的最大速度是5m /sV0V1VO t1 tOF /N t /s 1.1 2.3 4.3 5.4 6.9v /ms -1t /s 01 423 20-21、(2011新课标理综第24题)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
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则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是_____________。
2、(2011安徽理综卷)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t 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时间为t 2。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1212122()()x t t t t t t ∆-+ B.121212()()x t t t t t t ∆-+ C.1212122()()x t t t t t t ∆+- D.121212()()x t t t t t t ∆+-3、(2011天津理综卷)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x =5t+t 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该质点【 】A. 第1s 内的位移是5mB. 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 任意相邻的1s 内位移差都是1mD. 任意1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4、(2010全国新课标理综卷)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m 和200m 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s 和l9.30s.假定他在100m 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s ,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m 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l00m 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l00m 时最大速率的96%.求:(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5、(2012杭州学军月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中依次经过A 、B 、C 三点,已知AB=BC=2l,AB 段和BC 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3m/s 、v 2=6m/s ,则 (1)物体经B 点时的瞬时速度v B 为多大?(2)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2m/s 2,试求AC 的距离l 。
0 1 23430 60-30甲 乙v /(km·h -1)t /hOtv甲乙Q TP 1、(2012安徽合肥名校联考)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滴水法测量一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
实验过程如下:在斜面上铺上带有刻度的纸带,用图钉钉住;把滴水计时器固定在小车的末端,在小车上固定一平衡物;调节滴水计时器的滴水速度,使其每1s 滴一滴(以滴水计时器内盛满水为准);在斜面顶端放置一浅盘,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把调好的滴水计时器盛满水,使水滴能滴入浅盘内;随即在撤去浅盘的同时放开小车,于是水滴在纸带上留下标志小车运动规律的点迹,如图乙所示;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立即将小车移开。
由于某种原因,其中位置4处被污损。
(1)滴水计时器的原理与课本上介绍的 原理类似;(2)小车的加速度a= m/s 2,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v 4=m/s 。
(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2、(2010新课标卷)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 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 1;改用大小为F 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 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2121F F l l -- B.2121F F l l ++ C.2121F F l l +- D.2121F F l l -+3、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图中OPQ ∆和OQT ∆的面积分别为1s 和2s ()21s s >.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0s 处。
【 】A .若012s s s =+,两车不会相遇B .若01s s <,两车相遇2次C .若01s s =,两车相遇1次D .若02s s =,两车相遇1次4、(2008·海南物理) t =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 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 B .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C .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D .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1、(2008·宁夏理综)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t 1时相交于P 点,P 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 ,ΔOPQ 的面积为S .在t =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 .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 ′,则下面四组t ′和d 的组合可能是【 】A .t ′=t 1,d =SB .t ′=112t ,14d S =C .t ′=112t ,12d S =D .t ′=112t ,34d S =2、(2007宁夏理综卷)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 =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
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 -t 图中(如图),直线a 、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 ~20 s 的运动情况。
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0 ~10 s 内两车逐渐靠近B .在10 ~20 s 内两车逐渐远离 C .在5 ~15 s 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 .在t =10 s 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3、(2012杭州学军月考)将小球A 以初速度v A =40 m/s 从地面上一点竖直向上抛出,经过一段时间△t后又以初速度v B =30 m/s 将球B 从同一点竖直向上抛出,为了使两球能在空中相遇,试分析△t 应满足什么条件。